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黑说:“别只听我写或说什么,有机会,看我经历过什么,做过什么,那才是真实的我,而不是你想象中构想里那个神秘的我。” 看到表象背后的内容,是不容易的。这需要我们有一颗晶莹剔透之心,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共情能力,需要我们有超越常人的耐心和温柔,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阅历,才能透过表面的风光、喜悦、繁华看到内心深处的悲凉,也能从暴戾的脾气中窥见赤子般的真诚,悲悯之心才会升起。 有了悲悯之心,我们才能用更广大的心去容纳世界,温柔的拥抱宇宙。 而这样一颗“博大”的心是经由穿越无数幽暗的心理小径,在历经无数次的自省与自悟后才得以呈现的。对我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个具象的词汇,它还是一个过程,一个无比漫长的过程。 有时候我会想象自己就是大地,被无数人践踏却承载无数人的大地,那样的时候,所有的痛苦都消融了;有时,我想象自己是衬托无数星星的深蓝色的夜空,所有人在我眼前舞蹈,而我,作为背景存在的我,真心的为大家鼓掌;有时,我想象自己是一个容器,包容一切的丑陋、扭曲、恶毒和刻薄,因为我明了,在那背后,隐藏着更深的伤痛、更热切地对爱和理解的呼唤。 但我知道,在这之前,我先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要先爱自己、包容自己、信任自己、原谅自己、抚慰自己,我才有能量去承载更多的东西。 我想象是因为我还不能完全做到。但这,是我内心向往的一种境界。这是一种很神奇的暗示,当我做这样的观想的时候,内心的冲突就会得以缓解,甚至得以止息,它让我即刻跳脱开狭隘的视角用更为广阔的胸怀和视野去看待一切。 我知道,成长是如此的艰辛,孤独前行的过程中有太多的撕裂、冲突、痛苦、挣扎……前进半步都要耗费千军万马的能量。但我们仍然乐此不疲,是因为,突破哪怕一点点心灵桎梏带来的开阔与惊喜,足以慰藉重重叠叠的伤疤。那在幽暗的苦难中开出的心灵之花,化为滋养我们坚持下去的养料。 当白发掠过黑发,镜中人已悄然老去,唯那颗游历十几载,经由无数次创伤体验后依然鲜活的心还在俗世的风尘中有力的跳动着。 梦境也许很美,但我,却想清醒地活在现实世界里——直到所有的冲突得以止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