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侯创意写作课程”系列之一 《人人都是小说家》 酋长给花、草、树、木讲了一个月。然后,再也没有“自己的”故事可讲了。 一个人,一辈子,其实存不下多少事。那个时候,更是如此。
“以后你们都别来了。”酋长愤愤地说。
天天晚上讲故事,酋长一个月没约成会。
早上出去打猎时,他瞥见老相好不无怨恨地狠狠瞪了他一眼。他想辩解一番,想告诉她自己没有移情别恋,以示清白,可惜没捞着合适机会。
谁知,那天天一落黑,四个傻蛋齐刷刷出现在酋长草棚门口,比酋长的大便都来得准时。天边的余辉在消失,酋长提着裤子,正打算去茅坑拉屎。
酋长被天生一脸呆萌的花截住。花眼神痴痴,哀求道:“酋长,今晚以及以后的以后,我们能不能继续呢?”语气很媚很娘。
“滚蛋!讲完了!”没好气地回他。
花腆着一张脸,身子没让,酋长感觉尾椎之下就要裂开。这泡屎着实来势凶猛,分秒必争。酋长绕开花,慌不择路,一路急奔,只听得花在身后喊:“我们等你回来!——”
声音响裂天空。旁边树上刚栖落的夜鸟,惊飞而起。
山崩地裂之前,酋长及时赶到五星级公共茅坑。他长舒了一口气。
他褪下裙裤拉屎的时候,思前想后,暗暗后悔。怪只怪自己嘴痒,非要向年轻人炫耀过去的光辉岁月。这下好,年轻人听上瘾了,把你当人生导师了。平白无故给自己又自选了一项年终考核任务。吃饱了撑的。
酋长很是纠结,一使劲,噗嗤一声。
拉完,酋长回来。四个人还在。他正开口要赶他们走。
只见树一拍脑袋,眼睛闪着机灵的光,“酋长,讲别人的故事也行,我们也爱听!”
“讲讲吧,讲讲吧。”大家起哄。
酋长哭笑不得。
看着四个没有走的意思,想到培养年轻人是领导分内职责,想了一会,心一软,“好吧,好吧,我就给你们讲点别人的故事。有言在先啊,都是别人的事。”他特意强调。
“好的,好的!”花一听还有故事听,脸上笑开了花。
酋长在茅坑上蹲着的时候,想起了一个人。那是他还只有树这么大时认识的另一个部落的年轻人,叫蚩尤。这个人后来做了“九黎部落”的首领。“九黎部落”那可是当时绝对牛逼的一个超级部落。
酋长怎么认识蚩尤的呢?
有一年春天,那时酋长还没成为酋长,他和部落里的年轻人一起出去打猎,不巧遇见五个野人。之前那个冬天,下了整整一冬的雪,所有部落都饿着肚子,双方为了挣一只鹿,跟野人沟通除了问题,相持了一阵之后,最后爆发了冲突。一起去的三个人,被野人射杀,酋长自己也负伤,命悬一线之际,蚩尤出现,以一敌五,救了他一命。
后来两人成了朋友。(蚩尤后来和黄帝干架,要求酋长派队参加,那是后话。)
蚩尤是个骁勇善战的首领,他带领的九黎部落也是一个战事不断的部落。在当时非常有名,是个战神一样的存在。
关于蚩尤的故事可以讲一年。酋长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故事箱。
“今天讲的这个人名字叫蚩尤,他非常厉害,曾经一个人杀死过五个野人……”
好,第三人称视角出现了!
但是,酋长在讲蚩尤的故事时,很快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酋长在讲自己的故事时,他可以讲两类内容,一是自己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尝到的和触摸到的(五种感官叙事),二是故事场景中自己的感受和反应(人物“我”的心理活动)。因为这两个内容都是“我”知道的,所以毫不奇怪。
但是,在讲别人的故事时,你怎么知道别人——“他”或者“她”的心里在想什么呢?能不能讲呢?听的人信不信呢?(叙述者的感知范围有限制)
酋长没底,于是决定只讲第一类内容,于是故事就像下面这样:
第三人称客观视角(摄像机视角): 作者以“他”或“她”的角度叙述,不进入他们的内心。 例1: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 他提着两个沉重的旅行包,走到站台的一条轨道旁。他往轨道尽头看去,却没有见到火车。这时头顶的喇叭里说路上塌方了,铁轨被埋了。他只好往回走,看到站台上有个酒吧,走了进去,里面有不少人正在喝酒。 他要了一杯茴香酒,看着周围的人。他们都在安心地等车。与他共坐一张桌子的是一个女人。他喝了一口酒,摘下了头上的帽子。桌上的女人对着他微笑。 “你这是要去哪儿?”他搭讪道。 “去西部,”她说,“我再也不想在这待下去了。我必须要离开。” “哦,我也是。”
例2: 身着淡紫色裙子的年轻女子走进酒吧,环顾了一下人头攒动的桌子,眉毛向上,想了片刻之后,她信步穿过过道,找到了酒吧里的一张空凳子。 一个身着紧身黑色背心的黑头发酒保,往她面前放了一张餐巾纸。 女子说道:“玛格丽塔”。声音很温柔。 “抱歉,卖光了。”酒保说道。 “卖光了?” “卖光了。” 他仔细端详,她双肘撑在吧台上。 “要不换点别的?”酒保问。
但是,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没有涉及人物的心理活动,就显得“干巴巴”的。酋长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那是因为他不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文字是唯一可以用来直接展示人物心理活动的工具。(图画、造型、表演都不能做到这一点)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是塑造栩栩如生的故事人物有效且非常重要的方法。
于是,酋长加入了第二部分内容。在讲到蚩尤杀死一条鳄鱼的故事时,酋长说道:“他(蚩尤)赶紧从水里把脚抽回来,心想,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我怎么从来都没见过呢?这么多的锋利牙齿,要是被它咬一口,还不是一条腿就没了。幸亏反应快,不然今天被它吃了都没人知道。”
这就是第三人称主观视角: 作者以“他”或“她”的角度叙述,并进入他们的内心。 举例: 莫汉早已睡着了。 前半夜他是仰着睡的,他的老婆注视着床上他那一动不动的肥硕身躯,风扇在一旁不停地转着。每三次呼噜声后,是一阵又长又粗的呼气声。起初她还觉得呼噜声让人松弛,但是没过多久,就开始焦躁厌烦了。又过了一会,平日里心中积累的委屈因为这恼怒的鼾声而变得越发难以忍受了。她重新调整了一下风扇,但怎么调都不满意,调到低档它几乎就不转了,调到中档又转得像疯了似的。她悄悄起床,来到厨房,抹黑找到了那把平日使用的菜刀。
酋长发现,居然自己可以在故事里讲别人的心理活动,谁都没有问一句:“你怎么知道蚩尤心里怎么想的?他告诉你的吗?”而且,这样讲的效果简直出乎意料的好。花都听得入迷了。在讲到蚩尤杀了鳄鱼后,来鳄鱼肉烧烤,他看见花听得嘴角都留下了口水。 苹果手机打赏通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