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子几个月前已经在港台上映,当时的译名是“模范生”,我不懂泰文,应该就是直译过来的意思,可能国内的发行方觉得这个名字太温吞,所以改了现在这个刺激的,这一改反而像个烂片了。希望不要因为这个名字拖累了上座率,因为真是部好电影啊! 我看泰国电影不多,也就是著名的那几部《小情人》《暹罗之恋》什么的,再加上一些鬼片,看完这部片子之后真是对泰国电影人刮目相看。 不夸张的说,《天才枪手》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其中体现出的工业成熟度,国内现在没有任何一部电影可以达到。我们虽然也在努力学,但总是感觉磕磕绊绊,差了那么一勺盐。 从大类上来说,这是一部青春校园剧,但里面没有什么勾勾手指头、在梧桐树下海誓山盟这一套,而把镜头对准了我们每个人既熟悉,又觉得无比闹心的——考试。 这个场景大家都很熟悉吧,一张剧照就足以勾起你的惨痛记忆了。 说起考试,我们中国人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上个月刚读完了易中天先生的《隋唐定局》,里面有一大章都是讲考试制度的。想起考试你满脑子可能都是血泪史,但在一千多年前的隋朝,这可是晴天霹雳般的制度创新。 不看血统、不看出身,哪怕是引车卖浆者的后代,也有可能通过考试一步登天,这么看来我天朝才是平权运动的先锋啊。 但就像我在题目里说的,我们这个最会考试的民族,却没拍出牛逼的考试题材电影,让泰国人拍出来了。 下面我尽量不剧透的说说《天才枪手》,目的很简单,看过的交流心得,没看过的尽全力忽悠你去看,你看完后肯定会来给我补个赞,就是这么自信。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一下,这部电影讲了“两个学霸和两个学渣”的故事,在人设上《天才枪手》做的非常足,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基石。 人物的关系表是这样: 学渣是Pat和Grace这对情侣。按照巴菲特的说法,他们都是来自“幸运精子俱乐部”,因为投胎投对了地方,所以生下来起跑线就比大多数人要靠前。 学霸是Lynn和Bank,这俩人并不是恋爱关系,值得欣喜的是,虽然游走在暧昧的边缘,但二人自始至终都没有真正的谈情说爱,而是一直处于明争暗斗中,这个设置我非常喜欢。 学渣和学霸本来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但有一个力量把他们绑定在一起,那就是钱。 学渣想要分数,而学霸穷,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好脑子和好出身总是错位存在。《天才枪手》是个贯穿着丛林法则的校园青春片,这让电影中很少有单纯抒情的段落,特别是两个学霸,时刻都在较量与算计,为自己卑微的人生而奋斗。 这两对四个人的关系有大致的阵营分布,但也有内部的交叉。Lynn与Grace是比较单纯的朋友,Bank与Lynn即是对手也是伙伴,两个男生交集不多,但最后埋了一个大梗在他们身上。人设上有层次有重点,清晰而丰富。 故事的主轴就是三场考试,烈度与张力依次递增,完全契合电影的分幕高潮,所以让整个故事几无尿点,高潮迭起。 这部电影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设计是把考试戏拍成了侠盗戏!无论是前期的准备还是过程中的氛围,我都感觉主角是在偷东西!第一个场对应的是市级文物,第二场是省级文物,第三场最紧张,是国家级文物。 脑子中不断想起的是《偷天陷阱》与《碟中谍》这种电影。 每场考试的手段也是不断升级。第一场是偶发事件,第二场是对于计划外变故的紧急应对,第三场是全面孤注一掷,其中还加了一段“人性拷问”。这样的设计让同时压榨着两个学霸的抗压能力,让他们的形象渐次丰满,非常有说服力。 另外,这个题材还有个天然的优势,就是能让观众自然带入。我想大部分人的学生时代,都或多或少的有些作弊的经历吧。我就有过,但我胆儿小,只敢在一些小测验里作作,那时候老师管的也不严,偶尔会旁光一扫抄个选择题什么的。纵使这种毛毛雨式的作弊,也会让人非常紧张,你的潜意识里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一点点风吹草动也会让你心惊肉跳。 《天才枪手》里有很多类似氛围的渲染,老师走路的脚步声、同学凝重的眼神、时间的倒计时,都能把你带入到气氛里,好像作弊的那个人是你。最后一场戏我真是看的手心冒汗。 除了大框架与人设上的稳固,导演还用了一些叙事上的小花招,比如开头那场讯问,我以为是她们作弊后被抓,然后陈述自己“罪行”,看到后面才知道被骗了,原来只是一场模拟演习,禁不住为导演的巧思叫好。 我个人的感觉是电影的后半场要优于前半场,前半场的几场文戏节奏稍慢,耐心不够的观众可能会觉得有些烦。还有就是前半场我觉得有几个细节逻辑上不太通顺,我下面简单探讨一下,你要是没看过,基本也不知道我在说啥。 首先就是Lynn为什么在第一场考试里要帮Grace。 一开始Lynn没有帮她的意思,但当看到考题与之前辅导Grace的练习题竟然一模一样的时候,她突然决定要帮Grace,就这个细节上让我没太看明白,导演也没交代为什么考题会和练习题一模一样,我起初以为这将是一个情节的延续点,比如Grace靠着非常规的手段提前拿到了考题,但最后也没交代,这让我觉得此情节有些不合理。 第二个就是另一个男学霸Bank为什么锲而不舍的要告发Lynn。 电影中给出的理由是两个人只有一个人能够得到新加坡的全额奖学金,Bank这么做是要除掉Lynn这个竞争对手。但是,当得知Lynn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举报被开除时,他表现的非常自责,这种自责只有被理解成伪善那情节才说得通,但从Bank的性格设定上来看,他一开始并非是这种小人,不应该作出这种两面三刀的事,他的转变只有到后面的时候,才会浮现出来。 这里我也觉得说不太通。 除了前40分钟的节奏稍慢以及两个我自认为的Bug,其他我真是挑不出这部电影的毛病。人物的性格转换极为顺畅,特别是女学霸Lynn,我查了下演员叫茱蒂蒙·琼查容苏因,她第一眼看上去不漂亮,有些像那个国际名模吕燕,但气场焕发出来后,觉得她真是帅呆了。 虽然我还是没记住她的名字,但感觉自己被圈粉了。 我不知道国内版比原版有没有删减,听说结局不太一样?就算不一样,我也对这个结局很满意:每个人都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自我;每个人也都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 Lynn与父亲的感情电影中没有太过渲染,却成为最后也是最动人的一段风景。当Lynn趴在父亲的肩头,知道了成长之不易,也同时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珍贵的东西。多俗套的桥段,但就是TMD感人,这完全是导演的胜利,明知道是这个套路,但忍不住还是会被打动。 最后说一下观影建议: 这部电影适合所有人,再强调一遍:所有人。 去买票吧。 近期新片杂谈精选: -------发条张推荐的亲测好物------- 这周推荐的东西厉害了,一款颜值与逼格双双捅破天际的复古机械键盘! 我不知道有多少同学用过机械键盘,这款键盘又让我想起小学用一种老式打字机上打字课时的感受,老师一说开始,全班同学翻飞手指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极富节奏,好听极了。 这么说吧,习惯了机械键盘香脆利落的敲击质感,你就很难再接受绵软无力的普通薄膜键盘,那个Mac自带的键盘我已经让它提前退役了。键盘一共有三种颜色(白、红、蓝),我选了个蓝色,给你们实拍一张: 实物比我拍的好看的多!键盘很厚实,用料足,仿陶瓷的手感,打起字来就跟唱歌似的,非常酸爽! Pad、手机、台式电脑都可以用,既可以蓝牙连接,也可以选择有线模式,三个档位的背光,如果关闭背光可以敲三个月不充电。而且,机械键盘的寿命超长,理论上可以敲击3000万到4000万次,也许可以传给你的娃娃..... 好了,我不多说了,感兴趣的同学点击下面的小程序卡片,里面有详细的介绍。还有,我问厂家要了个限时特价(一周),原价399,在我店铺里是389。 如果你的工作每天都需要打字,你应该拥有一款这样品质的机械键盘。用它打字你会有种特别努力工作的赶脚,好像每一下敲击都在为你鼓劲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