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考究】陶志广《经方剂量考》(续)

 山东中医竹林 2018-02-13



《经方》前言:陶博士“经方剂量考”(链接:【经方考究】陶志广《经方剂量考》)一文,引发众多经方医生和学者的讨论和意见,作者今再续文一篇,希望能释疑,并进一步交流探讨经方剂量本源这一重大学术悬疑,欢迎各位经方同仁在文后写留言、交流互动、百家争鸣~


经方剂量考(续)

作者/陶志广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陶志广:博士,副主任中医师,一级讲师。

通讯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龍旺角荔枝角道119號雷生春堂。


上文《经方剂量考》从文献、《伤寒论》方水药比及药物实测几个方面,结合逻辑推理来论证经方是使用神农秤,而非官秤。其实,只要不刻意曲解陶弘景“十黍为一铢”,根据水药比推算出来仲景方中附子一枚、枳实四枚重五两,是陶弘景所说重量的十倍,经方剂量使用神农秤基本上是可以确定的。但仍不免有人质疑,故续文进一步提供各方面证据。      


因药物实测多易为世人所接受,故下文主要以药物实测来分析。

1、半夏


陶弘景:凡方云半夏一升者,洗竟,秤五两为正。

小半夏汤,半夏一升,生姜半斤,用水七升,对应药十四两。生姜八两,推得半夏一升为六两,与陶弘景所说半夏一升准五两接近

小柴胡汤: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

柴胡加芒硝汤: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 半夏二十铢 本云五枚洗 大枣四枚擘  芒硝二两

小柴胡汤与柴胡加芒硝汤对比,不难看出后者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用量均是前者三分之一,故后者半夏用量也当是前者三分之一。半夏二十铢,本云五枚洗,外台引仲景伤寒论半夏五枚,故五枚洗才是仲景原文。由此可知五枚是半升的三分之一,故半夏半升容十五枚,一升容三十枚;二十铢是半升的三分之一,故半夏一升重一百二十铢(五两),推得半夏一枚重四铢。

射干麻黄汤: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大略可知半夏大者八枚为半升,十六枚为一升。以一升重一百二十铢(五两)计,半夏大者一枚重七点五铢。射干麻黄汤中的“半夏大者洗八枚”,在小品方中被改为“半夏如大钱许八枚洗”,《古今录验》沃雪汤中“半夏如博碁子八枚洗去滑,一方四两”(最早出《范汪》)(二方同见《外台》卷十)。

半夏一枚重四铢,大者一枚重七点五铢。

六枚重一两,大者约三枚重一两。

半升容十五枚,一升容三十枚。大者八枚为半升,十六枚为一升。

这是根据仲景原文推得的结论。

从半夏考究经方剂量,需先明确几个问题。一个是半夏是用新鲜半夏还是干半夏,一个是半夏大小问题,一个是单枚半夏重量问题。

仲景所用半夏是鲜半夏还是干半夏?

《伤寒论》皆注明“汤洗十数度,令水清滑尽”。《小品方》“合汤用半夏,先称量,然后洗令去滑也;合丸散皆炮之,如三建法,削去焦皮也。”《本草经集注》序例云:“凡汤酒膏丸散,用半夏皆用完。以热汤洗去上滑,手挼之,皮释随剥去,更复易汤洗之,令滑尽,不尔戟人咽。旧方廿许过,今六七过便足。亦可直煮之,沸易水,如此三过,仍挼洗毕便讫,随其大小破为细片,乃秤以入汤。若膏酒丸散,皆须曝燥乃秤之也。”有人据“合汤用半夏,先称量,然后洗令去滑也”断言仲景方中是用鲜半夏,其实不然,汤洗云云不过是对鲜半夏处理的说明。因半夏采集有季节性,不是随时都可采得鲜半夏,如果不是半夏出产季节又当如何用药?更重要的是,半夏入药以陈久者为良。《本草经集注》序例云”凡野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欲得陈久者。其余唯须新精。” “半夏”条下云:“槐里属扶风,今第一出青州,吴中亦有。以肉白者为佳,不厌陈久,用之皆先汤洗十许过,令滑尽,不尔戟人咽喉。”陶弘景著书不会如此前后矛盾,同一篇序例文,前文说用鲜半夏,后文却说用陈久者。《别录》亦云:“五月八月采根,曝干。”而且陶弘景所说半夏一升重五两,与《伤寒论》方中推论半夏一升重五两是一致的,所以仲景所用半夏是半夏干品,即今日之干燥生半夏。枳实、橘皮、半夏皆欲得陈久者,故徐立鹏[1] “论药材含水量对经方剂量折算的影响”一文中认为半夏、枳实较新鲜的论述是不合理的,徐更依枳实”炙令黄”推论是用新鲜青色枳实,但成熟枳实本就是黄色,《内经》就有“黄如枳实”之说。唐代发现枳实阴干易烂,所以主张晒干,何况新鲜枳实(唐本注云:枳实晒干,乃得阴便湿烂也)?徐立鹏文中认为当时药材使用遵循“先计量,后炮制”的原则,来源以本地为主,需要时医家或病家随时采挖。但这一原则不适用于《伤寒论》时代,观论中药物,非皆出于南阳本土,而是来自东西南北各地。甘草生河西积沙山及上郡,蜀椒出于蜀地,麻黄生河东(《吴普》),桂生南海(《说文》:桂,江南木),附子生广汉(《吴普》),大黄生蜀郡北部或陇西(《吴普》),牡蛎《名医》曰生于东海(《说文》皆生于海),黄连生蜀郡、太山之阳(《吴普》),皆非立而可取之物。徐文中说仲景时用牡蛎不去肉,此语尤谬,即使今时交通方便,南阳大多数未出过远门的人连牡蛎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徐立鹏文推论认为当时生产、交通、贸易不发达,所以用药必以本地自然资源为主,但汉代在南阳似乎不存在这个问题,南阳当时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就如今日之北上广。《史记·货殖列传》说:“南阳西通武关、郧关,东受汉、江、淮,宛亦一都会也,俗杂好事,业多贾。”《盐铁论·力耕篇》云:“ 宛、周、齐、鲁,商遍天下,富冠海内。”西汉已经如此,东汉时更因是光武帝龙兴之地,被称为陪都、帝乡、南都,是东汉时期仅次于洛阳的第二大城市,皇亲国戚、开国功臣、达官贵人云集于南阳,各地药物汇聚于此不是很大问题

再看半夏大小问题。古方所用半夏有大小两种,实际上涉及不同品种,而以小者为半夏正品,即羊眼半夏;大乃径寸者,不是半夏正品,仅在江南应用。有本草记载为证。《吴普本草》记载半夏:“生微丘或生野中,二月有始生叶,三三相偶,白华圈上。”基本符合今用天南星科半夏特征。仲景、吴普年代及活动范围均比较接近,故仲景所用半夏就是《吴普本草》中的半夏。陈藏器本草云:“半夏高一二尺,生泽中熟地,根如小指,正圆,所谓羊眼半夏也。”唐本注云:“半夏,所在皆有。生平泽中者,名羊眼半夏,圆白为胜,然江南者大乃径寸,南人特重之,顷来互用,功状殊异。问南人,说苗乃是由跋,陶注云虎掌极似半夏,注由跋乃说鸢尾,于此注中似说由跋,三事混淆,陶终不识。”图经曰:“半夏,生槐里川谷,今在处有之,以齐州者为佳。……然以圆白,陈久者为佳。其平泽生者甚小,名羊眼半夏。又由跋绝类半夏,而苗高近一二尺许,根如鸡卵大,多生林下,或云即虎掌之小者,足以相乱。”本草文献中的信息量很大,但半夏正品甚小,这是本草文献的共识。陈藏器说半夏”根如小指”,时至今日犹然。儿时在南阳田野可见到野半夏,俗名“蹦三蹦”,曾采其根甚小,家乡现在有种植半夏者,问说大者如小指头。故陈藏器说半夏“根如小指”,已是较大的。另外一个被人忽略的问题就是,商品流通的半夏一般是选取较大的,小的不会进入药材商品流通。白权[2] “半夏采收加工标准探讨”一文指出,鲜半夏在加工时实行严格分等,块茎直径1.2cm以上的允许用来加工半夏药材,块茎直径在1.2cm以下的只能用来作繁殖材料。所以,直径1.5cm的半夏就可以视之为“半夏大者”了。


《小品方》射干麻黄汤“半夏如大钱许八枚洗”,《古今录验》沃雪汤“半夏如博碁子八枚洗去滑,一方四两”。《小品》、《古今录验》所用半夏如大钱许(元嘉大钱直径约2.7cm)、如博碁子。大钱有多大?大钱当指孙吴大泉五百或大泉当千,《通典食货志》:“吴孙权嘉平(平当为禾)五年,铸大钱一当五百,文曰大泉五百,径一寸三分,重十二铢。” “赤乌元年铸一当千大钱,径一寸四分,重十六铢。” “晋元帝过江用孙氏赤乌旧钱,轻重杂行,大者谓之比轮,中者谓之四文。” 陶元珍《三国食货志》释:“大者当指当千钱,中者当指五百钱。”大泉五百与大泉当千在各地出土甚多,比轮钱在《肘后》、《千金》、《外台》医方中亦可见到。三国时径一寸三分、径一寸四分,约合3cm、3.2cm,正是唐本草中所谓的“大乃径寸”,日本正仓院所藏唐尺26支,长度从29.4到31.7cm,平均29.75cm。如大钱、如博碁子大的半夏当是由跋,乃是衣冠东渡后江南医家所用者,与仲景方中不同。这也可以看出,如博碁子不过是如大钱许、径寸的同义词,可以是圆形,可以是方寸大小,不必如考古实物博碁子的长方体(博碁子实物亦有方寸者)。森立之注云:“博碁者大小方寸是也,然此言如者形容之辞,盖言切如博碁子様,其大小非必此博碁也,切如博碁子様,其大小非必比博碁也。”


一枚半夏有多重?公开报告数据差异比较大。黄英杰[3] “《伤寒论》用药剂量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的博士论文中,实测四川生半夏(文中引叶森语,似乎是赞同用洗后鲜品,又云正品生半夏,似是商品生半夏,未详究竟是鲜是干?),直径1.5cm以上者一枚平均约2g,1.5cm左右者一枚平均1.497g,直径1.5cm以下者一枚平均1.27g。每枚重1.44g-1.9g之间,平均1.67g/枚,据此推论《伤寒论》一两为10.02g。黄刻意寻求的最小半夏重0.928g,这个数据明显是太高了。与黄师出同门的韩美仙[4]实测四川产半夏的干燥生品,随机选取中等大小半夏8枚和10枚各10次,实测每次重量,求得8枚半夏的平均重量6.8g,平均每枚0.85g,10枚半夏的平均重量8.8g,平均每枚0.88g。如果黄英杰用的是干半夏,韩美仙实测平均数据亦小于黄英杰的最小数据。刘敏[5]等取四川南充野生半夏水洗后进行实测,得出半夏半升(100ml)为61.29g,半夏十二枚为8.95g,折算出半夏一枚为0.75g。此数字也低于黄英杰最小半夏的数据。此处测量结果是新鲜半夏重量,如果按照30%折干率,干品大约是0.25g/枚,久置的陈年半夏重量会更低于此数。

半夏单枚重量还有更轻的报告。根据白权等[2]提供的资料,南充半夏主要在夏季五六月,秋季九十月采集,最佳时间是夏季六月及秋季九月下旬。加工后的商品半夏直径,除了《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的半夏块茎直径为1-1.5cm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直径超过1.5cm或小于lcm的,大约占总数的15%-25%。2005年5月15日对南充收购的鲜半夏随机称取1kg,块茎直径1.2cm以上的268颗,1.2cm以下的299颗,分别占总数的47%、53%。芒种至夏至、秋分前后采收的鲜半夏,3.5kg可以加工1kg干品。据此,每颗鲜半夏平均重0.57g。如果按照30%折干率,每颗干半夏平均仅重0.16g。不过这是夏季采收的半夏,块茎较小,加工后的半夏药材直径合格率还不到2005年《中国药典》规定的一半。

汤一笑“《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一文也广为流传,文中半夏数据也依据黄英杰测量数据。但他更进一步,认为秦汉时期的野生药材资源丰富,多生长年限长的野生品,半夏的平均单重可能要比今天重些。这不符合史实,唐代陈藏器说半夏“根如小指”,宋代图经说半夏”其平泽生者甚小”,从唐至宋半夏并没有明显增大或变小,“根如小指”即直径约1.5cm左右,与今日之野生半夏也较一致,直径1.5cm已经算是大的半夏了。汤一笑认为《伤寒论》中那些剂量单位用“枚”、“个”的药物,多应该以较“肥”、“大”者为标准,猜测汉代的优等半夏干品应该有2-3克/枚,五枚的重量就在10-15g,则一两就是12-18g,这种猜测也没有根据。

现行半夏药材的国家标准

一等:干货,每1000g 800粒以内(即不低于1.25g/枚)。

二等:每1000g 1200粒以内(即不低于0.83g/枚)。

三等:每1000g 3000粒以内(即不低于0.33g/枚)。


根据中国半夏网的信息,出口半夏的商品质量要求较高,首先将初级加工后的鲜半夏再次过筛分级。

特级

800粒/公斤(1.25g/枚)

甲级

900粒/公斤~1000粒/公斤(1.11g/枚~1g/枚)

乙级

1700粒/公斤~1800粒/公斤(0.55g/枚~0.59g/枚)

丙级

2600粒/公斤~2800粒/公斤(0.36g/枚~0.38g/枚)

珍珠级

3000粒/公斤以内(0.33g/枚以上)。

初级加工可能是否意味着已经做了干燥处理,因800粒/公斤的标准与国家标准的干货是一致的。汤一笑文中提出过去的商品半夏分级:天鹅蛋(每司马斤百粒以内之特大粒,每司马斤约为600克,即6克以上/枚)、贡夏(每司马斤200~300粒,即2-3克/枚)、拣夏(每司马斤400~800粒,即0.8-1.5克/枚)及统夏等。不知有何出处?天鹅蛋基本上可以确定不是半夏正品。

根据仲景方的推论,半夏一枚重四铢,大者一枚重七点五铢。四铢按官制为2.36g(按新莽0.59g/铢计)。一枚半夏重2.36g,这样的半夏现实中也有可能存在,黄英杰文中实测每枚重1.44-1.9g之间,平均1.67g/枚,测量较大型的半夏(直径1.5cm以上)平均一枚约2g。黄英杰文中所测量半夏多是直径1.5cm上下,其实已经算是“半夏大者”了。不排除今天人工种植半夏会有比较大的,但在仲景时代是用野生半夏,野生半夏如小指大已经是大者。柴胡加芒硝汤中用普通大小半夏,而半夏大者一枚重七点五铢,如果按官制为4.425g,这么大的野生半夏在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所以这里的四铢、七点五铢按神农秤就很合理,按神农秤分别计得四铢为0.236g、七点五铢为0.4425g,相当于出口半夏珍珠级以下、及乙级丙级之间,但这也高于根据刘敏、白权报告推算出的干半夏重量。

根据刘敏[2]实测数据,鲜半夏0.75g/枚,半夏一枚重四铢,则六枚重一两,一两为4.5g(0.75g×6=4.5g),但这是鲜半夏的重量,按照30%折干率,一两1.5g,基本是神农秤一两。刘敏测得半夏半升(100ml)为61.29g,大略可得100ml约有81枚。依此数据,若根据一升容30枚半夏,推得《伤寒论》中“升”的容量37ml;若根据一升容16枚半夏,推得《伤寒论》中“升”的容量约20ml。黄英杰文中也留意到半夏半升约等于三倍的二十株剂量 ,半夏半升为15枚。但他测得半夏14枚15.05±3.261,半升(100ml)56.27±1.87,半夏15枚重量和半升重量约有三倍差距,无论如何也对应不上。即使根据他的测量结果,按照半夏半升为15枚,大略也可知《伤寒论》中“升”的容量也小于60ml,不会是200ml。药升容量暂不详细讨论,只要证明了神农秤,《伤寒论》中“升”自然就是小升,不会是官制200ml。

2、蜀椒


仲景大建中汤用蜀椒二合、人参二两、干姜四两、胶饴一升。

《小品方》解急蜀椒汤似由附子粳米汤汤、大建中汤相合而成。《外台》卷第七寒疝心痛方三首,《小品》解急蜀椒汤:

蜀椒(二百枚汗) 附子(一枚炮) 粳米(半升) 干姜(半两) 半夏(十二枚洗)大枣(二十枚) 甘草(一两炙)。方后云:肘后、古今录验、范汪方无甘草,余同。解急蜀椒汤最早出自范汪方。《医心方》蜀椒三百枚(一方二百枚)、大枣三十枚。

实测蜀椒一百枚1.85g蜀椒二百枚3.7g,三百枚5.6g,与现代实测蜀椒一合(20ml)重量很接近(程先宽20ml重4.2g,徐凤凯100ml重26g)。蜀椒与大枣二十枚或三十枚用量同样很悬殊。大枣与其他药物用量悬殊在古方中似乎是常态,只是今人不习惯用如此多大枣而已,但以大枣用量推测经方剂量显然是靠不住的。

3、款冬花


《医心方》卷第九治咳嗽方第一,范汪方投杯汤,与外台卷十上气喉中水鸡鸣方一十二首 《古今录验》 投杯汤同,款冬花四十颗。

款冬花(四十枚,一方廿枚)  细辛(一两)  紫菀(二两,一方一两)  甘草(二两,一方一两)  五味(半升 一方大枣廿枚)  杏仁(四十枚)  半夏(半升洗,一方三两)  桂心(二两)  麻黄(二两,一方四两)  干姜(二两)

今按∶《录验方》∶麻黄三两,甘草三两,杏仁百枚。凡三物,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五合,未食分三服。

投杯汤与射干麻黄汤相比,除射干外,药物多同。

射干麻黄汤

麻黄四两 生姜四两 细辛 紫菀 款冬花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大枣七枚 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

实测款冬花四十枚约6g(冷藏),廿枚只有3g。麻黄、半夏、五味子与射干麻黄汤中用量相同,紫菀、细辛是射干麻黄汤用量1/3或2/3,大枣廿枚与款冬花相比量也很悬殊。由此可见射干麻黄汤中款冬花三两绝无可能是官制41g或45g,半夏半升对应三两,也绝无可能是41g或45g。由蜀椒和款冬花的例子,可以看出,古方用量其实很小,绝无想象中那么大量。

4、射干


《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外台卷十引小品射干麻黄汤射干十二枚, 千金卷十八咳嗽第五射干麻黄汤,射干三两。射干麻黄汤中射干十三枚或十二枚,“十”字恐衍,当为三枚或二枚,如《金匮要略》大乌头煎乌头十五枚而外台为五枚,木防己汤石膏鸡子大十二枚,而外台为鸡子大三枚,皆是传抄错误。参看以下二方可推断射干十三枚或十二枚,当为三枚或二枚。


《外台》引深师疗上气,脉浮咳逆,咽喉中水鸡鸣,喘息不通,呼吸欲死。麻黄汤方。

麻黄八两去节  射干二两  甘草四两炙  大枣三十颗

右四味切,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三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已用甚良。千金卷十七积气第五,麻黄汤治上气脉浮,咳逆,喉中水鸡声,喘息不通,呼吸欲死方。

       麻黄八两  甘草四两  大枣三十枚  射干如博碁子二枚

    右四味,㕮咀,以井华水一斗,煮麻黄三沸,去沫纳药,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千金》卷十七所引麻黄汤本出深师,惟射干如博碁子二枚为异。由此参之, 射干如博碁子二枚可准二两,即一枚重一两。深师麻黄汤与射干麻黄汤主疗相同,“脉浮咳逆,咽喉中水鸡鸣”,且同以麻黄、射干为主药,故二方射干用量不应相差太大,射干如博碁子三枚则为三两,与一法三两正吻合。《中国药典》描述射干呈不规则结节状,长3~10cm,直径1~2cm,故射干如博碁子大可以说是药典中最小者。陶汉华实测射干13枚为26g,平均每枚重2g,黄英杰射干每个重1.8g(小)、3.147g(中)、3.163g(大),以射干四枚为一两,推测一两约10.8g。按射干如博碁子大,长约2-3cm,一枚重一两,即神农秤1.5g左右,与黄英杰实测小者接近。

5、水蛭、虻虫


抵当汤:水蛭三十枚熬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  虻虫三十枚去翅足熬  大黄三两去皮破六片。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者,更服。


仝小林[7]测比较小的水蛭30枚实际重量是108g,刘敏[6]测河南濮阳产日本医蛭(焙干)30个为 45.87g,徐凤凯[8]测山东水蛭每枚1.6g,30枚48g。曹培琳[9测水蛭(熬)30个54.3g,韩美仙测黑龙江产水蛭干燥生品,10枚重16.3g,20枚重32.6g、30枚重48.9g。以上数据都偏大。尝记儿时在南阳邓州乡下,所见水蛭甚小,及至药房,所见药材水蛭大到吓人,与乡下所见完全不同,大小相差不啻十倍。苏敬曰:“今俗多取水中小者用之,大效。”可见水蛭入药当以小者为佳。徐立鹏[1]于2014年9月亲赴仲景故里南阳田间捉到30条活水蛭,湿重为72.5克;如法熬之后,干重减为14.6g。

虻虫实测数据,曹培琳测虻虫(去翅足熬)30个2.3g,仝小林测虻虫30个重5g、10枚虻虫大者1.2g。如此则抵当汤大致如下:水蛭三十枚(14.6g)、桃仁二十枚(2-5g)、虻虫三十枚(2.3-5g),这时再看大黄三两,按神农秤计量就很合理了,不可能是按官制计为41g或45g。如果按水蛭30枚重108g,自然就会得出大剂量的结论。有意思的是水蛭30枚重108g和重14.6g的数据,仝小林教授都有参与其中,不知他当如何据此解释剂量问题?

6、厚朴


厚朴一尺仲景方只有麻子仁丸、厚朴大黄汤可资考察。麻子仁丸,厚朴一尺,《玉函》、《注解伤寒论》并为一斤。估计厚朴一尺重一斤,与大黄等量,神农秤一斤重22.67g。郭明章[10]实测四川产川厚朴密度0.522g/cm3,之后将该厚朴密度值乘以《小品方》残卷记载的“厚朴一尺及数寸者,以厚三分,广一寸半”的体积(24.2cm×2.42cm×0.7cm)(按:《小品方》残卷广一寸,医心方引小品广一寸半),可得出厚朴一尺重21.3975g。按照正仓院唐代厚朴的厚度在10mm~20mm 之间,其平均厚度为15mm,按15mm 的厚度可得出厚朴一尺重45.75g。

厚朴大黄汤,厚朴一尺(外台引千金一两,医心方引千金一尺),大黄六两,枳实四枚(《医心方》引《千金》、宋本《千金》为四两)。水五升,对应药十两,故从水药比看,厚朴似应以《外台》一两为是。

7、石膏



石膏如鸡子大,按道理是最客观的,但现代实测结果也非常悬殊。郭明章[11]取固始土鸡蛋,取固始土鸡蛋大小40.75mmx50.74mm,测得体积43ml,石膏取山东石膏,密度2.1279g/cm3,得出石膏如鸡子大重91.5g。韩美仙[4]测量粉碎石膏,鸡子大按45cm3,得石膏如鸡子大重40.8g。仝小林[12]测石膏鸡子大70g,未交代方法;徐凤凯[8]测石膏鸡子大(山东)29.4g,鸡子大按体积14ml计算。

问题出在汉代鸡蛋有多大?鸡子大指的是石膏晶体块,还是碎石膏?汉代鸡蛋大小约略也可得知,考古有发现汉代鸡蛋。2000年山东章丘洛庄汉墓4号坑出土一箱鸡蛋,中有保存完好的一枚鸡蛋(见图1,2),惜未提供数据资料[13]。2012年11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侯马一座西汉古墓的陶罐内发现3枚鸡蛋,距今约2200年,3枚鸡蛋蛋壳呈白色,比现在的鸡蛋略小,长约5cm,直径约3cm,其中一枚破损严重,另外两枚蛋壳基本完整,蛋壳上有裂缝,未见蛋黄、蛋清(见图3,数据来源于网络)。2015年贵州赤水河边的黄金湾汉墓遗址也发掘出鸡蛋,个头比现在市场上常见的鸡蛋小,跟真正的农村土鸡蛋大小接近。大略可知汉代鸡蛋小于现代鸡蛋,郭明章测固始土鸡蛋大小40.75mmx50.74mm,比侯马西汉古墓鸡蛋3cmx5cm略大。按椭球体体积公式计算(V=4/3(πabc),a、b、c为椭球体的三个半径),计算得郭明章固始土鸡蛋体积44cm3,与实测值(43cm3)只有1cm3的差距(按长5cm,直径4cm,计算体积为41.86cm3),,证明用椭球体体积公式计算鸡蛋体积是可行的,据此公式计算得汉代鸡蛋(长5cm,直径3cm)体积23.55cm3,大略汉代鸡蛋体积按25cm3计算是合适的。

 山东章丘洛庄汉墓4号坑出土鸡蛋

山东章丘洛庄汉墓出土鸡蛋

(图片来自网络)

山西侯马汉墓出土鸡蛋

天然石膏晶体形状不规则,不会像一个标准的鸡蛋,所以用石膏密度结合鸡蛋的体积,来推算石膏如鸡子大的重量,明显会高于实际重量。仲景是先选定鸡子大石膏,后碎绵裹,还是碎绵裹如鸡子大?恐怕是后者,碎后才能绵裹如鸡子样,不然石膏无规则形状,不能如鸡子样。碎是石膏的制法,按论中体例,药物制法在剂量之后,如麻黄六两去节,去节是制法,写于六两之后,而六两实际是去节后之六两。如此则依据韩美仙的测量比较合理,即石膏鸡子大(45cm3)约重40g。按汉代鸡蛋体积25cm3计算,根据韩美仙数据,石膏鸡子大(45cm3)重40.8g,可得汉代石膏鸡子大一枚重22.67g,出乎意料的是,正好与神农秤一斤相合。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与神农秤一斤完全吻合,这个结果也令我非常吃惊。

白虎汤用石膏一斤,按神农秤为22.67g,比250g要小很多。石膏入汤剂有没有必要很大剂量?看起来必要性不大。用化学常识可知,溶质到达饱和度后,即使再加大量也不能提高溶解度。生石膏即CaSO4·2H2O,其溶解度不大,且呈特殊的先升高后降低状态,在40℃时溶解度最大,100℃时则最小。有实验表明,石膏在汤剂中一旦达到其饱和度,即使延长煎药时间,其煎出量亦不再增加,而且随着温度上升水液变少,还很有可能由于石膏的重结晶而降低其溶出。另有研究证明,石膏和其他中药配伍的汤剂中,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由高离子强度引起的盐效应、高分子化合物对石膏大颗粒溶胶的保护作用等,均能使石膏的溶解度增加,煎出率显着增大[14]。生石膏的退热机制现在尚不清楚,但生石膏能退热而煅石膏不能退热,看来生石膏的清热作用与CaSO4关系不大,可能与结晶水的存在、钙离子和其他一些微量元素或杂质有关。

有实验表明石膏在每剂药中用量10~20g时即达最大煎出量,增大剂量,煎出不再增加。吕培等[15]研究生石膏和白虎汤对实验大鼠的退热作用,生石膏组用生石膏饮片24g,白虎汤用生石膏 24g、知母9g、炙甘草3g、粳米4.5g。给药量根据人临床用量及大鼠体表面积换算系数6.25 换算得到。生石膏及白虎汤对干酵母致热模型大鼠均有清热作用,白虎汤效果较单用生石膏显着。白虎汤组和生石膏组给药后,大鼠血清Ca含量显着升高。这是按1.5g/两折算,小剂量石膏即能升高血清Ca的例子。有理由怀疑,石膏剂量越大退热效果越好的观念可能只是医者的心理作用。当然,药物比例是比剂量更重要的因素,比如麻杏甘石汤,麻黄四两,石膏半斤,麻黄与石膏是1:2的关系,如果麻黄用量大,势必要加大石膏用量,否则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结语

本文根据本草文献记载,结合仲景方药水药比,及现代实测,认为《伤寒论》方药当以神农秤计量,即一两为1.417g,一斤为22.67g。汉魏六朝皆沿袭此量,因汉魏六朝文化制度一脉相承,与北朝不同,至陈灭而绝。 隋唐度量衡依北周制度,又与汉魏不同。《千金》、《外台》多录汉魏六朝医方,使用自当依南朝制度,唐代医方用量已与汉魏有所不同。乍看之下会觉得神农秤量很小,实际只是比现代常规的按3g/两计减半而已,并非不可接受。或会质疑如此小量是否有临床疗效,或曰大量如何有效。小剂量毋庸置疑是有效果的,宋元医家及日本汉方均以小量取效,一碗饭能吃饱的话,十碗饭为什么不能吃饱?所以大剂量用药能取效本不足奇。但《伤寒论》中如大枣、粳米等日常食物之类应该就是按官制计量的,这从大枣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不另赘述。本文仅为考证之作,是为了考证清楚经方本原剂量问题。有感于近年国家级别考证均以东汉官制13.8g或15g为一两,但疑点重重,远超现今临床常规用量,医生临床处方用量也越来越大。倘能证明经方是小剂量,则可以大大节约用药量,于国于民均无不小补,否则14亿人的吃药就是一个大问题,这就是作本文的初衷。

参考文献

[1]徐立鹏,穆兰澄,郭允,仝小林.论药材含水量对经方剂量折算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5.10(5):784-787,792.

[2]白权,李敏,贾敏如,等.半夏采收加工标准探讨[J].中国药师,2006,9(5):417-419.】

[3]黄英杰.《伤寒论》用药剂量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6.

[4]韩美仙.基于药物重量实测的经方本原剂量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5.

[5]刘敏,郭明章,李宇航,等.仲景方中半夏用药剂量及配伍比例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6):365-368.

[7]仝小林,穆兰澄,姬航宇,等.《伤寒论》药物剂量考[J].中医杂志,2009,50(4):368-372.

[8]徐凤凯,吴汇天,曹灵勇.《伤寒杂病论》特殊计量药物换算考证[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7,32(9):4159-4162.

[9]曹培琳.经方处方剂量解难[J].中医药研究,1987(02):43-45.

[10]郭明章.仲景方厚朴一尺剂量考[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14(2):8-9.

[11]郭明章, 孙燕, 李宇航,等.仲景方中石膏如鸡子大的折算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7):1385-1386.

[12]仝小林,穆兰澄,吴义春,等.《伤寒论》方剂中非计量单位药物重量的现代实测研究[J].中医杂志,2009,50(S):1-2.

[13]张雷.对石膏先煎的商榷[J].中医杂志,2011,52(8):719.

[14]吕培,李祥,蔡宝昌.石膏及白虎汤的清热作用与对血清Na/Ca比值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药研究,2010,12(3):387-389.


附:补充《伤寒论》中汤丸散基本上为一日量依据

此即大概言之,要知《伤寒论》中汤丸散为短期用药,峻剂通常不超过三日,以熱病“或癒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間”。细绎以下汤丸剂量、用法不难得出结论。

理中汤及丸

理中丸方

       人参 干姜 甘草 白朮各三两

       右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即理中丸一料十二两就是理中汤一日量。

抵当汤及丸

抵当汤:水蛭三十枚熬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  虻虫三十枚去翅足熬  大黄三两去皮破六片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者,更服。

抵当丸: 水蛭二十个熬 虻虫二十个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五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

       右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抵当汤为一日量,殆无异议,汤丸比较,抵当丸量且略小于抵当汤一日量,捣分四丸,一日服一丸,次日不下更服,故抵当丸用药不超过三日。


大陷胸汤/丸

大陷胸汤:大黄六两去皮 芒消一升 甘遂一钱匕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消,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大陷胸丸   大黄半斤 葶苈子半升熬 芒消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右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消,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大陷胸汤为一日量无疑,视芒消一升等同葶苈子半升、芒消半升,丸比汤多大黄二两、杏仁半升,都是取下为效。汤法得快利,止后服,丸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