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平行记账”运行机理的深度剖析(三)

 二马虎 2018-02-15

    三、对两大系统中转账流程的简要梳理与比对

      为帮助广大实务工作者尽可能快速地对“新制度”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笔者对两大系统的转账程序做出如下归纳与提炼:

     (一)财务会计账套的转账流程

      从整体上而言,财务会计账套的转账可以区分成月度转账与年度转账两大类别。

      首先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由于在2012年度和2013年度的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进程中,将收入类和支出类项目从资产负债表中彻底移出,资产负债表才得以还原其应有的本来面目,加以财务会计账套资产负债表月报属性的客观要求,收入和支出类账户按月转账就演变成了不二的选择。从“新制度”的“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的相关规定中,我们不难得知,政府会计主体财务会计账套收入和费用类账户的月度转账规则为:“财政拨款收入”等11个收入类账户分别转入“本期盈余”账户的贷方,“业务活动费”等7个费用类账户分别“本期盈余”账户的借方,经此轮转账后形成的“本期盈余”账户的年度累计余额作为各月度资产负债表的“净资产”项下的“本期盈余”项目的数额。

       从“新制度”的“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的相关规定中,我们同样不难得知,政府会计主体财务会计账套的年终转账规则为:首先将“本期盈余”账户的全年累计余额转入“本期盈余分配”账户,从而将“本期盈余”账户结平;其次,将按照相关规定提取的专用基金数额借记“本期盈余分配”账户,“本期盈余分配”账户扣除本期提取的专用基金后的余额转入“累计盈余”账户,从而将“本期盈余分配”账户结平。

       从上述描述中我们也不难做出如下判断:政府会计主体财务会计账套中的“本期盈余”和“本期盈余分配”分别相当于企业会计科目体系中的“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       

    此外,需要进一步做出说明的是,如果政府会计主体在各会计年度中发生了无偿调入或调出净资产的业务,除了在专设的“无偿调拨净资产”账户予以日常核算外,在年度终了时还要将“无偿调拨净资产”账户的年终余额转入“累计盈余”账户,从而将“无偿调拨净资产”账户结平;如果政府会计主体发生了以前年度盈余调整事项,除了在专设的“以前年度盈余调整”账户具体反映其调整过程外,还要将“以前年度盈余调整”账户的余额转入“累计盈余”账户,从而将“以前年度盈余调整”账户结平,并体现出该项调整的年度属性。

        至于资产负债表“净资产”项下的“专用基金”项目,则相当于企业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下的“盈余公积”,反映的是事业单位按照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从其各年度实现的非财政拨款结余中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另外,资产负债表“净资产”项下的“权益法调整”项目则相当于企业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下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的是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而享有的数额。

    承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推论:政府会计主体年度资产负债表“净资产”项下的“累计盈余”项目相当于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下的“股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三个项目的集合体;政府会计主体年度资产负债表“净资产”项下的“专用基金”项目则相当于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下的“盈余公积”项目;政府会计主体年度资产负债表“净资产”项下的“权益法调整”项目则相当于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下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由此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新制度”下政府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表与企业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注:本人目前已经完成了政府会计制度的备课工作,有培训需求的可在本公众号中留言,可事前约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