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卡萨雷斯

 王笃宝 2018-02-13
      卡塞雷斯是欧洲保存得最好的城市之一。在其摩尔式城墙内,有大量的宫殿、国家级教堂、塔、官邸。这些建筑物为中世纪特色。这个区带有首都的特点,建有功能式建筑、运动区,数不清的酒店和饭店,跟现代都市很不
样。穿越卡塞雷斯,能把您带到繁复的过去又能融入到当今。
      3万年以前就有人开始在这里居住,凯尔特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均先后涉足此地,卡塞雷斯建立于公元前29年,历史上起了防御作用。城市建在类似平原的辽阔的埃什特雷马杜拉上的一个山丘之巅。它位于托列多古城以西,与托列多古城同纬度,它距托戈河不远,附近就是葡萄牙边境。西哥特人统治时期,在原先由古伊比利亚人占据的地方建立的诺尔巴独裁者的罗马殖民地,是第二大重要城市。公元9世纪,阿拉伯人占据了这座殖民城市,并称之为"卡斯里",即要塞。复地运动时期,基督教徒的内部斗争引发了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之间新的争端。这一城
市在四个不同的时期几度得失。公元12世纪时,在来自马格里布的阿尔莫哈德人的统治下,修筑了大型城御系统,同时城市在这段时期繁荣扩张。卡塞雷斯成为伊斯兰教的据点。
        白鹳塔公元1229年,古来昂王国国王阿方索九世最终从摩尔人手中夺取了卡塞雷斯。成为埃斯特雷马杜拉的个重镇,其城市老区依旧保留着阿拉伯城墙,城墙上原先有三十座塔,现存十座。它就成为卡塞雷斯兄弟骑士会基地,该会最终发展为西班牙最高贵的圣地亚哥骑士团,从14世纪到16世纪,随着复地运动的结束、大批西班牙绅士的拥入以及美洲大陆的发现,这个封建城市建造了一些大型建筑。这里弥漫的狂热气氛。骑士人数一度多达300人,他们的宫殿几步之隔,每个望族宅邸或贵人居在中世纪时都拥有防御塔楼,由于他们之间不断有冲突对立,
这意味着城镇周围的小型战事不断。1476年,联姻的斐迪南二世国王和伊莎贝尔一世女王下令摧毁大多数塔楼,只留下属于他们亲属的私人财产。而留下的塔楼中最引人注目的或许就是位于圣马德欧广场上的白鹳塔。十六世纪,卡塞雷斯的文化、艺术得到重要发展,所修建的宫殿受到文艺复兴风格的影响,并构成了该城文物古迹的主体部分。1986年,卡塞雷斯被命名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城市。
        该城市由于受到各种包括阿拉伯伊斯兰教艺术、北欧哥特式、意大利文艺复兴式以及美洲新大陆艺术等不同甚至使相对抗风格的影响而分外独特。在卡塞雷斯城的历史中,摩尔人和基督徒的斗争也反映在建筑领域中。这座城
市的建筑风格是罗马式、伊斯兰式、北哥特式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的融合。现仍保留的穆斯林时期的大约30座高塔建筑中,布哈科塔是最著名的。 
      
大广场:圣马德欧教堂钟楼十三世纪建成,曾是手工艺品市场。十六世纪修建了带有拱形门柱的建筑。其东侧是十二世纪阿里莫哈德王朝的城墙。风向标之尾宫今天是市区的博物馆,其地下室有座带有拱门的巨型蓄水池,博物馆左侧是圣马德欧教堂,带有美丽的钟楼,还有一座圣帕布罗修道院,院内的修女雇佣哑巴仆人出售他们有名的糖果而不愿抛头露面。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包括装饰有太阳纹章的索利克斯府。

市政府:十九世纪建筑,布哈科塔和阿里莫哈德城墙同属十二世纪。塔旁是十八世纪修建的和平庵,上面有西班牙雕刻家彼得罗·科雷阿的作品《和平圣母》

星门:星辰拱门星辰拱门由曼纽尔丘里格拉于1726年建造。而拱门的侧面是15世纪建造的了望塔 BujacoTower。

莫克特苏马府:印加皇帝蒙特苏马二世的公主和西班牙征服者后代的府邸,十六、十七世纪修建,室内有十分精美的壁画。

圣地亚哥教堂:十六世纪的建筑,可能是在十二世纪的一座寺庵基础上修建的,在一些地方可以看出由罗马风格向哥特风格转变的遗迹。…

德高多依宫:征服者弗朗西斯科·德高多依之家,十六世纪修建,其阳台是卡塞雷斯最美的,具有意大利十六世纪特有的矫揉造作的风格。

卡瓦哈尔之家:十五、十六世纪建筑。曾被大火烧毁,六、七十年代修复。

圣母玛利亚教堂:属多种风格的教堂,有古罗马式向哥特式过度的特色,其唱诗和塔具有文艺复兴风格,内部埋葬着一些在卡塞雷斯居住过的贵族遗骸。…

下戈尔芬府:属于12世纪应邀前来帮助抗击伊斯兰教徒的一个法国骑士家庭,但后来这一家族竟同时成为伊斯兰教徒和天主教徒畏惧的对象,以至于根据一位现代史学家的记载,:尽管西班牙国门一直努力,仍无法制服他们。据说西班牙文goo一词意为歹徒,并源于戈尔芬家族的姓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