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兰西学士欲葬巴黎遭拒,异国去世为何不能'落叶归根'?

 yangtz008 2018-02-14



法兰西学院院士米歇尔·戴翁2016年在爱尔兰过世,享年97岁。戴翁的女儿现今生活在巴黎,他的家人将骨灰带回了法国,希望能将他葬在巴黎的墓地。


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巴黎市政府于2月12日驳回了戴翁家人的请求。巴黎负责文化事务的副部长Bruno Julliard曾表示,他会请求市政府对这位作家“额外开恩”。


           

米歇尔 戴翁(Michel Déon)(1919-2016)法兰西学院院士、作家。他的《蓝色的士》曾获得1973年的法兰西学院文学奖,该作品于1977被拍成电影。

 

然而,巴黎市长伊达尔戈表示,这属于过度解读。“Bruno Julliard只是说市政府会就此事再做商议,我们在讨论后决定维持原决定。”本周一,巴黎市分管葬礼事宜的副市长Pénélope Komitès推文表示,巴黎市政府“无权在《地方行政区域一般法》的规定上做出让步”,因为让步涉嫌“违背平等原则”。


 “我们本着和处理其它家庭诉求一样的平等态度来处理这一请求。” Komitès说。她说,《地方行政区域一般法》“规定了在四种情况下可允许家属将死者葬在巴黎”。这四种情况分别为:其一,死者是在市内死亡,不论其家住何处;其二,死者住在市内,不论其是否死于另一市境内;其三,死者有家属葬在该市,不论死者本人是否住在该市或死在该市;其四,死者在该市的选举人名单内,不论死者是否住在该市或是否有亲属葬在该市。


           

1840年,法国政府与英国多次交涉后终于取回拿破仑的遗骸。拿破仑的灵柩通过凯旋门,安葬在塞纳河畔的荣军院。            


但法国《世界报》指出,依据国务委员会的判例,在《地方行政区域一般法》L2223-2条指出的这四种情况下,市政府必须接受家属的下葬请求,而非限制性条款。2013年,某参议员在回答一个书面提问时,时任内政部长就曾强调,“在不具有葬在该市的资格(即不属于上述的四种情况)的情况下,市政府可自由选择是否接受将此人葬在本市”。


Komitès还说道,她为巴黎严格执行共和国法规感到自豪。“即便对于死者也要一视同仁,不论是否为公众人物,不论是否为院士”。巴黎市长对这一“清晰的回答”表示赞赏。但网友就此事各执己见——一部分网友不满一些名人移居海外,“不愿在法国交税却想落叶归根到法国”。但也有网友对于市长的决定感到失望,认为戴翁能葬在巴黎“大家应为此感到荣幸”。甚至有网友调侃道,那 “依据相关规定,拿破仑墓也该被请出巴黎荣军院了”。


(欧洲时报/ 高飞 编译报道)


编辑:Ruixu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