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否是晚期,不是取决于患病时间长短或病变部位多少,而是由病人的生活质量,如活动、饮食、工作情况等决定。经常见到一些病人,只有一个部位发病,但病情危重;而有的肺癌患者已有转移癌,生活质量却良好。 01. 肺癌为什么会转移 肺癌最大的特征之一是容易扩散转移,这也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因素。 这主要是原发肿瘤中的癌细胞不断增殖,浸润周围组织和邻近的淋巴管或血管,在其中形成瘤栓,随淋巴液、血液运行到远处器官的淋巴管或血管壁处粘附,穿出管壁浸润到组织中并不断增殖,伴有间质新生血管生长,形成了新的瘤灶,即转移灶。这一过程是连续性的,可能是一个较长的复杂的过程。 02. 常见的转移途径 (一)淋巴道转移: 身体有极丰富的淋巴组织,其淋巴管和淋巴液构成淋巴循环系统分布于全身,肿瘤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穿透淋巴管壁,在淋巴道内存活下来,然后经淋巴液运行形成转移灶。一般最先到达淋巴引流的第一淋巴结,以后继续依次到达远处淋巴结,有时也可跳跃式先到达较远处淋巴结,也有因引流淋巴管受阻,呈逆行转移的。 (二)血道转移: 血道转移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随着病情发展,肿瘤细胞穿透血管壁,经血液运行到达远处部位形成转移灶。通常瘤细胞先有淋巴转移,进而血道转移,也可直接穿过小静脉或血窦转移的。临床观察淋巴道转移较早,常在血道转移前单独发生;血道转移较晚,且伴有淋巴道转移。 (三)种植性转移: 体内肿瘤长大蔓延至脏器表面时,在包膜不完整的情况下(包膜完整也可能有转移,概率相对较包膜不完整的少),癌细胞脱落像播种一样,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在其它器官表面(绝大多数为邻近器官表面)生长形成瘤块。这类转移多见于胸腔、腹腔、心包、颅腔等脏器。 (四)直接局部蔓延浸润: 有些肿瘤生长在脏器表面,又与周围脏器连接紧密,肿瘤可由原发地浸润到邻近的脏器表面并生长繁殖,使两脏器之间的肿瘤融合成一片。 03. 提高免疫能力是预防转移的有效途径 患病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与癌细胞间形成抗转移与转移的斗争,癌细胞对机体造成免疫功能损害。无论何时转移或是否有转移,预防工作要适时进行,以免转移后又出现新转移灶。 提高免疫能力是预防转移的有效途径。除药物外,靠自身的抗癌作用更重要,自身提高免疫功能,如补充均衡营养,提高心理素质,养成乐观情绪,保持足够睡眠与休息,结合自身情况锻炼和工作。同时如有其它疾病要积极诊治。 |
|
来自: 昵称47910104 > 《医疗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