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力量的人, 不是大声, 不是拳头, 甚至不是刀、 不是枪, 真正有力量的是「忍」。 一个人表现力量的方式有很多,例如以大声、以拳头等。其实,大声不见得是力量,相反的,正因为他没有力量,所以用大声来掩饰;正因为他没有力量,所以只有伸出拳头,表示有力。 真正有力量的人,不是大声,不是拳头,甚至不是刀、不是枪,真正有力量的是「忍」。能忍者高贵,能忍者高尚,甚至能忍者高明,为什么「能忍为高」? 有四点说明: 第一、忍难者必能奋斗 一个人遇到艰难的时候,他可以接受挑战,忍受得了挫折失败,必定具有奋斗的精神。 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六次,终于抵达,成为「日本文化之父」;玄奘大师「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其横越沙漠,留学印度,集佛学家、译经家、外交家、地理学家于一身的成就,可谓:「万古仰完人,大汉声威扬异域;千秋传绝学,盛唐文物震全球。」 所谓能忍难者,必能冲破难关。 第二、忍辱者必能知耻 有的人,你骂他,他不计较,甚至打他,他都不给你回报,不要以为他就是怕你,不是的,而是还没有到那个时候。 所谓「知耻近乎勇」,他能忍下一时的耻辱,忍下一时的困顿,他会知道要奋发图强。有朝一日,他会争出一口气。 第三、忍气者必能和谐 在很多的人事当中, 最难忍的,就是忍一口气。 生气时,可以自问一下: 气的价值多少? 能有多久时间可以气? 你可以忍住一口气, 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唐寅说得好:「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事痴呆半作聋。」 小忍,个人是非,转眼即过,大忍,如古人有谓「相忍为国」,这种识得大体,才能促进和谐,才是有大力量者。 第四、忍苦者必能甘美 古人说:「莫大之喜,苦尽甘来。」人生艰难困苦,无时无之。所谓「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假如我能不怕苦,接受苦的试炼,把苦度过去,我的力量就大了。 什么是忍? 忍是认识,是化解,是处理,是担当,是智慧,这就是一种力量。 「能忍为高」,这四点意见, 可以作为吾人修行的方向。 第一、忍难者必能奋斗。 (出自《星云法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