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常说的这三句话,以为是在鼓励孩子其实是伤害

 微笑yangtao 2018-02-16

一个孩子的优秀,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完美结合的结果,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缺位,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上一周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主题周记,题目为“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没想到的是,都是一篇篇读来让人心情沉重的文章,学生们能够表达对父母感恩的寥寥无几,更多的是各种吐槽。因为在学生写之前就告诉了他们,这篇文章父母是看不到的,所以学生所写皆为真心话。

今天我们一起来借此走进孩子的内心,也来反思我们每个高中生家长的言行,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

在我的梳理之下,学生们提到最多的是以下三句话——

第一句:你看人家谁谁谁多优秀,再看你。

这的确是一句几乎所有家长都张嘴就来的话,从孩子牙牙学语说到孩子成为青春少年。在家长看来, 这句话能够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在孩子心智还较为稚嫩的时候,这个作用是有的,但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 这个作用越来越小,直到变成反作用,成为杀伤力很大的话语。

在自己孩子面前表扬别人家孩子,这对孩子自信心的打击非常大。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高中生也如此。夸别人家的孩子,会对孩子造成误解——父母原来是这样的嫌弃我,那我也要嫌弃他们。由此,孩子在内心深处拒绝父母,并在逆反心理作用下,自暴自弃,做出更多让父母心痛的事来。

批评孩子的方式有很多,最简单的其实最没有效果,不如多从孩子自身出发, 维护孩子的人格和自尊,这样的批评孩子才会接受。

第二句:你就不能听话吗?

“你为啥就不能听话?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是这样?”面对一个已经长大了的高中生, 父母这样的话只会在孩子心理轻轻飘过,要说作用?真的没有。接下来,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听话”。

其实,不听话才是这时的孩子,因为他们的成长到了这个阶段——挣脱父母的束缚,寻求自我独立,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这都是高中生最基本的心理表现,然而遗憾的是,一部分家长认识不到这些方面,他们不能在内心接受孩子的长大,以为孩子还是那个小孩童,凡事都要听自己的安排

然而,孩子要独立,父母施加的却是阻力,那么,父母的话孩子还会听吗?肯定不能。与其严加管制,不如在保持底线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自己在试错中走向成熟。

第三句: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

这也是家长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孩子非常反感的一句话。的确,父母的一切言行都是为了孩子,只是存在一个表达方式的问题,存在孩子对家长所作所为的认同问题。

当家长和孩子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存在偏差的时候,孩子对父母以爱的名义所做的事就不会认同。这时候家长感到很伤心,孩子感到很无奈。

凡事都替孩子做主张,这对高中生来说是无法接受的,没有征得他们的同意,那他们就没有接受的可能,哪怕是为了他好,他也会反对。因此,凡事不如多和孩子商量,多听从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平等的交流,然后提出要求,孩子会接受。

面对长大了的孩子,请看到他们渴望寻求自尊和独立的心。家长的武断和自作主张,在孩子眼里,是无视他们的长大,那么家长的话语权就会在孩子心里不断下降。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只为给各位家长一个关注与孩子交流的视角,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不喜勿喷。

记忆大师汤世声老师


如果您的孩子记忆力不好

学习靠死记硬背

很努力但成绩不理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