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滋梅毒双重感染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

 开心100mm05xkw 2018-02-14
   


作者:梁 勤   甘肃省中医院

校审:许绍强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来源:君安医学细胞平台体液1台



病史资料


   患者,男性,31岁,头晕呕吐,颈部疼痛2周伴视物不清1周。


现病史:

   患者自述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颈部酸痛不适、颈部体位改变则头晕明显,时有双上肢麻木,视力、听力正常。1周前,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发黑。偶有心慌不适、低热盗汗,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短。饮食差,夜寐欠佳。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梗死、脑出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肾炎病史。否认病毒性肝炎、结核、伤寒、猩红热等传染病病史。无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 7.67×109/L,NE 88%,RBC 4.61×1012/L,HBG 148g/L,PLT 261×109/L。


生化全套:

葡萄糖(GLU)6.60 mmol/L↑,同型半胱氨酸(HCY)30 umol/L↑,谷丙转氨酶(ALT)77 U/L↑,谷氨酰转肽酶(GGT)106 U/L,血清钾(K)3.2 mmol/L↓,血清钠(Na)134.1 mmol/L↓,血清氯(Cl)94.8 mmol/L↓,其他指标无殊。


传染病检验: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阳性,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 TRUST)阳性(1:16), HIV 抗体确证实验:阳性。


临床初步诊断


   根据病史资料,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颈部酸痛不适、颈部体位改变则头晕明显,视力下降,视力模糊等脑膜刺激表现。考虑颅内感染可能,需要脑脊液等相关检查,进一步确诊。


脑脊液检查

脊液生化:


脑脊液常规:

脑脊液湿片:

未染色×400

脑脊液瑞氏染色:

瑞氏染色×1000

脑脊液墨汁染色:

墨汁染色×400

(焦距调整)墨汁染色×400

脑脊液革兰染色

革兰染色×1000



最终诊断

艾滋梅毒双重感染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综合分析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颈部酸痛不适、颈部体位改变则头晕明显,视力下降,视力模糊等脑膜刺激表现。诊断分析如下:


  1. 该患者伴艾滋梅毒双重感染,脑脊液检查:有核细胞计数升高不明显,GLU 显著降低,PRO 升高不明显,CL 降低,ADA 升高,LDH 轻度升高。

  2. 病毒性脑炎与神经梅毒,糖与氯化物一般正常,基本排除。

  3. 脑脊液检查检到新型隐球菌,与病史资料、临床表现相符。

  

   隐球菌病 (cryptococcosis)  是由新型隐球菌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感染引起的一种致死性深部真菌病,主要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尤其是艾滋病患者,其地域分布与艾滋病分布一致,是艾滋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2


   AIDS 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主要表现为 PRO 增高,GLU、CL 降低[3]。生理状态下,由于血-脑屏障的作用,仅少量清蛋白进入脑脊液,脑脊液中 PRO 含量不到血清蛋白的 1%;受血清 GLU 浓度、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脊液中 GLU 酵解程度等影响,脑脊液 GLU 含量约为血糖浓度的 60%;脑脊液 CL 含量高于血液,其含量受血 CL 含量、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脊液 PRO 含量的影响,当脑脊液 PRO 增高时,CL 多减低。当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真菌感染时,脑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脑屏障受损,脑脊液 PRO 明显增高。在真菌释放出的葡萄糖酵解酶的作用下,脑脊液 GLU 含量降低,且在疾病中晚期,GLU 含量降低越明显,预后越差。脑脊液 PRO、GLU 及 CL 测定对真菌性脑膜炎的预后及治疗效果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病例糖显著降低,蛋白升高不明显,氯降低,镜检见大量隐球菌,表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LDH 是糖酵解过程中的重要酶,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脑组织坏死时,脑脊液 LDH 增高,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最敏感指标。LDH 比白细胞更能反映脑膜炎病情严重程度,且更为敏感[4]。有研究报道,脑脊液 LDH 增高、GLU 降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时应高度怀疑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 LDH 明显升高时应高度怀疑结核性脑膜炎[5]。ADA 在淋巴细胞中活性最高,与其分化和增殖密切相关。有文献报道,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白细胞多低于 100×10/L,分类多以淋巴细胞为主[6]


   本病例结果显示,AIDS 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脑脊液有核细胞数升高不明显,ADA 升高,LDH 轻度升高,说明患者脑脊液炎性反应较轻,是否与 AIDS 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还需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陈裕充,顾菊林,陈江汉,等. 中国大陆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感染临床 Meta 分析[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1,29(12):740-743.

[2] Dash M,Padhi S,Sahu R,et al. Prevalence of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among people living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i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Southern Odisha,India[J]. J Nat Sci Biol Med,2014,5(2):324 -328.

[3]谢宁,韦礼斌.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6):2021-2022.

[4]许绍强,廖伟娇.脑脊液CK、LDH、LA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院,2010,10(10):66-67.

[5]李桂苓,张师梅.脑脊液生化及外周血白细胞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10):947-948.

[6]张巧全,时建铨,王娟,等.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隐球菌与CD4+T细胞关系的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3:)11-12.


本文编辑:周玉利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欢迎到君安医学细胞平台查询更多资料并参学习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