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印本——清朝最先进的印刷技术

 QIANSHI 2018-02-15

石印本——清朝最先进的印刷技术

 来源:福建省邮电印刷厂   责编:羽佳             
核心提示:石印技术是在晚期时期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费工费时的手工雕版印刷技术逐渐被取代。清光绪十年前后,正是石印技术应用成熟之时,许多珍贵的古籍善本通过石印得到复制和流传。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印刷技术,本土的石印创造了极其灿烂的文化,其流传下来的作品,更是秘不示人的瑰宝,如敦煌的石印经书等。而本土的石印在晚清以后,逐步融合了外国的先进技术,出现了一个石印的完美时代。

【中国包装网讯】石印技术是在晚期时期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费工费时的手工雕版印刷技术逐渐被取代。清光绪十年前后,正是石印技术应用成熟之时,许多珍贵的古籍善本通过石印得到复制和流传。

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印刷技术,本土的石印创造了极其灿烂的文化,其流传下来的作品,更是秘不示人的瑰宝,如敦煌的石印经书等。而本土的石印在晚清以后,逐步融合了外国的先进技术,出现了一个石印的完美时代。

以往的石印,一般是凹印,即在平整光滑的石材上,事前请刻工把要印刷的文字或者画稿雕刻上去,经过打磨修饰,就可以上印色了。石印匠将纸覆盖在印版上,用一把大刷子在纸张背面均匀地来回刷几次,让墨色与纸张尽量濡湿,并充分吸收,揭开纸,其正面就拓印下了石板上的文字或者画稿,就算印完了一张。

▲石印版

石印还可以印彩色制品,这就要使用套色印印,直到调整出满意位置。优秀的石印工,浪费绝少,其对纸张、油墨、干湿的了解,仅凭感觉就达到了鬼斧神工、神乎其技的地步。他们印出的年画、招贴画、对联等,颜色鲜亮,丰满圆润,广受民众的欢迎。

西方进入中国的石印,准确地说叫石版印刷,是以石板为版材,将图文直接用脂肪性物质书写、描绘在石板之上,或通过照相、转写纸、转写墨等方法,将图文间接转印于石版之上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其中,前者称作“绘石”,后者称作“落石”。

绘石和落石是石版印刷术的两种制版方法。绘石制版工艺简单,是石版印刷发明初期应用的工艺技术。落石制版工艺复杂,是在绘石制版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工艺技术,分彩色石印和照相石印两种。


▲石印技术步骤一:用油性物质在磨光的石板上作画。


▲石印技术步骤二:将石板用水弄湿,没有油性颜料保护的部分就会吸附水分。


▲石印技术步骤三:用鬃刷为石板涂上油质的墨水,含油的部分能吸附住油墨,而含水的部分则不能。


▲石印技术步骤四:将一张纸压在石版上,油墨就从石版转印到纸上了。

照相石印是制版照相术应用于石版印刷的产物。为John W.Osborne发明于1859年。其工艺方法,在1892年《格致汇编》刊登的傅兰雅著的《石印新法》中作了详细介绍:

“凡石版所能印之画图,不能用平常所照之像落于石面印之,须有浓墨画成之样,或木板铜板印出之稿,画之工全用大小点法,或粗细线法为之。画成之稿连于平板,以常法照成玻璃片,为原稿之反形,即玻璃面之明处,为原稿之黑处;玻璃面之暗而不通光处,为原稿之白处。此片置晒框内,胶面向上,覆以药料纸,照常法晒之。

晒毕,置暗处,辊以脱墨,入水洗之。未见光处洗之墨去,见光处墨粘不脱,洗净则花样清晰与原稿无异。将此纸样覆于石板或锌板面,压之,则墨迹脱下,此谓之落石。照常法置石于印架,辊墨印之。”

▲《格致汇编》刊登的《石印新法》

照相石印分单色照相石印和彩色照相石印两种。其中:单色照相石印传入较早,中国早期的石印书籍多用此法。

彩色照相石印,又称“影印”,1931年由美国人L.E.Henlinger传人中国。因其为照相分色,故原理与三色照相网目版相似。彩色照相分色用于石版印刷,其制版工艺与技术较为复杂,需每色一石版,每一石版即印刷一次,五色、十色者,需制五块、十块版,分五次、十次套印之。各种彩色图画均可印刷,在石版印刷工艺中是最先进的。

20世纪30年代,在天津有一家德利生印刷局,见年画有利可图,就研究改印年画,并采用电力石印代替手工印刷。经过多方面的改进,又聘石印年画不满足于现状屡加改进:采用白光纸,彩色套印,不用人工彩绘,图像清楚,当时人们叫做“洋画”。

石印所使用的石头很重,既不便于操作,也不便于使用机器。其次,这种石版材料系天然大理石经研磨加工而成,其来源有限。红军长征时,曾经带着笨重的石印机赶路,后来没有办法,只好将其全部抛弃。

由于石版的这些缺点,20世纪50年代以后不少印刷厂逐步改用经研磨砂目的锌皮版代替石版。但也正因为石印,才让我们看到那个年代的风物、景象。

标签: 石印本 印刷技术 本站关键词: 石印本 印刷技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