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王家忠主编《精选八百外用验方》之精选外用24方

 frelwy 2018-02-14


导读

    

王家忠,中医外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曾获吉林省政府新产品奖、长春市科技扶贫奖、省中医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精通中西医,尤其是外科和肿瘤造诣颇深,对乳腺病、周围血管病及外治法有独到之处,对一些疑难杂症有较好的治疗方法。中国中医药外科学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外科疮疡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肿瘤学会委员、吉林省中医外科学会主任委员、长春市肿瘤学会理事、长春市医学会理事、长春市中医外科学会顾问,曾研制“痹通”,“通便灵”,“镇痛口服液”,“风湿止痛液”等新药。主编《精选800外用验方》、《中医外科考试题集一、二卷》;副主编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4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多名。目前,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即吉林省中医院,长春市工农大路1478号)出诊,出诊时间每周一、二、三、四、五、六上午。擅长:各种肿瘤、乳房病、急腹症、周围血管病、囊肿等疑难杂症。

  


    

    《精选八百外用验方》是一部中医外用方集,是我们古今外用药方精品集录,共收集了外、皮肤、内、妇、儿、五官等科疗效特好的外用药方871个,包括膏剂、散剂、丸剂、丹剂、洗剂、栓剂、酊剂、喷雾剂8种剂型。现在选择24个外用方,起到抛砖引玉,举一反三的作用,仅供中医专业人士参考。


膏药


01.十香暖脐膏

功能主治:适用于肚寒泻肚,两胁膨胀,受风受凉,腹疼肚胀。

药物组成:肉果90g 木通200g 泽泻100g 猪苓100g 苍术100g 良姜100g 川朴100g 肉桂100g

配制方法:上药以香油2500g,炸枯去渣,漳丹收膏。

使用方法:贴脐。

资料来源:王光清:《中国膏药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62年,(安国第一国药成药生产合作社方)。


02.乌金膏

功能主治:适用于恶疮。

药物组成:桑枝 槐枝 榆枝 枸杞子枝 桃枝 柳枝各30~35厘米 

配制方法:用麻油200g,熬枯去渣,入铅丹25g、黄蜡50g,搅均备用。

使用方法:敷于患处。

资料来源: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03.太乙膏

功能主治:适用于痈疽,疮疡。

药物组成:生地 土木鳖 元参 赤芍 大黄 白芷 当归各25g  乳香 没药各10g 阿魏5g 轻粉7.5g 血余1团 肉桂12.5g  黄丹325g

配制方法:先将药用麻油500g浸3~7日,熬枯去渣下血余,每净油500g加黄丹325g,不住搅起白烟下阿魏,次下乳香、没药、轻粉。倾入水中搅成一块。

使用方法:外贴患处。

资料来源: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年。


04.独角莲膏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软坚散结。适用于肝炎、肝硬化、胆囊炎、乳腺增生症、鼠疮瘰疠、骨髓炎、肝硬化腹水等症。

药物组成:香油1000g 樟丹500g 独角莲400g

配制方法:先将香油加热到180℃时,入独角莲炸枯为度,过滤去渣,再将滤过之香油熬炼制320℃时,离火下丹,搅拌收膏。

使用方法:同时加热摊于布上贴于患处。 

资料来源:傅衍魁 尤荣辑:《医方发挥》,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05.哮喘外用方 

功能主治:适用于哮喘。

药物组成:川乌30g 连翘40g 当归40g 白芷40g 木鳖子40g 白芨30g 官桂40g 茯苓30g 赤芍40g 草乌30g 白薇40g 牙皂25g 枣枝25g 桑枝25g 乌药30g 桃枝25g 柳枝25g 槐枝25g

配制方法:麻油1500g,浸药一宿,熬焦去渣,入飞黄丹500g,如麦色,急以桃柳棍2根,搅至滴水成珠,乳香、没药细末各20g,收膏摊膏药。

使用方法:将膏药贴肺腧穴、风门穴,贴三伏九九,其病可根治,神效。

资料来源:王兴清:《中国膏药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62年,(《中医秘方验方汇编第一辑》)。


药膏


06.一效膏

功能主治:祛腐生肌。适用于肿瘤,皮肤癌。 

药物组成:朱砂50g 炙甘石150g 冰片50g 滑石粉500g 淀粉100g 

配制方法:取麻油适量,调上药成糊状。

使用方法:外腐肿瘤处。

资料来源:辽宁中医学院,王品之。


07.甘草油

功能主治:解毒,润肤,清洁创面。

药物组成甘草50g 香油500g

配制方法:甘草浸入油内1昼夜,文火将药煎至焦黄,去渣备用。

使用方法:涂敷患处,或做赋剂型。

资料来源:北京中医医院编:《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年。


08.生肌玉红膏

功能主治:祛腐生肌收口。适用于各种急慢性溃疡,久不收口者。

药物组成:白芷7g 甘草39g 当归身67g 血竭13g 轻粉13g 白蜡67g 紫草7g 麻油500g

配制方法:先将当归、甘草、紫草、白芷4味入油内浸3日,锅内慢火熬药微枯色,滤清,将油复入锅内,煎滚下整血竭化尽,次下白蜡,微火亦化。待油膏冷却,再投轻粉细末,搅均备用。

使用方法:做成油膏纱布,视疮口大小剪。

资料来源: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年。


09.沃雪膏

功能主治:温经活血,润燥生肌。适用于冬季手足皲裂及未破之冻疮。

药物组成:松香3g 黄蜡46g 香油或青油93g

配制方法:将油煮沸,放置约80℃时加入黄蜡溶化,待降至50℃时再加入松香不断搅拌令凝结软膏。

使用方法:外敷患处。

资料来源:成都中医学院,文琢之。


10.花椒油

功能主治:解毒,润肤。适用于清洁消毒创面,急性湿疹(风疹疡)等。

药物组成:红点花椒15g 芝麻油500g

配制方法:将油放于铜锅内,数开后离火,将花椒放入锅内,待油凉后,将花椒取出,贮瓶备用。

使用方法:涂敷患处。

资料来源:长春中医学院,马云楼。


11.烧伤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润肌止痛,候复创面。适用于烧伤。

药物组成:紫草25g 黄连末10g 蜂蜡50g 豆油500g

配制方法:将豆油熬开放入紫草,枯后去渣,加入药末搅匀备用。

使用方法:涂于患处,每日1次。

资料来源:长春中医学院,王家忠。


12.紫金膏

功能主治:活血解毒,排脓生肌。适用于一切疮疡,溃腐成脓不脱,烧伤冻伤,刀伤,创伤,昆虫咬伤。

药物组成:紫草100g 当归250g 生地250g 姜黄250g 黄珀250g 冰片25g 凡士林2500g

配制方法:用凡士林油炸紫草、当归、生地、姜黄、元珀去渣,再将冰片研细撒入,调匀成膏。

使用方法:外用贴创口,每日一换。

资料来源:黑龙江中医学院。


散剂


13.一扫光

功能主治:适用于诸疱疥癞。

药物组成:大枫子肉49个 杏仁40个 花椒(去籽)49个 白矾100g 水银15g 茶叶末5g 樟脑10g 轻粉5g

配制方法:各研末调匀备用。

使用方法:外敷患处。

资料来源:明·龚廷贤:《寿世保元》,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


14.止血散Ⅰ

功能主治:适用于一切出血。

药物组成:白鲜皮适量。

配制方法:上药为细末,高压消毒后备用。

使用方法:外掺创口。

资料来源:延边医学院。


15.白玉散

功能主治:适用于小儿热毒发斑。

药物组成:滑石7.5g 寒水石15g

配制方法:上药共研为细末。

使用方法:用米醋或新水调涂患处。

资料来源: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南通,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


16.枯矾散Ⅱ

功能主治:试用于黄水疮。药物组成:枯矾20g 冰片1g

配制方法:枯矾为末,再入冰片研细调均备用。

使用方法:外敷患处。

资料来源:南京中医学院,颜开明、徐福松。



17.川芎丸

功能主治:适用于头风冷泪。

药物组成:川芎 细辛 白术 甘菊 白芷各等份。

配制方法:共研细末,炼蜜调为丸,如黍米大。

使用方法:纳大眦角,每2小时换1丸。

资料来源:孙思邈:《银海精微》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年。



18.九一丹Ⅱ

功能主治:适用于溃疡,结核。

药物组成:熟石膏4.5g 白降丹0.5g

配制方法:共研细末备用。

使用方法:外参患处。

资料来源: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