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纪实

 dupound 2018-02-16


杨某某  男 15岁,右侧颈腮部一周前突然发起一鸽子蛋大小肿块,不红,硬结疼痛。西医要求手术,家长不同意,寻求中医治疗。刻诊:人胖壮,满脸痤疮,脉弦滑数有力,舌淡苔白。饮食二便基本正常,辨证:少阳郁热,痰火热结。处方:阳和汤合五味消毒饮与消瘰丸加减。

鹿角胶10g  熟地30g  白芥子30g  干姜10g  生麻黄10g  公英45g  生甘草30g  海藻30g  野菊花15g  连翘15g   地丁15g  蚤休20g  元参30g  生牡蛎30g  浙贝母30g  金银花30g  露蜂房10g 

七副  水煎服  日三次。

一周后,复诊,肿块变软缩小。效不更方,上方加夏枯草30g继续服七副,后痊愈。

按:临床上对于急症,实证,身体良好者要用重剂,大方复进才能解决问题,不可拖泥带水,用药轻描淡写,否则就会战机稍纵,酿成大祸。后人治之要三思。(古道瘦马写于2017.3.21下午)

体表局部的肿块,一般都属于“痰核”、“瘰疬”的范畴。《慎斋遗书》中曰:“痰核,即瘰疬也,少阳经郁火所结。”此例患者,肿块部位又位于颈腮处,人体侧面,为少阳经所过之处,结合其形体胖壮,痤疮与舌脉等,判断为少阳郁热。阳和汤本是治疗阴疽流注的方剂,王师常用其作为消肿散结之专方,且重用白芥子达30克,疏解寒凝,透达经络,消肿散结,能搜剔皮里膜外之痰瘀。对于这种身体壮盛,实象较为明显的病人,合消瘰丸、五味消毒饮,与露蜂房,海藻,蚤休,连翘等大队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品,使用重剂,集中优势兵力,直达病所,谨遵内经“实则泻之”之旨。阳和汤其性虽为辛温,合用大队清热药物中则其热性不显而散结之力犹在,寒温并用,各趋其所。(学生:胡洋分析注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