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记忆项目】蚕丝织绣-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火树银花5 2018-02-14


2006年,苏州缂丝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地区为江苏省苏州市。

南宋,缂(刻) 丝开始在苏州一带流行并得到发展。主要是使用古老的木机及若干竹制的梭子和拨子,经过“通经断纬”,将五彩的蚕丝线缂织成一幅色彩丰富、色阶齐备的织物。在图案轮廓、色阶变换等处,织物表面像用小刀划刻过一样,呈现出小空或断痕,因此得名。沈子蕃、吴煦都是这一时期在苏州出现的名工巧匠,他们的作品,多以宫廷院画为范本,缂技极为精巧,对以后缂丝技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缂丝的织造工序独特且繁复,人工代价十分高昂,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其制品主要是历代宫廷御用之物。缂丝被誉为“织中之圣”,是最早用于艺术欣赏的丝织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