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树管理的四个误区

 xxy新雨农庄 2018-02-14

桃树生长迅速,幼树期的生长量是苹果树的30~50倍,生长势力与结果外移非常明显。虽然容易成花结果,但是管理起来并不那么简单。

由于大多数果农不知这个道理,所以管理方面出现不少误区,今天我就和大家探讨一下。

误区一:盲目施肥浇水

适时适量的营养补充,可促进桃树由弱转壮。

由于桃树生长本来就旺,管理上的工作首先控长,如控制肥水,优质氨基酸的原液涂干或300倍叶喷,促其生殖生长,减缓营养生长(含激素、质量差的产品禁用),生长期拿枝软化等。

可是大多数桃农按部就班的一年多次施肥浇水,结果适得其反。

误区二:只知用新枝条结桃,不知老枝轴结果效果更好

用传统办法管理桃树,结果外移现象严重。内膛枝条结过一年果以后,再结果时果个很小,这是因为前部生长过盛引起的,大家不明原因,往往将结过桃的枝第二年就去掉,用新枝条结桃成为多年习惯。

通过二十多年的观察实践,这个管理办法是错误的。

误区三:接近收获时,习惯于摘一次果施肥一次,浇水一次

由于桃果生长较快,为了加紧销售以防价格下降,不少桃农习惯于摘过一次桃后,赶快施速效肥或冲施肥,两天以内就能让桃加快生长,达到收购标准。

其实不需要这样做。摘过一次桃后,余下的桃果少了,生长自然就会明显加速,这是很自然的事。

桃园水分不足,会影响果实膨大,适当补充是可以的。如果桃树生长旺盛,浇水施肥后反而会造成营养生长过度,桃果生长受影响。

前些年由于摘桃后追肥浇水,导致桃果发软,颜色不红,口感不好,有些不太懂的客商收购后,血本无归,再也不来收购了,加大了桃农卖果的难度。

误区四:盲目施用多效唑

这个情况已引起多数桃农的注意,情况比原先要好些。可是有不少桃农还在沿用此法。

去年4月,我在河南某个农资门市部了解情况。发现他家的库房放了大量的多效唑。就问店主,进这么多货啥时候才能卖完呀?店主说,你过几天再来看,库房肯定就空了。到了地里看到桃农们在干活,大家用多效唑涂干、叶喷,我才明白店主为何会信心十足。

此种药剂严重污染环境,伤害人体健康,却这样大量的被应用,真是可怕!有人要问了,不用怎么办?用什么办法控长?其实方法很简单,按照辩证管理技术来管,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桃园种油菜,氨基酸的使用,菌肥及矿物油的应用等等,人为控冠调势与控肥控水,道理明白了,实施起来就很容易 。

以上四个误区是生产中最常见的,其他的还有不少。其实总结起来,也就是思想观念上的误区。观念转变了,管理上的误区也就随之消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