分享

面对父母凑合一辈子的婚姻,我没有勇气告诉他们…

 昵称903511 2018-02-13




近期接到大量对相亲没有进展而焦虑的个案。我想了想,大概是年关在即,回家又要面对父母逼婚吧。


这个年代,我们还是注定未婚未育就要充满羞耻感吗?如何破解? 






我讲个自己生活的案例。今天在婆婆家,婆婆语气平稳但充满不甘心的问我:


开诚布公的说,你们结婚五年了,但是你们的成果是啥?要孩子吧,没孩子;要说牺牲孩子专门打拼事业吧,你俩也没有啥值得说的成就;要说没有成就但是攒到钱了,也行,你们在北京房子也没有。这样没有着落的生活,我就是想不通图啥啊!

 


坦白说,当时我虽然语气平稳,但是还是较劲了一下,表示自己也想不通为什么人一辈子非要过得这么“用力”,总得证明些啥才行。看婆婆的反馈,似乎还是没有搞明白。所以我俩不约而同的转移了话题,聊了些家长里短(哈哈,机智的我~)。

 

在回来的路上,我琢磨:我并不是那种对生活没有期许的人,难道真的没办法把自己的追求说清楚吗?接着,我意识到,根源在于我没法气定神闲的在爸妈面前肯定自己“精神成果也是成果”啊!


在整个社会强烈的“唯物主义”氛围下,我的幸福感——跟人相处感到自在、独自相处感到满足、跟先生能自由表达所有的想法和意愿、做的事不给钱也乐呵呵、生活中有大把的自由时间……


所有这些,如果没法通过得个“2017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奖”的证书,或者化现成钱或别的物品,或者展示一下让他们看看,我似乎就没有信心向长辈证明它们真的存在,而我投入了许多的精力来修得它们。如果当时我能心安理得的跟婆婆陈述,我的这些精神感受是什么,对我有多么重要(虽然对方也许仍旧无法理解),未必对方就不会接受。这样我们就互相拓展了对生命的理解,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这也是我大多数女性们遇到的问题——面对父母凑合了一辈子的婚姻,我们没有勇气告诉父母:我有一个和你们不同的婚姻观,我尽自己所能让自己过的幸福,我要找到一个能精神上互相理解和支持的人,我坚决不做男人和孩子的附属品,否则,我不结婚。

我们害怕自己扛不住父母的冷嘲热讽或悲观绝望,

我们害怕自己失去父母的支持,

我们害怕自己根本做不到。


所以,第一个抗压心法,就是面对上一辈的强大气场,在内心做一个决定:如果我不想过和父母一样的生活,我就不能采用和父母一样的婚姻观。如果我的精神需求比父母多,我对个性化的需求比父母多,我就不能用物质标准或是“你看看人家都生孩子了”的他人标准来指导自己的婚姻。之后我们是忍着也好,讲道理也好,发脾气也好,我们都更明白自己在坚持什么,又在拒绝什么。这很重要。




常常我们感到无法面对父母,是我们解释不清为什么这段相亲或恋爱不行。加上近几年心灵领域的一个说法:所有的事情都和自己有关。所以我们掉进一个误区:恋爱失败,一定是自己有问题。抱着这份自责,父母问什么都先哑了火。

 

在绝对层面上,这句话是在说,我们遇到什么样的生活境遇、恋爱对象,都源于我们自己。西方现代心灵学把它叫做“人生课题”。


比如这辈子若是需要修独立,就会遇到控制型的恋爱对象来让我们体验依赖有多么大的苦果;东方传统智慧把它叫做“业力”,比如我们有自我的习性,我们就会经受“求不得”的苦,对方总是给不到自己想要的。

 

在相对层面上,这句话是在说,我们如何面对和选择,决定了事情的质量。


如果你选择了一个“上进”的人,那就要接受这个人更在意成就而不是关系,或者让自己成为他成就的一部分(比如和他一起打拼,或者把恋爱、家庭经营的很“有面儿”),而不是总是闹人家不陪你。


如果你后来明白自己不是个打拼、经营型的人,愿意舒舒服服享受生活,那就承认自己之前并不了解自己,然后调整择偶标准,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的人。


换句话说,这句话的关键不是你做足够多的改变,所有的事情就会如你所愿,而是你要看清自己、他人、客观情况的本来面貌,然后做符合你内心真实需求的选择。

 

更具体来说,了解你自己,了解对方,了解客观情况,比先确定自己怎么做才能维持关系更有效。


举个例子。之前遇到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姑娘(当然也就非常喜欢找自己的问题),相亲三年中有个男生始终和她断断续续有联系,但是因为她自己觉得不合适,并没有开始恋情。最近男生又联系了她,她决定试一试,原因之一是:他等了我三年,我觉得他心里肯定是喜欢我的。然而只要一相处,对方明示暗示威逼利诱的要订婚,她觉得很不舒服,所以心里就开始打架。


哪里出了问题呢?

 

如果我们多结合一下客观事实,就可能得出这样的猜测:


三年一直联系你,说明对方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所以想留下一个机会;对方最近联系你,也可能是他近期很急迫要结婚,你性格温和是最有可能攻破防线的那一个……有许多客观原因有待考察,如果我们认定这就是对方喜欢自己的表现,那就容易看错人。


再退一步,主观上对方也许真的对自己有感觉,那和我们是否接受这个感情,完全是两码事——这个人的家庭关系是怎样的,处理冲突的方式、金钱观、对婚姻的看法等等是否和自己同频,都需要考察。

 

如果我们女性沉浸在这样的教育里:你做好了***,别人才会喜欢你,就会让自己在关系中变的想要讨好所有人,无法培养出一个客观的格局。


看清别人喜不喜欢不完全是自己的关系;如果我们一直都被洗脑:如果失去了这一个,也许就不会碰到那么爱你的了,就会让我们错误的认为自己需要依赖别人才能得到爱,无法培养出在关系中真正的自尊;如果我们不了解一点点心理学,我们对对方的看法就非常容易有偏差。何况,在我咨询的许多姑娘心里,根深蒂固的认为别人对自己好是一种“恩情”,是需要回报的,所以把自己的爱情拿来还债。

 

所以,第二个抗压心法,是和父母亲多分析些对方的为人、交往的客观现状。


我们这一代比父母亲多出来的,恰恰是年轻的时候就有机会通过接触心理学来了解婚姻家庭。如果你让父母明白你是经过成熟思考、独立判断的,他们多少也会放心点。当然了,有少数父母就是觉得你太年轻什么都不懂,那还是那句话:对方喜不喜欢自己,不完全和自己有关,哪怕是自己的父母。

 

以上,就是杜潇婷老师的春节单身指南。新年愉快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