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春图

 风临酒把2 2018-02-16

【类别】绢本

【规格】43×80cm
【年代】中国隋代
【作者】展子虔

【收藏】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


赶着大年初一,六月特选我国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一幅鲜明的青绿山水画卷来做农历新年的开篇之作,同时祝你春节愉快,春风得意!借画感受一份春意盎然的生机。


恰好昨天“春节联欢晚会”中提到的,由民间收藏家在海外购买后赠送国家,绘制于明代中后期的《丝路山水地图》也是一幅青绿山水,得以回归长卷描绘了东起嘉峪关西至天方城,即今天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古代中国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及周边大量的原始地理信息,清晰地展现了明代中国人对世界地理的认知。《游春图》与其一样有被收藏家购得后再捐赠给国家的经历。


若是按照题材内容的不同,中国画可以分为山水、人物、花鸟、风俗等几大门类。其中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显得较为复杂一点,简单梳理一下山水画的发展脉络,就会发现山水画最早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为开端,画中虽然开始出现山和水的形象,但是表现出的更像是人物画的陪衬。然而到了隋唐时期,思想文化氛围更为自由,山水画则相对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展子虔在其间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绪,其绘制的《游春图》体现出画家对透视现象的认识,置陈以俯瞰为主,呈现出“咫尺千里”的效果。不免让人想起意大利画家乔尔乔内创作的油画《暴风雨》,画中开创了风景人物绘画的新格局,就此奠定了它作为风景画历史中一个坐标式的作用和地位。《暴风雨》的问世,一改之前要么是风景,要么是肖像的绘画风格,即便画上既有人物又有风景,那么风景一定是陪衬。乔尔乔内首次拓展了风景画的画法,让人物从属于风景的描绘,因此,这幅《暴风雨》就奠定了它作为风景画历史中一个坐标式的作用和地位。不难发现美术思想和艺术观念无问西东,自古就有许多的相融相通。



展子虔的《游春图》描绘了湖光山色,春光明媚的景象。以青绿重着山水,以泥金描绘山脚,以赭石填染树干,遥摄全景,物象布局得当。它的出现结束了“人大于山和水不容泛、树木若伸臂布指”的阶段,使山水画进入青绿重彩工整细巧的崭新阶段。细看山峦树石皆用细笔勾勒轮廓,而不加皴斫,显得朴拙劲朗,人物以细劲的线条勾描,刻画出过人的神采。树干形态虽有千篇一律的表现,然而表现不俗,成熟的运笔尽现山石树木的质感。树叶的设色,运用了色染、色填、点色等多样技艺,未见细描松树的松针,而是直接以深绿点之,并且脱离以往同类作品设色古艳的趣味和装饰意味,把山水呈现的完整而鲜明。画中一条大河分开左右的崇山,河中波光潋滟,一只小船点缀其间,船内绘有的人物姿态不同,形态各异,层次分明的画面节奏感很有一番韵味。无论行路之人、马上之人、船中之人无不向人显露出春之蠢蠢欲动的气息。


《游春图》在画史中的地位使得他深得历代鉴赏家的珍视。它在经宋徽宗题名后,又经南宋贾似道、元成宗之姊鲁国大长公主等之手,有冯子振、赵严、张珪等文人赋诗卷后。明朝初年,《游春图》卷收归明内府,而后又归权臣严嵩所有。万历年间,画卷为苏州收藏家韩世能所藏。再经清代之后的动荡,最后,于1946年被张伯驹先生购得并捐赠给国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国山水画似乎有中国传统观念中关于情思最为厚重的沉淀,有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精神意识,每一幅画仿佛透着民族的情操,做人的格调,思想的境界,以及性情的画像。


【代表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