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点离开奥地利小镇普法芬霍芬,一路向东,10点到因斯布鲁克。因斯布鲁克(Innsbruck)是奥地利西南部城市,是奥地利共和国西部的蒂罗尔州的首府。小城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谷之中,城中有条因河(Inn),我们的车就停在因河桥(Innbrücke)边。因斯布鲁克(Innsbruck)原文就是因河桥(Innbrücke),城市的名字就是“因河上的桥”。
Inn河的对面是一排彩色的房子,房子后是绿野山坡,再后便是白雪覆盖的阿尔卑斯群峰。小城北面被山脉遮挡,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由于得天独厚的山地条件,因斯布鲁克的冰雪运动非常发达,曾经举办过两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64年的第九届和1976年的第十二届。还在2012年举办了第一届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另外,国际SOS儿童村组织总部就设在因斯布鲁克。
奥地利现在的首都是维也纳,但在几百年前的首都是因斯布鲁克。小城建立于1239年,1363年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匈帝国及后来奥地利帝国的皇族)管辖,在1420~1665年间这里一直是皇帝的居住地,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皇帝在位期间(1490~1519)因斯布鲁克成为欧洲艺术和文化的中心。现在的因斯布鲁克仍然保持着中世纪城市的容貌,在Inn河两岸,有许多古老的窄小街道。我们沿着小街走到黄金屋顶(Godenes Dachl),这是因斯布鲁克的标志建筑,主要地标。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建于1500年,上面装饰着2657块金碧辉煌的镀金铜瓦,阳台上的浮雕刻画着纹章、符号和他生活中的其他人物。然后沿着著名的玛丽亚·特雷西亚大街(Maria-Theresien-Strasse),一直走到凯旋门,中间经过安娜柱(亚纳柱)。 因斯布鲁克是奥地利第五大城市,居民18.4万。红线所画的是市中心最热闹的玛丽亚·特雷西亚大街。
赴因斯布鲁克途中的奥地利风光
因斯布鲁克Inn河桥边,河对面是彩色的房屋Colourful Houses Innsbruck。
阿尔卑斯山作为背景的彩色房屋是因斯布鲁克的特色,最佳观看角度在河对岸,这里到黄金屋顶很近。
从瑞士到奥地利(包括德国南部)这一路过来,旅途一直伴随着阿尔卑斯山脉的身影。阿尔卑斯有1200公里长,主要分布在瑞士和奥地利,到因斯布鲁克已经到了东端。
去黄金屋顶的途中经过的古老小巷 前面到头就是黄金屋顶
 该建筑是由大公弗里德里希四世建于15世纪初,作为蒂罗尔君主的宫殿。黄金屋顶其实是旧城区心脏中心广场的3层阳台,由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神圣罗马帝国)构建,作为皇家包厢,他可以坐在阳台,观赏下面广场的比赛。
自2003年1月起,国际阿尔卑斯公约办公室入驻黄金屋顶。阿尔卑斯公约是一个由8个阿尔卑斯山国家的联盟,共同承诺在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可持续发展。
黄金屋顶(德语:Goldenes Dachl)是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地标,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建于1500年,装饰着2657块镀金铜瓦。
黄金屋顶竣工于16世纪初,以庆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第二次婚姻(与米兰的比安卡·玛丽亚·斯福尔扎)。他不想疏远通过第一次婚姻(与勃艮第的玛丽亚)获得的盟国,将他与两个女人的形象都画在阳台上。
阳台下端雕有标致着奥地利和匈牙利的纹章,双头鹰和国王雄鹰,布尔艮德和米兰的纹章,侧面还有施泰尔马克和蒂罗尔的纹章。壁画上描述的是两名肩扛帝国大旗和蒂罗尔旗的卫士。这幅作品的真迹珍藏在蒂罗尔州博物馆。
当地人在黄金屋顶下举行婚礼
 圣雅各大教堂(Dom zu St. Jakob),即“因斯布鲁克大教堂”、“因斯布鲁克主教座堂”,建于1717-1724年,巴洛克式建筑。教堂内圣坛边悬挂着老卢卡斯·克拉纳赫的著名画作《圣母玛利亚施舍》的画像。教堂的塔楼中悬挂着因斯布鲁克的和平组钟。
圣雅各大教堂就在黄金屋顶后面不远,时间来不及,我们只看看外观,没进去。
圣雅各大教堂前的小花园
黄金屋顶旁侧的富有特色的建筑,左面Happ酒店,中间Handl商店,右面是海尔布林屋。 海尔布林屋坐落在黄金屋顶旁,得名于1800-1827年的房主塞巴斯蒂安·海尔布林。它始建于15世纪,最初采用的是哥特式风格,1725年时房屋的立面添加了华丽的巴罗克风格装饰,包括精美的花卉、贝壳、果实等物品。 巴罗克风格的海尔布林屋
Handl Tyrol Speckstube商店,彩绘的因斯布鲁克历史人物。 Happ酒店,彩绘的因斯布鲁克历史人物。 从海尔布林屋朝西走,有一幢叫奥特布鲁克Ottoburg的餐馆。Ottoburg据说是因斯布鲁克最古老的建筑之一,红白相间的百叶窗很有特点。中世纪时这里是城门,1494年在昔日的城墙上改造成哥特式建筑。
 城市塔(Stadtturm)坐落在黄金屋顶东南不远处,高51米,哥特式风格。塔楼建于1358年,比黄金屋顶的历史还要悠久。这座塔曾是因斯布鲁克老城的瞭望塔。当时还是关押囚犯的监狱。
通向黄金屋顶的路上,右边的吊牌是GASTHOF(德语旅馆) Hotel Weisses-Kreuz(维塞斯·克洛茨)酒店,莫扎特与父亲曾在此住宿过。
莫扎特与父亲在此住宿过的GASTHOF(德语旅馆)。 Hotel Weisses-Kreuz(维塞斯·克洛茨)酒店。
又是两家历史悠久的酒店旅馆,没去细看。
 人造水晶的世界品牌施华洛世奇(SWAROVSKI)在因斯布鲁克的旗舰店。在玛丽亚·特雷西亚大街和Stiftgasse街的拐角处。
施华洛世奇成立于1895年,由丹尼尔·施华洛世奇于奥地利始创,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水晶制造商,每年为时装、首饰及水晶灯等工业提供大量优质的切割水晶石。 商店的橱窗 只看了一下橱窗,商店没进去,对人造水晶没兴趣。 水晶店门口的这辆自行车倒是蛮漂亮的
黄金屋顶在玛丽亚·特雷西亚大街最北端,沿着玛丽亚·特雷西亚大街朝南走,这是因斯布鲁克最热闹的市中心。
玛丽亚特蕾西亚大街是因斯布鲁克最古老繁华的街道,这条南北走向的大街满是装饰精美的古典建筑。 著名的黄金屋顶、安娜柱和凯旋门都在这条大街上,尽头直通海拔2300多米的高山。
 玛利亚·特蕾西亚(又译玛丽娅·特蕾莎,德语:Maria Theresia,匈牙利语:Mária Terézia;1717年5月13日-1780年11月29日,全名Maria Theresia Walburga Amalia Christina),奥地利女大公和国母,匈牙利女王和波希米亚女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的妻子。出生在奥地利的霍夫堡皇宫,凭借尊贵的血统得到了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三顶王冠,并使她的丈夫和儿子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冠,使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重现并焕发了活力,奠定了奥地利大公国成为现代国家奥地利帝国的基础。特别友情提示!玛丽亚特雷西亚的丈夫弗朗茨一世是茜茜公主的丈夫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爷爷的爷爷,也就是高祖父。
 这座标志性的钟楼几乎找不到介绍,却又是玛丽亚特蕾西亚大街上非常显眼的建筑,后来在谷歌地图上按照前后方位找到英文名称,Hospital Church of the Holy Spirit Innsbruck,翻译过来是“因斯布鲁克圣灵医院教堂”。旁边的St. Anna Apotheke是家药店,有个绿十字标志。
从另一侧看医院教堂,黄颜色的大楼是珠宝奢侈品店。 安娜柱(Annasäul,谷歌地图称亚纳柱)是因斯布鲁克的象征,矗立在市中心的玛利亚·特蕾西亚大街上。安娜柱是一根红色大理石的柱子,柱头采用古希腊科林特式风格,在柱头之上是一尊圣母玛利亚像。这是圣母玛利亚像的正面。
这是圣母玛利亚像的背面。1706年,蒂罗尔州议会中享有特权等级的代表们共同出资建造了这根安娜柱,为的是纪念1703年巴伐利亚军队撤离因斯布鲁克。这根柱子建造于7月26日,而这一天正好是安娜的命名日,纪念柱因此而得名。——这段网上仅有的介绍,千篇一律,至于安娜是谁,查不到。
安娜柱的基座上是蒂罗尔州的保护神和其他圣人的雕像 因斯布鲁克是蒂罗尔州的首府,蒂罗尔州的保护神也是因斯布鲁克的保护神。
玛丽亚·特雷西亚大街的经典角度,左面钟楼是医院教堂,右后远处的绿色塔是城市塔,前面是安娜柱,背景是阿尔卑斯山。
因斯布鲁克的经典角度
 因斯布鲁克的阳台雕塑 因斯布鲁克的阳台雕塑(放大)
因斯布鲁克的美术馆?吃不准。
玛丽亚·特雷西亚大街朝南走到头,是一座凯旋门( Triumphpforte),是特蕾西亚女王为其儿子利奥波德二世(玛丽亚·特蕾西亚的次子)结婚纪念,于1765年修建的。因同时其夫弗兰茨一世皇帝去世,所以在其南侧刻上了“生与幸福”,而在北侧刻上了“死与悲伤”的字样。透过中心门洞看到的教堂是Servitenkirche (Sankt Josef)教堂。这里离医院教堂和安娜柱很远了。
 在历史上这里是因斯布鲁克老城的最南端
凯旋门旁的建筑,Triumphal Arc Flat in the Heart of Innsbruck(因斯布鲁克市中心凯旋门公寓)。外墙装饰的色彩令人难忘。 凯旋门后面的商店 鞋店和点心店 凯旋门后面的酒店Hotel Goldene Krone沿着玛丽亚特蕾西亚大街回来时,走到体育用品商店的小巷插过去,是一个空无一人的巨大广场,广场是水泥的,高低不平,像是训练山地越野自行车的场地。回来在谷歌地图上查到,叫Eduard-Wallnöfer-Platz广场,也称Landhaus platz(州政府广场),是因斯布鲁克城中最大的公共空间。说它设计的特点就是地面高低不平,很奇葩的。地图上看到阳光投射的影子,碑的顶部是只帝国鹰。纪念碑对面是政府机构大楼。 广场上有一个巨大的纪念牌,碑上文字PRO LIBERTATE AVSTRIAE MORTVIS,查不到什么文字,不是德文,似乎是与自由有关,但顶部有个帝国鹰的雕塑。网上资料讲:“这个广场上的空间氛围给人的感觉并不那么舒服,这不仅是由于它面对着一个建于纳粹主义时期的蒂罗尔大行政区政府大楼,还因为一个看起来好像是法西斯主义遗址的大型纪念碑——尽管它其实是为庆祝反抗专制统治的胜利而建的。”
因斯布鲁克街头 因斯布鲁克街头,吉普赛人?
因斯布鲁克街头,自行车背包客在包扎腿部伤口。
因斯布鲁克的小街 和欧洲其他城市一样,街道上到处都是露天酒吧。 上午十点多,还没什么人光顾。 街边小商品 中文卖咖啡 几百年的老店品牌
有点像上海的田子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