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司马懿在诸葛亮病逝后不伐蜀?原因很简单

 寡欲自然清 2018-02-14

公元234年,诸葛亮带着遗恨病逝于北伐途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他的形象也为后世推崇。可是诸葛亮刚病逝,蜀国就发生了魏延与杨仪的权利之争,甚至不惜刀兵相向,最后魏延被杀,杨仪被废。同时主持蜀汉军政大权的蒋琬改变了以攻为守的国策,停止北伐。面对蜀汉方面一连串的变故,饱受诸葛亮北伐侵扰的魏国不仅没有趁势攻蜀,而且接下来相当长时间也没有攻蜀计划。而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也是至死没有攻蜀。要知道魏国是三国之中实力最强的一国,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按照《晋书》的说法,魏延与杨仪争权知识,司马懿想趁势攻蜀,怎奈魏明帝下诏不许。言外之意,魏明帝曹睿要为丧失攻蜀的大好时机负责。要知道司马懿奉命出征,天子远在都城洛阳,而战局瞬息万变,魏杨争权又是司马懿无法提前预料的,千里之外的皇帝更不能提前预知。也就是说,天子提前下诏书阻止攻蜀是不合理的,而司马懿先请示再攻蜀,恐怕像这样的战争是无法取胜的。

诸葛亮生前与他对阵时,也曾说过“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此事正是发生在诸葛亮最后北伐期间,也是几天前的事。最有可能解释是魏国当时根本没有攻蜀的准备,而司马懿又是晋朝的奠基者,后人为了维护他的面子,将两事混为一谈。

当然后人也常解释道,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备受魏帝猜忌。如果不是曹魏后继无人,司马懿也不会被迫拉出来掌兵抵挡诸葛亮。诸葛亮刚逝世,司马懿就被罢了兵权,升为太尉,也加了爵位。而后来魏明帝收拾辽东太守公孙渊失败后,才又一次的将他请出山。但司马懿刚辛辛苦苦解决了辽东问题,魏明帝突然去世,而他又被罢免了军职。总之,一句话就是司马懿备受猜忌。那么事实是这样吗?

大家知道,专制是古代皇帝的一大特点。他们为了收拢兵权,江山稳固,残忍的屠戮功臣,温和的杯酒释兵权。事实上,曹魏的皇帝也是一样。尽管当时处于乱世,天下尚未一统,但皇帝们一旦看到短暂的和平,就想着将兵权收归己有。如此解释,司马懿被罢免军权是很好解释的,况且他又是异姓。

自诸葛亮去世后,也就四年的时间,魏明帝也去世了。其中又有一年多的时间,曹魏要解决辽东问题,自然谁也无暇顾及蜀国问题了。而魏国继任之君曹芳年仅8岁,根本无力控制朝局,辅政大臣曹爽与司马懿自然要一争高低,甚至曹爽想通过伐蜀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可惜的是战场不是儿戏,花花公子曹爽自然尝不到甜头。

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祭拜高平陵发动政变。从此曹魏大权落入司马懿家族手中。自然靠着别人外出夺来的争权,司马懿自然害怕别人效仿,更何况司马家还没有能力完全掌握曹魏政权。也就是说曹魏内讧转移了魏国上下伐蜀的注意力,而司马懿正是内讧的参与者。

本文参阅:《裴松之注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