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阴阳明合病案

 AB向往神鹰 2018-02-16
刘某,男,63岁。2013年4月7日初诊。


主诉:上腹部胀满伴膈气2年余。


病史:患者因贲门癌于2010年7月17日做手术治疗,胃切除3/4,贲门部切除8cm。术后就一直感到胃部撑胀难受不适,打嗝频繁,不能吃饭。因为西药治疗无效,就从2011年元月份开始到处求有名的中医治疗,两年来已经断断续续服用中药500多剂。药后除了食欲有所改善以外,上腹部胀满伴膈气频繁的症状一直没有明显减轻。


这个症状发作还有时间性,每天上午11点、下午4点和凌晨2点左右发作较重,特别难受的是每天凌晨2点左右发病时无法平躺,必须坐起来,不论春夏秋冬,都得坐起来3个多小时,直至5点多缓解后才能睡觉。到处治疗无效,痛不欲生。求治。


刻诊:上腹胀满,膈气频繁,上午11点、下午4点和凌晨2点左右加重,不时泛酸,乏力,心烦,口干口苦不渴,无胃痛,无恶心干呕,纳尚可,大便稀溏,小便黄。舌暗红,苔白腻根黄腻,脉弦,寸关滑,尺沉  。                          六经脉证解析:

上腹胀满,乏力,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弦,寸关滑,尺沉,为太阴病,水饮内停。泛酸,膈气频繁,口苦口干,小便黄,舌暗红,苔根黄腻,脉滑,为阳明病,热结气逆。六经辨证:太阴阳明合病。病机:胃中虚损,饮热互结,痞结于中焦而气逆。治疗:半夏泻心汤合橘皮竹茹汤、橘枳姜汤:旱半夏30g,干姜18g,黄连6g,黄芩18g,党参18g,炙甘草18g,陈皮30g,竹茹20g,枳壳30g,大枣10枚(掰开),生姜30g(切片)。5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二诊:患者来诊时高兴地说,疗效不错,药后上腹胀满伴膈气减轻了,凌晨症状推迟到3点才发作,坐的时间缩短了,治疗信心大增。上方主方半夏泻心汤不变,合方又加减继续服用。总共服药35剂,诸症消失。

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