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只是中性词:春运背后的留守儿童与缺失的母亲

 冲霄3e8ixadnpn 2018-02-14

哑河·思想沉淀之地  致力同一主题·最好文章

点顶部蓝字关注哑河 欢迎点右上角转发


     

近期,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书写万字长文控诉父母,他已经12年春节不归家,决裂拉黑父母6年。这是典型的失败父母和亲子关系。笔者曾专门从事儿童和亲子关系研究多年。此文将2004年发表在卫生部主办的《健康报》和后来发表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心理与健康》杂志(国家级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的文章结合起来。此时调整重发,或许是一种责任,似乎笔者欠了这些孩子一笔债。

 

母子分离大概分两种情况:一是客观事实,因为社会流动导致的分居两地;一是心理事实,虽然一起但事实上缺乏爱的纽带。

 

 

1

中国一直是以家庭为本位的国家,在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生命与道德扩散结构中,家是一个枢纽性的所在。从个体到家再到国与天下,如同费孝通所言的石头所激起的层层涟漪,其中圆心就是家。多年来,由于计划生育、户籍制度、地区发展不平衡、革=命等原因,家日渐破碎。

 

但家的重要性之观念在国人心中依然牢固,随着多年来离乡背井与故乡沦陷的现实或感慨,她一再变形呈现着自身重建家园越发成为一股潜流。笔者认为,重建家园核心是亲子纽带,特别是母子纽带的重建。

 

当下中国,人员流动性大,亲子分离已成为普遍的重大社会问题。特别是60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生活在缺乏父母关爱的成长环境,产生了各种心理与社会问题。之前云南镇雄留守少年小龙大年夜在家中喝下一斤半的农药“敌敌畏”,不到一个小时后毒发身亡的事件,让人揪心。

 

遗书里,他写下留守生活的困顿和与父的心结:“别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而我却只有在阴暗的阳光里度过……”——孩子渴望阳光,于是有阴暗的阳光这样矛盾的表述——2015年除夕夜,他冲着父母大声说“你为什么要把我生在这个世上,让我活得这么累!”。小龙和同学抱怨过与父母感情不太好。其父亲说,“我老婆从2006年出去(打工),(11年)总共就回来过一次,每(年一)次回家都是我一个人。”

 

笔者在西部自费支教时,遇到好多个留守或母亲不在的孩子,很难走近他们,但一旦走近,他们就对你产生很强烈的依恋。因而他们总是担心我离开,有一次有大人开玩笑说老师回北京了,有孩子当场就哭了。这些缺爱的可怜孩子,其实将笔者视为父母。本文试图以母子分离个案为切入,分析母子纽带强行中断后所导致的后果与其中机制,以期引起相关父母和人员的重视与思考。

 

一个人在西=藏自费支教时,一次与一位在当地工作的四川阿姨聊天其两个孩子都在内陆,由爷爷奶奶抚养因工作,已四五年没回家。最小的女儿7岁,读二年级。最初她高兴时,会接妈妈电话,说:你们何时回来看我?即使没有一分钱,我也是很高兴的。

 

渐渐,大多时候父母的电话,她都不愿接,说自己很忙,或说他们不理自己,不想与他们说。当爷爷奶奶说她时,她会回应:我爸妈都不理我了,你们凭什么理我常对别人说:我是没爸妈的,只有爷爷奶奶。”这种情况在西=藏并非个别现象,之前在西=阿里,一对父母因生计,十年没回家。后来回去,孩子都不认识他们了,只肯叫叔叔阿姨。

 

类似情况其实处处皆见,多年来,在儿童专业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笔者接触的个案不下百例。在此仅选取其中一例,引出话题。李明(化名)是个6岁的男孩,读学前班。据其母亲反映,由于工作原因将其寄养在外婆家,已有一年多时间。令人不解的是,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儿子由原来的勤奋好学、成绩优良变成了懒惰厌学成绩迅速滑坡。

 

更让人不安的是,面对分别一年多的母亲归来,他异常冷漠,充满敌意,仿佛在说:我以前从未见过这个人。”儿子明显逃避她的关怀,甚至公开反叛而一年多前,他们母子可谓形影不离。现在的李明孤僻消沉、被动退缩、自暴自弃,易哭泣,好破坏,常打架,跟以往叛若两人。

 

其实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由分离导致的疏离现象,即爱的情感的中断。疏离以众多的方式对待丧失:它因为一个人离开自己而惩罚他(她)。疏离是带着面具的愤怒的表现,因为强烈狂暴的愤恨是对被遗弃的主要反应之一。疏离是一种护身术,用来解脱所有爱和情的苦闷。它可以延续数月数年,甚至一生。

 

长期的亲子分离使心灵冻结,特别是幼年时的严重分离会在心中留下感情的伤疤,因为它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联系——教导我们如何去爱的母子纽带。母亲特有的子宫心理(俗话说孩子是母亲身上的一块肉)和脂肤性格(温柔细腻),让我们自出生那刻便感到了爱抚与被保护。

 

正如羊羔牛犊一样,婴儿的行为方式也是保持与母亲接近,可称为依恋行为。依恋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生物功能,它保护幼儿免受伤害。母亲的存在象征着安全,与母亲分离是生命最早的恐惧,在时幼儿害怕失去不在时又心生无所依靠的恐惧感

 

只有爱才能唤醒爱。现实中的爱,均源于具体而细微的事情(爱)对内心潜藏(潜伏)的爱之唤醒。只有被唤醒的爱越多,孩子内心爱的贮存库才会越来越充实。我们人生爱的贮存库,自一出生便开始收藏这被唤醒的”。其中首先、大部分母亲的爱所唤醒,随之我们也学会了回报爱——因惧怕分离而对母亲的依恋行为——。爱是我们缓和分离的恐惧消解隔阂的尝试。我们便如此源源不绝地收集着母爱所唤醒的爱,并不断拿出来分赠给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人,这便是爱的早期经典训练。

 

若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得到母亲的爱,我们爱的贮存库就变得空洞,拿不出爱来回报别人我们往往变得冷漠、自私、孤僻、自暴自弃、情感脆弱,既怀疑别人,也不能相信自己。弗洛伊德说过:受到母亲无限宠爱的孩子,一辈子都会保持着征服者的感情,也就是保持着对成功的信心,在现实中也经常取得成功。与母亲分离——更多是心理事实,而非客观事实——或失去爱的孩子,会不自觉地寻找伤害、攻击的目标。

 

如果母亲总是冷淡或一再离开,那么孩子就会觉得爱的需求受到伤害。他以后可能不投注感情于任何人,也不敢接受他人的关爱。因为长期得不到最亲的人之回应,勇气已然受挫。就像一只老鼠被关在笼子里,经过很多次挣扎都无法逃离。最后,即使打开门,它也不懂得逃离了,它已习惯了无助。对于一个孩子,意识层面达不到如此思维水平,但至少在潜意识层面他已懂得

 

 

2

当父母一再离开”——或客观分居,或心理分离——,孩子们一再在冷漠中成长,父母就越发陌生。成年后,他们更为陌生。有人试图在孩子长大后再弥补过往的欠缺,再往贮存库里投注爱,但孩子已经产生绝缘机制,那些本来天生俱存的爱早就僵死,再无法被唤醒

 

爱和生命成长一样,有其吸收与生长的关键期,如同语言发育和技能训练,错过了,也就往往永远丧失了。亲情首先是一种情感,如果情感丧失,单凭所谓法律、道德或血缘推导而出的责任来维系亲子关系和家庭的和睦,注定是冰而脆弱的。

 

国人受数千年传统观念之影响,似乎认为父母具有天然的崇高性。父亲母亲其实只是中性词。那些一直吃着甜葡萄的人不知这世界上竟还有葡萄是酸的。我们每个人都来自于父母,但父母是否想过孩子是否愿意来到世呢?普通人有父母,名人有父母,但罪犯也有父母,被遗弃者、自杀者、精神病人、乞丐也有父母,希特勒也有父母。

 

父母凭什么要儿女就必须孝敬他们这样的问题,就情感而言,那些从小就缺爱的孩子,或许是反感的。他们要炼狱般苦苦挣扎,才能度过艰难的抱怨期,伤害自己的父母和解而长大成人,学会真正爱自己的孩子而中断那似乎不死的代代相传的亲子相害纽带。

 

儿童早期曾依恋过的那些人在他精神生活中总占有一席之地。在某种意义上说,自我的一部分是这些客体关系的沉积,特别是与母亲的关系,在自我发展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个人都是从母体中分化出来的,遗传(生物性、社会性)与变异(成长环境)都与母亲关系极大母亲有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地狱。特别是在童年早期,与母亲的不适当的关系或自我发展受到外部环境的阻碍,这些很可能就是儿童后期至成人严重心理障碍的根源。

 

对儿童而言,超我是投注了能量的父母的象征,并且在一生中超我自我的关系就像父母和孩子一样。当超我因某种原因(分离等)而逐渐消解,自我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任由本我操纵而胡作非为,这必然受到现实的碰撞。这种碰撞,伤害了自身和家,也伤害了所谓的社会大家庭或命运共同体,如一场瘟疫或雾霾,注定无人可以幸免。

 

我们常言的孝道丧失,人情冷漠,道德沦丧,或许这就是潘多拉的盒子根源所在。从发生学角度而言,母子纽带在一定程度上是始发点,它不但在纵向延伸,也在横向扩散,前者形成微观个体生命的冷暖一生,后者奠基了宏观社会的整体情感底色。每个人与每个人的关系,都源自于此。如果始发点我们不曾储存足够的爱与温暖,我们往往很难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温暖与灿烂,何妨再言传递所谓的爱与温暖予他者呢?

 

爱的贮存库并非天生就有,而首先来自于父母,特别是母爱的唤醒或激发有多少父母在生育孩子之前就做好了如何当父母的准备呢?有多少是自私的贪恋肉欲,逢子成婚或怀着生子养老,有所依托的观念呢?我们就算选个化妆品也上网查半天朋友问半天,什么都有培训班修个指甲下个象棋用个软件,但父母培训班在哪呢?我们有太多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准入标准,缘何唯独没有最重要的,与整个人类前途与命运息息相关的父母资格证呢?父母并不是每个人可轻易有资格当的。

 

笔者已经见过好多个所谓时尚女青年成为母亲后,以所谓保护身材为理由将母乳挤出冷冻在冰箱里让保姆来喂养。不可想象,连自己的孩子都不愿哺乳的女人会有多温情美好。哺乳并不损害身材,贪玩或对生命无感更是原因。那她们缘何要将孩子生下来呢?假如你不爱他(她),而只是缘于其他各种现实理由,那你就是犯罪或杀人。毕竟,缺乏爱的孩子一生注定是受苦的。顺便说一句,西方国家的不准堕胎或许过于机械,有时是对人性和生命尊严的背离,假如那是不良父母。

 

儿女们因无爱和不懂如何爱,或言,没有真正长大成人,往往在情感婚姻,事业人生上失败,并在养育下一代时复制父母的范式——现代研究表明:有时候在亲子两代之间甚至出现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母亲离异,女儿也常离异,甚至连离异的年龄有时也相差无几。范式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影响重大,一旦这种范式错了,要想改正过来很不容易——,父母的社会遗传是主要影响因素。

 

很多时候,看到这些无辜可怜的苦苦挣扎的孩子,却又无能为力,笔者真希望当初他们最好不要被带到这个世界。生或不生孩子,是一种自由权利,其实没有高低之分,更非对错之别。如果一个母亲感觉缺乏现实基础或心理能力,选择不生育,那倒是值得尊重的。

 

生命并非是最可贵的,特别是那些一生注定受苦的生命。但假如你选择了生育,你就必须承受起母亲的基本责任,对于父亲,当然也一样。人生有很多时候,我们所走的路,并非出于选择,而是无奈。但既然已是事实,孩子已然来到人世,不管什么原因,我们都要尽量承担起这种责任,让他(她)的一生,特别是生命之源头更为光亮一些。

 

国外很多国家,在孩子的第一年,母亲必须或基本都在身边。在我们国家,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为了国家梦,我们懂得了如何炒股如何找关系如何笑而不语,但我们已经不懂得如何成为一位父亲或母亲不懂得何谓一粒种子,更何妨奢谈如何长成大树呢?不少中国父母,最多就懂得如何赚钱,如何圆滑耍小聪明,吃喝玩乐,攀比物质或晒晒自己和孩子的肉。

 

他们不关心政=治,不关心这个国度的未来和命运,不关心人类普遍的苦难,不在意社会的不公正,只要不落在自己身上,与我何关呢?他们正能量满满的,他们不读书,从不独立思考,拒绝一切有精神养分有思想深度的“无用”知识或理论,更不会有人生意义的追问。很多即将步入婚姻的青年,大概也如此,一谈到社会沉重一点的话题,基本在逃避。他们和他们的父母一样,尚未真正成年,因而内心脆弱。一旦他们成为父母,他们的孩子注定凶多吉少。

 

近期事件,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书写万字长文控诉父母,他已经12年春节不归家,决裂拉黑父母6年。就是典型的失败父母和亲子关系,其中只有强烈的控制欲,视孩子为物和工具,随意欺凌和言语攻击。很明显,所涉父母和孩子,均有严重的心理或精神问题。此G是儿童自杀第一大国。详见笔者另文分析。

 

 

3

纵观人的精神发展几个阶段,最重要最关键的并不是最后理想实现的显影阶段,而是在童年、少年气概形成时的感光阶段,这个感光阶段形成他(她)人生的规模。但感光是在暗箱进行的,是难以觉察的,也是孩子无法自主的。但拍照的父母(和其他大人如老师)只要认识到童年的重要性,并拥有真爱的心灵,就能为孩子的未来留下明亮美好的底色。

 

源自于每个个体的健康的爱,是对抗即使最为恐怖的黑暗时代的利剑。其中,母亲是最后的根基,是决定战局胜负和人类命运的诺亚方舟。尊重母亲是国家与社会尊重人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标杆。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足够文明,很简单,看看人际关系,特别是看看家,看看家里的父母是否尊重孩子,母子纽带是否健康。

 

母亲要懂得爱与尊重孩子——孩子才会懂得爱与尊重他人——,与国家和社会是否尊重母亲息息相关。当一批又一批的母亲由于追赶时代高铁而离家出走,不再归来,或仅以女人等身份或经理老师医生等职业回来,其实,母亲已经死亡

 

爱并非旗帜或圣物,只是天性和潜能,就像河水总要奔流一样。作为中性词,爱只有通过适当的爱的方式,才能成为现实的爱。我们见过太多“只是因为我爱你”而酿成的悲剧,或是越俎代庖,或是声东击西,或是掩耳盗铃。当爱的对象只是手中的工具或拐杖,让之不惜代价为实现自我内心失落的意愿或支撑自己倒塌的尊严,结果往往就是鱼死网破。

 

这适当的爱的方式之形成,若脱离了爱的早期训练即母子纽带的健康发展,注定空穴来风。如何让母亲成为母亲,如何保卫母子纽带,让童年在源头就显得光亮,健康成长,是摆在每个人,包括国家、政府与社会面前一个沉重而必须及时直面的命运话题。母亲若死,随之必然是童年之死,缺爱的孩子难以长大成人,所谓未成年国度。(孩子,包括父母未能成年,有许多原因,此文仅强调亲子关系,特别是母子关系,并不否认其他原因。可见其他文章。哑河微信:wjbeye


  ·END· 

 

哑河 ∣ 思想沉淀之地

公众号ID:yahe2016

原创 · 独特 · 深度


公众号已添置顶功能:点右上角按钮,进入公众号界面,选置顶公众号即可。个人微信:wjbeye 本公号均为哑河原创独家稿件,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