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联一件神秘大衣让德军羡慕整个二战 现在仍是毛子老兵心头肉

 Loading69 2018-02-15

“郭卡”是俄文单词“Горка”的音译,其本意为登山服。由于它大多由厚实的细帆布制成,结实耐用、保护效果极佳。因此不仅俄军的山地部队喜欢它,内务部(МВД)和联邦安全局(ФСБ)的特种部队也很喜欢它。而《彩虹六号》中的俄国探员如果缺了它,估计也不会有人那么感兴趣了。不得不说,“郭卡”代表了战斗民族军装的一切特性:粗野、可靠又不拘小节。

最初的Горка并不是制式的军装,而是登山队员、地质队员常用的特殊工作服。但二战时期随着德军突然逼近高加索,它的军旅生涯也由此开始:红色山地步兵们穿着这种结实、宽大而又挡风的外套在峻峭的高加索山脉神出鬼没、健步如飞——与此同时,那些德国人则被自己笨重的毛皮登山服和毛呢裤折腾得苦不堪言。从此,苏军的特种作业服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成员——登山服。

苏联一件神秘大衣让德军羡慕整个二战 现在仍是毛子老兵心头肉

不过,它真正出名却是在阿富汗战争中——发白的登山服和褪色的“莫斯科”运动鞋成为了当时苏军侦察兵的标准搭配,而其后的车臣战争更是让这种在战场上显得有点“放浪不羁”的形象深入人心。作为俄军士兵眼中最实用的军服,Горка基本踏遍了他们征战的每一个角落,如果能为军服颁发勋章的话,它无疑是站在前列的。

苏联一件神秘大衣让德军羡慕整个二战 现在仍是毛子老兵心头肉

不过Горка的缺点还是很让人头疼的——由于它使用纯棉帆布制作,防水性一般,吸水性却一流。在湿透以后,它马上会变得又沉又厚又硬,而干得速度却要比湿的速度慢得多。最让人无语的是它的褪色——由于苏联一直使用较为落后的硫化染色方式,因此崭新的干草黄色Горка往往用不了多久就会穿得发白了。而这种邋里邋遢的形象也就成为了“衣衫不整才是精锐毛子”这个段子的真正由来。

苏联一件神秘大衣让德军羡慕整个二战 现在仍是毛子老兵心头肉

由于Горка的面料多为厚重的细帆布,保护性比较强,加之版型肥大便于动作。因此常常执行城市反恐作战任务的突击队员们也很青睐它——这也就为解体后的一些战术用品公司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市场:几乎每个战术用品公司都推出了极富自身特色的Горка,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SSO”、“ANA”和“сплав(合金,国内被错译为“先锋”)”三个公司。

苏联一件神秘大衣让德军羡慕整个二战 现在仍是毛子老兵心头肉

这三个公司的Горка因其优良的性能而广泛地被诸如国防部系统(武装力量)、内务部系统(国民近卫军和边防)以及安全局和执法系统所使用。而这其中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牌子也占有一定的份额,例如“викинг(维京)”和“барс(雪豹)”就因为他们比较低廉的售价而深受低端用户的喜爱(毕竟品质最好的сплав一套售价达200美元)。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型作训服开始进入部队服役,Горка在俄军里还会有市场么?答案是肯定的——还有什么衣服能比它更适合“战斗民族”的狂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