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题主说艺术考试失败的人,不如确切的说是“落榜”失利的人,因为失败不是我们能为每个人定义的,希望以后用词尽量准确。 今天聊聊艺考失利的人,常见的有几类选择,如下: 复读的人,后来怎样了
有一种复读,是真的有目标。 在高考的年纪,很多人都有美好的愿景,面对艺考失利,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复读再考,一般在那个特殊的情况下,家庭学校都会如此鼓励大家。 原来上高中的时候,有位老师是央美毕业的。看上去年纪不小了,后来了解才知道,人家为了考理想的“央美”,复读了8年,最后考上了。 30多岁初入职场,但人家乐在其中 这是一种,此类的人有很多,只不过好多人选择了复读,也没坚持到最后见到理想。 2. 有一种复读,是随大流。 这类学生,失利后看没有好学校,自己还愿意坚持一下,便选择了复读。看上去挺有抱负,实则是没想明白,先复读再说。 一般第二年,考得好不好,都是能走就走,不想熬了。 当然结果可以看成是撞大运,赶上什么是什么了。 应着结果的人,后来怎样了
这类人,一般是想明白了自己的路,要不然是没办法,也不想再复读,就另寻他路。 想明白的人,走了可以上的学校,有点追求的,在所在的院校拼命学习,愿意在环境突破自己。 改行学校的,要不然混日子,要不然好好学习其他方向了。 后来大家过的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但是真正追求艺术道路的人,还是很少的,至少不多。 核心:想明白去向的人,失利都不叫失利;想不明白的,也不知道什么是他的不失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