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失大 【语意】因贪取小的利益,导致失去大的利益。 【出处】: 汉·刘昼《新论·贪爱》:“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春秋时期,四川一带曾有一个小国,叫蜀国。蜀国的国君没有真本事,只知道贪得无厌。秦国的惠王听到这样的议论之后,心中暗喜,认为讨伐蜀国的时机到了。 可是从秦国到蜀国道路不通,沿途到处都是山涧峻岭,地势险恶。秦惠王想了一个打通蜀道的办法。他先派人上山凿来石头,雕刻成石牛,将许多金银玉帛放在石牛的尾巴后边,声称是石牛屙出来的粪便。然后,他又派人到蜀国去,说是秦惠王要送给蜀王一头会屙金银玉帛的石牛,让蜀王想办法运回蜀国。这样,他就可以借蜀国运石牛的机会打通入蜀的道路。 蜀王听了秦国来使的陈言后,早已垂涎三尺,恨不得立刻将石牛拉到身边。他动用了千军万马,削山头,填谷壑,铺路架桥,又派出了蜀国最有名的5名能力举万钧的大力士前去迎接石牛。道路铺成了,石牛也运回来了,秦国的讨伐大军也尾随而来。弱小的蜀国在强大的秦国面前不堪一击。最终,国家灭亡了,蜀王也身赴黄泉。 蜀王为了得到一头石牛而使蜀国灭亡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四面八方。天下的人没有一个不耻笑他这种因贪小利而失去国家的蠢人。 【启示】 蜀王贪图一头石牛而落了个国破身亡的结果,这种贪小失大的事令后人不耻,也给后人以警戒。自古以来,人们对贪心的人嗤之以鼻,人们指责“贪”,指责那些贪心的人,更指责他们所干的那些贪小而失大的事。 贪小失大的人,大都利令智昏,被“贪”字迷迷住双眼,往往分不清大事大非,将微不足道的利益看得比天还重,在小利面前忘乎所以,置大事于不顾贪小失大的人,大都利令智昏,被“贪”字迷迷住双眼,往往分不清大事大非,将微不足道的利益看得比天还重,在小利面前忘乎所以,置大事于不顾。等到果真因为贪图这样的小利而把大的利益丢掉了,或是把大的事情损害了,这些人也许会后悔。但后悔又有什么用呢?灭亡了的国家不能再建立,死亡了的身躯不能再复生,自己制造出来的恶果只能自己来品尝。 怎样才能不做贪小失大的事呢?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有贪的欲望和企图;没有贪的欲望和企图,贪小失大的事情才不会去当然了,得出这样的道理是容易的,但按照这样的道理去做就不容易了。因为贪欲向人们的进攻是无时无刻的,人们要顶住这样的进攻,就要时刻提高警惕;否则,成了贪欲的俘虏,做出贪小失大的事情就是必然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