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苏,令人屏息的高端影像世界

 p0oouuu 2018-02-15

哈苏,令人屏息的高端影像世界

“影像哈苏”品牌体验区一共陈列10幅作品,分为历史、登月、当代三个部分,向观众呈现了令人屏息的高端影像世界。

历史:

作品共4幅,其中包括哈苏相机创始人维克多·哈苏先生;展现地球从月球地平线上升起、最具影响力的大自然摄影“地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流行音乐之王、世界舞王迈克尔·杰克逊以及标志性的摇滚艺术家大卫·鲍伊。

哈苏相机创始人维克多·哈苏先生,1955

维克多·哈苏先生(Victor Hasselblad,1906-1978)生于瑞典哥德堡。1939年二站爆发,瑞典空军想仿制一台德国军用相机,从而找到时年33岁、在影像设备方面颇具口碑的哈苏先生。当被问及能否仿造一台类似的相机时,他回答:“不,但我能做出一台更好的。”哈苏相机由此诞生。

1955年,禄来相机创始人Reinhold Heidecke先生应邀到访位于瑞典歌德堡的哈苏工厂,在访问期间,他捕捉到了这张哈苏先生的传奇影像。照片中哈苏先生手持的是中画幅单反相机1000F。1000F于1957年被500C所代替。500C的设计一直沿用四十余载

500C的巨大成功也得到了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青睐,从而成为了阿波罗登月计划中使用的相机。

地出,1968

“地出”是人类第一次在地球之外亲手使用相机拍摄到地球从外星地平线升起的照片,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大自然照片,也是有史以来人类拍摄的关于地球最著名的照片。

1968年12月24日,阿波罗8号第四次进入月球背面时,三位宇航员第一次看到“地出”景象。宇航员威廉·安德斯看见太空舱窗外有一个蓝白相间的球体,发现那是地球。三位宇航员立刻意识到他们应该用相机将此瞬间记录下来。这张传奇影像记录了人们开始思考地球的美丽、脆弱和唯一性,以及人类在宇宙内的角色。

迈克尔·杰克逊,1979

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1979年的《Off The Wall》是其个人生涯的第一张专辑,一经发行立即横扫美国乐坛,在美国公告牌排行榜中停留84周之久,打破音乐界的记录。此专辑现已突破2210万张,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专辑之一。《Off The Wall》包含了舞曲的节拍、摇滚吉他的表现、迪斯科曲风的激切及恰到好处的爵士风格,是一张心灵与音乐的完美组合。“很久以来,我一直没有机会录制个人唱片。几乎就像是有某种力量在推我去做这件事——真是这样!时间作出了选择,结果都恰好赶在了一起。”《Off The Wall》的成功使他胜利地摆脱了以往童星的形象,并被世人视为新一代的成人巨星,这对他的音乐生涯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大卫·鲍伊,1974

大卫·鲍伊(David Bowie, 1947-2016),英国传奇摇滚乐手、演员、唱片制作人和词曲创作人,与披头士、皇后乐队等并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摇滚明星。他第一次受到大众瞩目是在1969年秋天,以阿波罗登月计划为灵感写成的歌曲Space Oddity打入了英国单曲榜TOP 5。与巨星的合作注定是一场冒险且有趣的任务。1974年,摄影师Terry O’Neill用哈苏相机为其推出的新专辑《Diamond Dogs》拍摄了一组宣传片。拍摄时,画面中的巨型犬成了一个“不怎么好对付”的模特,它总是想方设法地想要毁了拍摄闪光灯。几经斗智斗勇后,他们完美诠释了这张专辑的奇异概念,成为了摇滚与艺术的经典之作。

登月:

共2幅作品,其中包括人类首次登月留下的“脚印”,以及展现宇航员的登月现场照片。

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1969

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19日进入月球轨道,登月舱于1969年7月20日降落在月球表面。登陆六个半小时后,阿姆斯特朗扶着登月舱的阶梯踏上月球。站在月球上,阿姆斯特朗说道:“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阿姆斯特朗使用哈苏500EL相机记录下了这一永载史册的历史时刻。

哈苏500EL太空版相机——人类首次登月相机,1969

哈苏与美国航空航天局合作的哈苏500EL太空定制版相机,机身呈银色以反射太空辐射;相机内固定了一个可安装70张中画幅胶片的片盒;润滑油改为润滑油脂以避免在太空失重环境中润滑油泄露。多年来,哈苏相机凭借“模块化、灵活性与可靠性”闻名于世,并长期受到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青睐。哈苏成为了可靠性和极致影像体验的代名词。

当代:

4幅作品分别选自2016年哈苏大师赛中的四个类别:肖像、风景、艺术、自然。分别由4位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作者拍摄创作。“哈苏大师赛”是世界最负盛名的专业摄影大赛之一,备受赞誉。

哈苏大师David Peskens: 觅野追踪(自然)

David Peskens的创作以“傍晚时分”为主题,全力捕捉日落前自然世界的瑰丽瞬间。David 的目标是激发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好奇之心,带大家走进舒适生活之外的世界。这幅作品不仅捕捉到动物的风采,还呈现了动物栖息地的真实氛围。

哈苏大师 Natalia Evelyn Bencicova:希望与蜕变的剪影(艺术)

Natalia Evelyn Bencicova 的创作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这幅名为“离别之感”的作品取景于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市中心的一家废旧制衣厂。Natalia虽然在伦敦深造,但作为一个在布拉迪斯拉发市出生长大的斯洛伐克人,她对祖国正在拆除的这处具有文化价值和创意潜力的历史建筑倍感不舍。

对钟爱之地的无奈之情成为了‘离别之感’的创作灵感。“以前我用镜头记录下老厂被搬迁关闭的情景,现在我也用同样的方式记录这块厂区成为新希望之地的蜕变过程。勃勃生机和美好憧憬取代了此前的疑虑和抑郁。所以当某些事物走到使命尽头时,我们应该坦然接受,迈步前进。”

哈苏大师 Lars van de Goor:见树见林(风景)

现居荷兰洛赫姆的风光摄影师Lars van de Goor将其创作取景地选在了Speulder 森林。Lars van de Goor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同时他也相信,即使是在自己最为熟悉的地方进行摄影创作,一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也可以找到引人注目的创作题材。

哈苏大师Katerina Belkina:大步向前(肖像)

现居柏林的摄影师 Katerina Belkina从格林童话中受到启发创作了这幅作品。她从这些民间故事中体会到德国浪漫主义的情怀并深深为之着迷。她作品中的主人公都在不懈地探索真理,执着地追求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