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建理论物理学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物理网文 2018-02-16

一、数学和物理学,都是人类认识的产物,所以,我们需要从认识论的高度上,来认清数学和物理学在知识性质上的根本不同,明确数学在物理学应用中所具有的数理逻辑关系,重新确立物理学在揭示自然现象及其规律过程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批判从纯粹的主观数学演算中,就能推导出客观自然规律的唯心主义认识思想。具体任务是:

1、打破不符合认识规律的“公理法”这个形式主义逻辑框架,把几何学重新统一到基本的欧几里德几何学基础之上,确定几何学的研究和描述对象,是主观假设的几何形、及几何形体,而不是客观空间中的真实事物,否定客观空间具有弯曲性质的荒谬观点,把黎曼几何学同理论物理学之间的错误关联,彻底斩断,推翻一切以黎曼几何学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物理学基础理论。

2、要从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上,认清空间坐标系,仅仅是在主观中设定的度量工具,被度量的对象,只能是主观中的思想之物,而不是“外在”于思维的客观之物,让空间坐标系,从客观中具有运动属性的具体“参照物”之上,重新回到我们的主观思维中来,使我们对客观事物的度量、及其对度量结果的理解,真正地统一到我们在主观中的共同“约定”之上,清除理论物理学中,允许有多个“平行'的数理参照标准存在的错误理论和观点,即清除所谓的相对性原理,和参照物概念、及其自由选取的原则。自然空间的层次特征,是以重力场的形式来体现的,我们人类处在地球重力场中,地球重力场处在太阳系重力场之中,而太阳系重力场,又同时处于银河系重力场之内,其中,每一个低层次的重力场,都是高一个层次的重力场的构成之“物”,由此可以推断,氢原子是行星重力场中的“微观”重力场,是行星重力场的构成之物,是一切可见或可探测之物的基本组成成份。在每一个具体的空间层次上,重力场的运动状态都是绝对或唯一的,我们不能同时描述某一具体重力场,在所有空间层次上同时具有的综合运动状态,不能说明重力场在某个具体空间层次上的运动状态,是相对性质的。用相对性质的运动所做的实验,来证明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存在,都是无意义的。相对性,只能指我们主观上的认识和数理描述能力,而不能指客观运动本身。

3、建立数学应用于物理学所基于的数理逻辑基础理论,分清客观上的时间过程和空间距离,同对它们进行测量时所使用的实物测量工具之间的异同。并用同样的认识方法,来分析其它的物理因素在量度上的数理关系。将所有经验性质的物理量,统一到本质属性的物理量之上,作为理论物理学在数理研究上的最高目标,批判以实证经验为检验知识最终标准的错误认识思想,坚持科学真理的永恒与唯一性质。

 

二、结合经典力学理论形成时的知识背景,放弃前人在背景知识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对理论内容所作出的不准确、不完善、甚至是错误的表述。根据现代科学所揭示的事实,重新审视和定位经典力学的理论实质,抓住经典力学理论中具有“真理”性的核心思想,牢牢地确立以牛顿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科学立场。具体任务是:

1、放弃“原子与虚空”并存的古典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在虚空中来理解“惯性定律”的错误思想。惯性定律所表述的,是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其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反过来说,物体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必然发生相应地变化,所以,惯性定律并不是只针对物体不受外力的特殊情形而言的。惯性定律的理论实质,是在表达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其动量或能量将保持不变,即动量或能量守恒的思想,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由动量或能量,在不同物体之间的转移而产生的,力的本质,就是动量对时间的转移量。据此,可以推断不需要动量或能量的转移、就能够无条件发生的万有引力,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动量,是对物体的运动能力显含时间属性的数理表示,能量,是对物体的运动能力不显含时间属性的数理表示,两者所表示的客观因素,是完全一致的。

2、实事求是地面对经典力学中的质量概念、所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敢于承认经典力学中的质量概念所对应的客观因素,在事实上不是物体中物质的量度,而是物体“内能”的量度。原子释放能量,只是能量在不同具体形式上的转变,而并非是由物质向能量的转化,“质能”转化的观点,是建立在错误的传统质量概念基础之上的。我们应当让决定物体动力学行为的客观因素,从被误解的“物质”、回归到真实的“能量”上来,重新看待能量存在的不同具体形式,对物理客体的动力学行为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将所有不是针对真正的物质即“本源物质”来定义的质量概念,从理论物理学中全部清除出去。

3、彻底改变以微观原子,来代替守恒不变的物质个体这一错误的传统观念,继续深入地探索真正的本源物质,批判一切将能量与能量的物质载体分离的唯心主义认识观点,坚定不移地坚持物质及其能量守恒的自然本质。

 

三、在否定虚空存在的前提下,严谨地看待真正的守恒物质在空间中的分布问题,重新审查“物质密度”这一基本的物理学概念是否能够成立,反思一切以物质密度为基础的物理学理论,切实弄清一切可见或可探测之物,同它们自身所处在的背景空间之间的区别,究竟是在于物质密度上的不同、还是在于能量因素方面。对于空间本质的认识,必须同时面对下列实际问题:

1、氢原子,是所有元素的基本组成单元。氢原子不仅是高密度的能量聚集体,而且是有生有灭的,对于氢原子的形成与消失,氢原子自身的能量,应当有着来源与去处。除了氢原子所处在的背景空间之外,我们不能给予氢原子能量来源与归属的任何其它解释,这就意味着氢原子所存在的背景空间,必然是自然界基本能量的储存场所,真正的本源物质,必定是存在于基本的“背景”空间之中的,一切可见或可探测之物的存在,都不是以物质密度的不同与其背景空间相区别的。所谓的暗能量,就是由背景空间中本源物质所承载的空间基本能量,它同本源物质一样是无处不在的。根据经典力学理论中,"力"是由动量或能量的转移而产生的思想,当空间中的基本能量不发生转移时,空间中就不会存在力的作用,这正是以结合力而存在的物体,能够在没有作用力的空间中进行运动、和空间中本源物质不可探测的真正原因。

2、空间中的能量,必定会从高密度区域向低密度区域自行转移,氢原子能够以高密度的能量形式稳定存在,而不会自行瓦解,这不是用已知的四种作用力,就能解释的。所谓的核力,只能指氢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结合力,它不能说明氢原子本身,能够以高密度的能量形式而稳定存在的问题。对于氢原子这个既基本、又典型的能量系统,热力学第二定律显然是不适用的,“熵增”方向,不能代表宇宙演化的时间方向。

3、空间中本源物质的分布机制,应当能够同时对光波的极高频率的产生原因、和巨大传播速度的动力来源,以及所有可见或可探测之物所共同具有的波动特征,提供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4、能够同时说明电场和磁场所具有的空间“具体”机制,解释与电和磁有关的一般物理现象。

5、同时回答宏观物体内的原子或分子之间、通过空间而产生的结合力问题。玻尔的氢原子模型肯定是错误的,它根本就不能解释宏观物体内微观结构的一般问题,对于卢瑟福的散射实验结果,是有着另外一种符合客观事实的解释的。因此,化学结合力,不是以核外电子的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仅仅是根据经验认识对化学结合力所作出的主观符号表示,它不涉及化学结合力的物理机制。对于宏观物体内微观结构的了解,必然依赖于对空间本质的认识。

6、彻底摆脱传统的万有引力观念的束缚,从空间中物质和能量分布的客观机制上,重新找到宏观物体“重力”存在的本质原因,打开天体力学研究的新局面,真正地步入对宇宙空间的理性探索。

 

四、根据物质是能量的载体、和能量是物质的属性这一基本原则,对光能、热能、电能、和磁能等所有具体形式的能量,进行统一认识,彻底弄清这些具体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所基于的共同本质,否定以光子、电子、和磁子等物质粒子,来代表这些具体形式能量的错误观点,将我们对光、热、电、和磁等能量现象的认识,统一到一个共同的自然属性之上。具体任务是:

1、玻尔的氢原子模型是错误的,氢原子的体积,就是质子的体积,“核子”概念是不正确的。电子存在于质子或氢原子的体积之内,氢原子吸收或释放光能量的行为,是氢原子的整体行为,而不是氢原子中的电子的个体行为,电子通过吸收和释放光能量而产生轨道跃迁的假设,不是微观原子的真实情形。以普朗克常数来表示的能量,实际上是整个氢原子吸收或释放一个“波次”的物质波形式的能量,而且是以两者频率的相应、或等同的“能量密度”为吻合条件的,这种在大小上相对稳定的能量量度,只是由氢原子吸收或释放物质波能量的行为所产生的,它既不能表明一个“波次”的物质波能量,是一种能够代表能量的实物粒子、即光量子,更不能证明空间中的基本能量,是由这种光量子所组成的。量子、及其量子化空间概念的提出,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主观设想。

2、光速不与光源物体的速度相互叠加的事实,表明光的运行规律,不服从经典理论中的速度叠加原理,它告诉我们,光不是传统观念中的能够在空间中进行直线运动的物质粒子,而是通过空间介质来传输的物质波能量,其本身是不具有物质粒子才具有的物质属性的。在经典力学的理论中,产生叠加速度的物理原因,是因为“子”物体在“母”物体上未被发出之前,就已经具有着与“母”物体的速度相应的动量,能够具有这种动量的前提条件,是“子”物体必须是具有物质属性的客体,即能量与能量载体同步转移的客体。而光能量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空间介质没有随光能量一起转移,所以,光能量在从光源物体上被发出时,它不会携带与光源物体的速度相应的动量,以产生经典意义上的叠加速度。更何况,光在光源物体上被发出之前,光的能量形式并不存在,就如同电灯在关着的时候,电灯这个光源物体上不存在光一样。电灯发光,同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一样,都不是靠能量粒子的定向移动来转移能量的,由电能转化而来的光能,也必然不是以能量粒子的形式而存在的。

3、发电机在发电时,并不是在生产电子,然后将生产出的电子,通过导线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使用电能的终端;同样,电动机在旋转时,也不是在不停地消耗电子,而使电子不断地减少。用电子来代替电能,和将电流理解为电子的定向移动,其原本就是错误的,在这个错误的基础之上,再将汤姆孙实验中从阴极释放出的电能,理解为射出的电子束,也不可能是正确的。对于光和电子的衍射现象,以及爱因斯坦所理解的光电效应等等,我们都必须要加以重新解释,否定能量的粒子观点,还原能量在客观上是物质运动能力的自然属性,同经典力学在能量概念上,取得微观与宏观的统一。

4、只有氢原子及其组合体,才具有稳定释放和吸收物质波能量的功能,物质波能量,只能存在于氢原子之外的空间区域,当物质波能量被氢原子吸收之后,其存在形式便不复存在,而是以其它形式的能量被储存于氢原子之中。氢原子自身的能量在密度上,有着稳定的饱和状态的,它在量子力学中被称为“基态”,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能量密度上,同周边空间区域的能量密度是一致的,并随着周边空间区域的能量密度的变化而改变。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是不会自行吸收或释放物质波能量的,氢原子吸收和释放物质波能量的行为,以使氢原子的能量密度趋于饱和态为根据。氢原子中的能量,同氢原子之外的物质波能量,虽然两者在能量的存在形式上是根本不同的,但两者有着可以相互转化的共同本质。

5、热能在本质上,就是物质波形式的能量,原子的热运动,就是由空间中的物质波能量同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空间中物质波能量或能量密度为零,是温度的原始起点,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绝对零度,但在这种情况下,空间本底能量是依然存在的,物质波能量,不是空间能量的基本形式。空间本底能量,是空间存在的必要组成成份,虽然它在能量的量度上是“无比”巨大的,但它不会无条件地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转移,而使空间中空无一物的场所出现,这也就是我们难以探测到空间本底能量的原因。空间温度的变化,对磁体功能的影响,表明空间本身有着总能量密度的固有要求,对于空间总能量密度相对“低凹”的区域,物质波能量具有“填平”的作用。由此可以推断,空间磁场,是空间总能量分布不均匀的具体体现,物质波能量具有填平的作用,而使磁体的磁性功能完全消失,说明磁能和热能,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用磁子来代表磁能量的想法,肯定是不正确的。

                                                 <作者:王德春(新浪昵称:理论物理学201512)>

                                                                 二零一六年五月三十日于中国马鞍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ee826660102wunv.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