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看

 郭一墨 2018-02-16

编辑:花承锋 / 妍江阴

君观荷市初,吾赏花期中。莫道相看迟,残荷拍到冬。

从人们追荷拍摄来看,花开有花开之美,残缺有残缺的味。残荷呈现的自然景象,是由夏入秋冬、由盛转衰,没有了“菡萏香清扑面来”的生机盎然,有的却是“寒塘瑟瑟落芳魂”之凄凉景象。有人看到的残荷是萧条景象,有人看到的残荷是如诗的美画。这些散乱的点、线、面,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入目即画,处处成景,可以构成一幅幅绝佳的中国山水画。

残荷的枯败里蕴藏着一种神韵,一种风骨,一片破败的残叶,一支饱含着籽实的莲蓬,反而具有了一种荷盛开时所没有的独特之美。残荷,独立池塘不自衰,教会我们对于另一种美的审视。

人们从她败落、残破的样子,联想到它昔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的繁荣与辉煌。这也许就是残荷风骨之魅吧。

虽然荷塘败柳自相怜,

一夜秋风尽失颜,

但却有了风侵霜染锁清魂,

雪洗铅华不染尘的似曾相识,

空濛迷雾中就让她风侵霜染锁清魂吧。

芳心入梦待明春

残荷绝不会在乎人们是否赞美,

毕竟风光不再,

但残荷无言,意韵犹在。

芳心入梦待明春

芳心入梦待明春

芳心入梦待明春

残荷入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但又不能拘泥于物象外在的形象,

而应该抓住物象特有的内在本质,

发挥艺术想象,或突出或夸张,

融入作者的情趣思考,

体现于不同其它特象的独有特点。

类似树条状的残荷,

非常巧妙地融入画意般惬意,

冠以“亭亭净植”主题诠释再合适不过。

芳心入梦待明春

三角形的残荷组合,

仿佛行驶在迷雾江面上的船帆,

斜阳下,江湾处,

一只只船帆随着江水滔滔而去,

恰似一幅群帆远影碧空尽,

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写意山水……

芳心入梦待明春

一幅象形残荷,

节物惊冬暮,寒鸟栖独枝。

象形也是残荷拍摄经常关注的话题。

似是而非、似像非像,皆可入画。

芳心入梦待明春

残荷昂扬与从容,

象征着生命的最后守望,

这就是生命的力量。

尽管荷芬芳吐尽逍遥去,

但是她永远“精工玉笔画香魂”。

芳心入梦待明春

人们从她败落、残破的样子,

联想到它昔日“出淤泥而不染”,

如今仍然是濯清涟而不妖般的气节高远。

芳心入梦待明春

残荷的点、线、面,

在取景上可以做减法,

只留下极简对比,

去除多余茎秆残枝的干扰,

凸显残荷的形状线条,

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同时兼顾留白、虛实等美学原则,

便能呈现中国水墨画之韵味。

这幅残荷为何采用绿色调?

概因左下角一叶绿叶还未凋零,

仍在吐露芬芳,

所以题名“香远益清”亦是恬淡自适吧。

芳心入梦待明春

书画同源、艺术同宗,

诗、书、画、印,

在残荷的画意摄影中,

都可以尽情地激扬你的头脑风暴、

挥洒你的天马行空。

芳心入梦待明春

芳心入梦待明春

芳心入梦待明春

芳心入梦待明春

以上呈现的是水墨风荷系列,在人们印象中,残荷的衰枝败叶不就是灰突突、了无生机吗?相对于灰色墨荷而言,下面展示的可能会颠覆人们的一些固有印象,姑且不妨把她笼而统之归纳为“彩荷”系列。

芳心入梦待明春

芳心入梦待明春

芳心入梦待明春

芳心入梦待明春

芳心入梦待明春

芳心入梦待明春

芳心入梦待明春

芳心入梦待明春

芳心入梦待明春

芳心入梦待明春

芳心入梦待明春

残阳如血,残荷如诗。

残荷也能如此的惊艳群芳、盎然生机。

芳心入梦待明春

魔幻、摩登,一派欧陆风情,

影影绰绰中,

风正帆悬,金波辉映,

是的,残荷也可以美如画。

那就让她一直这样美下去。

芳心入梦待明春

芳心入梦待明春

芳心入梦待明春

有春色先以柳芽归,

春风杨柳万千条清新之魅,

与其说其残枯逢时,

不如说她正处锦瑟华年,

那绿绿“柳枝”不是最真实写照吗?

芳心入梦待明春

不经意的飞雪,浸染了江南,

厚如鹅绒,轻不压枝,

傲骨雪荷晓香寒,

处处都像是一幅唯美的画卷。

芳心入梦待明春

芳心入梦待明春

残荷如何取景、构图?

很多人喜好拍残荷,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残荷形态变化十分丰富,不呆板,配合构图,变化万千。

如何选择残荷?大多数池塘的残荷,密集丛生的往往茎细、河面绿萍肮脏覆盖,而稀疏点缀的,又难以构画。需要找到茎粗、不密集、河水清清能泛出残荷倒影的池塘,如条件允许,可以叫上起藕工拖着泡沫浮板(放藕用)在残荷丛中来回拖出几道水面来,一来打乱了残荷的枯枝败叶,取景构图往往自然天赐,二来,扩大水面,便于能拍摄出残荷的清晰倒影。

如何取舍取景构图?构图是摄影艺术性的基本法则,换句话说,就是如何规划照片中的元素,使其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并尽可能拥有诱人的视觉魅力。其中的色彩元素难以考虑,重要组成成分是利用这些点、线、面进行构图。残荷形态之美,这就需要拍摄者耐心观察,善于发现其中的奥妙,去粗取精,拨云见日,从点、线、面的巧妙结合,形成画面的精致构成。

残荷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正承载着生命的托付,孕育着下一个全新的周始。梦里再忆荷花香,芳心入梦待明春,到了来年依然会开出高贵美艳之花。

点点线线面复面,形似散乱神不散。

风侵雨蚀渐消融,惟留风骨满人间。

——后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