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

 雲泉 2018-02-16

回不去的故乡,抹不去的乡愁。

我的家在偏城,那个叫刘家寨的地方,哪里的一草一木,那青石小巷里的每一块石头都记着我的足迹。然而关于故乡,我一直都很难写成一篇完整性的文字,那份沉甸甸的乡愁总是让我每每提笔忘字,难以连缀成文。今天在此借文给你讲述:

「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

偏城刘家寨800年古山寨深藏太行,讲述一段宅门里的家族往事!(涉县宣传部撰稿)

提起大院景观,你可能会想到山西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大院……其实,在涉县的一个山谷里,“藏着”一座800多岁的古山寨——刘家寨(又名刘家大院)。800年风霜岁月走过,寨墙、屋宇、宗祠、街巷、残碑断文……处处散发着历史的气息,讲述着一个家族的兴衰故事。
「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偏城村古村落有东南北三个城门,

「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

图为北门,建于明崇祯年间


刘家寨位于涉县西北部距县城60里的偏城镇偏城村。据刘家寨第二十代传人刘栋先生介绍,偏城刘家,是闻名山西黎城、河北涉县两县的大户人家。在金末元初和清中晚期,曾两度辉煌,出过金崇州太守、元奉国上将军涉县左副元帅刘震和清武功将军刘道泰、武进士昭武都尉刘榕这样的历史人物。

「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四合院大门「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俯看石柱院

古山寨建在一处方整的高岗之上,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00米,寨墙周长约471米,占地面积16600平方米。现存建筑80%以上为清代末年到民国初年建造,全部是砖石土木结构,寨内有七门圪廊、四十八个分院,每个分院是北方少有的典型的寨子式建筑,有纯木建成的明楼院,中、欧结合的进士第,四根巨大青石撑屋的石柱院,均依山而建。其中“将军第”、“进士府”等古建筑仍然十分威严。
「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
独具风格的山间城堡「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带有欧洲建筑元素的门楼

徜徉于寨中的大院深巷,官宅民居,让人仿佛穿越到一个遥远时代的幽深空间,或隐或现地看到800年前的生活场景。寨子里,老屋新房混存,寨中道路布置整齐,以南北两条为主,东西多成“丁”字形,采用青石铺筑。「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

高耸的屋墙

「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明楼院精美木雕

刘家寨中的院子大小、风格各异。“将军第”和“进士府”最为威严,均是串联式的一进三院,依山而建,前后落差有9米之高。可以从一条50米长的甬道走向二门,路两侧各有两层配房,进二门是一座左右对称的厅堂,堂内套间,约五十米深,木雕窗棂,石刻柱顶。穿过厅堂,上三阶,又进一四合庭院,正中是正堂大厅。「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

「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进士府门楼,1940年马港留守处旧址

「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
进士府斗拱「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

大清乙丑科进士刘榕为父所立将军第「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

任何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家风传统。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

刘家寨现存石质门楣楹联30余副,木质匾额2块,木刻、砖雕、石雕随处可见,都记载着“明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精髓,也是刘氏祖先对家族待人处世、为民居官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武德骑尉府

世代相传的家风传统「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

「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

砖雕

「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

「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

​​影壁上的“福”字

行走在刘家寨的各条街道和各个院落内,随处可见捶布石、志石(练武用的石头)、磨盘、石狮子等石刻,这些石刻彰显了刘家的家魂。据不完全统计,刘家自清代道光年以来,除朝廷钦点任命者外,仅贡生就有8人,武生8人,生员5人。从民国到建国后大学教授3人,作家1人,取得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7人。

「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拴马石

「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排水口「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

「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练功石「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

「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被毁坏的石狮子「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
「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雕花石阶

在刘栋的指引下,我们看到了“敦本(厚而不愚、遵本固根)”、“德臻(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整齐严肃(作风正派、行事认真)”;“笃礼崇义(忠于礼教,崇尚正义)”;“枕经藉史(刻苦学习、不舍昼夜)”;“威凤祥麟于时为瑞;醴泉芝草盖代之华(人才是家庭发展的预兆和根本;艰辛努力成就盖世栋梁)”;“祖武箕裘家声麟风;皇猷黼黻国器圭璋(继承先辈祖业维护家族声望做品德高尚的人,辅助朝廷治国安邦做出类拔萃的栋梁之才)”等等。”「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

「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武德骑尉府偏门「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武德骑尉府门前上马石

烽烟岁月的鲜红历史

刘家寨虽已破败,但风骨犹存,这里不仅演绎了刘家的兴衰故事,也记录了一段烽烟岁月里太行军民抗战的传奇。

1938年农历正月初十,八路军一二九师先遣团和中共冀豫特委近百人风尘仆仆地开进偏城,直奔刘家寨。这支队伍进寨后,走家串户,扫院担水,对百姓秋毫无犯,在这里开启了一段鲜红的历史。

「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由毛主席万岁万万岁组成的忠字门楼,该院也是偏城县抗日政府旧址


偏城县县委曾于1938年至1946年驻偏城村刘家寨将军第,八路军一二九师先遣团也在刘家寨秘密驻扎了7年之久。之后,偏城县建制,偏城村成为“偏城县”的首府。据悉,八年抗战中,偏城县共向部队输送官兵2242名,前仆后继牺牲疆场535名。为了全民族的解放,战时的偏城县村村有烈士。

「太行风物」涉县历史文化名城――偏城(三)

明楼院,1938年八路军一二九师先遣团和冀豫特委驻地旧址

得益于刘家寨的存在,偏城村于2007年5月12日被省政府评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10月14日被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被涉县县政府列为十大旅游项目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