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九节《老子的智慧》

 太阳之子小屋 2018-02-16

各位书友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共读《老子的智慧》这本书,今天所共读的内容是第233页—第254页,欢迎书友们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一起来完成今天的早读: 

爱,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尘世间的爱有千百种,无私的是母爱,温暖的是友爱,相濡以沫的是夫妻恩爱……

爱,是我们最为珍贵的宝物。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阳光和爱的世界里。

亲爱的朋友,此刻,你是否正在和亲人欢聚一堂,是否打开书本开启了新一天美好的阅读时光,是否因当下享受着浓浓真情挚爱而欢欣雀跃,是否因找到自我、懂得生活而感到幸福了呢?

有人评价说,一部《道德经》的精华集中体现为“慈”、“俭”、“不争”三宝之中。这里包含了老子最好的学说——爱。老子在第六十七章中讲到“三宝”,曰: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林语堂解读老子说:世人说我的道太大,天下没有可与它比拟的。不错,就因为道大,所以不像任何物体,如果他像某一样东西的话,岂不早就变成微不足道,不值一顾的东西了。  

我以为,有三种宝贝是应该永远保持的:一种叫做慈爱,一种便是俭啬,还有一种就是所谓的“不敢为天下先”。

慈爱则视人民如赤子而尽力卫护,所以能产生勇气;俭啬则畜经积德,应用无穷,所以能致宽广;不敢为天下先,所以反而能得到拥护,作为万物之长。

但如果舍弃慈爱而求勇敢,舍弃俭啬而求取宽广,舍弃退让而求取争先,那是走向死亡之路。

三宝之中,慈爱最重要,以慈爱之心用于战争就会胜利,用来防守就能巩固。能够发挥慈爱之心的人,天也会来救助他、卫护他。

是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就是说,只有能够以珍重自己生命去珍重天下人生命的人,能够以爱惜自己生命去爱惜天下人生命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这应是真正的大爱。

三宝中老子最看重“慈”,这个字体现着老子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和爱护。他极力反对统治者残酷地镇压人民,他认为人最大的祸患就是丧失生命了。

《道德经》中所反映的和同万物,胸怀天下,利物不争,大道至公等思想也皆因有“慈”,慈能生爱,慈能生善。

“俭”即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少想点自己,多想点别人。

俭也是“知足”和‘知止”,在这个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有”的世界,物质的极大丰富容易使人类迷失、迷惑。

俭就是敛,收敛我们的物欲,去掉修饰、雕琢、虚伪,回归素朴的“无”,呈现出自性的本真与澄明状态。

“不敢为天下先”体现了老子的谦虚、守弱、处下、不争等无为的思想。经常有人误解,一谈起“无为”或“不敢为天下先” ,就认定为是一种消极避世、保守退缩、甘于落后、不思进取的人生哲学。

与当代的竞争思想、锐意创新意识格格不入,而这恰恰是我们不了解老子所导致的误读。

“不敢”不是“不能”,而是“不为”,体现的是一种胸怀,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老子向来主张“无为而无不为” “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以百姓心为心” ,不争是爱,是谦让;无为是退守,是居下。

老子身处乱世,深深地感受到治国安邦离不开这三宝。历史上将这三宝“持而保之”的帝王明君非汉文帝莫属。

大汉一代的开国皇帝高祖刘邦死后,政权落到他妻子吕雉的手中,吕后临朝称制,外戚专权。

吕后死,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经过一场流血斗争,皇族集团胜,大臣们迎立远在西北边塞的代王刘恒继位。

刘邦的儿子已经被杀得没有几个了,而刘恒一脉因母亲薄氏喜欢走道家'清净无为'的路线,无欲无争,吕后没有把她放在眼里,才保全了性命。

于是,这位住在荒凉大漠中的性情朴实、清心寡欲、守道尚德的代王,来到首都长安继承汉祚,他便是后来的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极为推崇“黄老之道”,是一位将“老子三宝”真正身体力行的君主。

他刚即位就做了两件轰轰烈烈的大事。第一件事就是连夜起草诏书,轻傜免役,大赦天下,老百姓拍手称快;

第二件事是对造反的南越王赵佗采取了赎买政策,恩威并济,亲笔致信,半壁江山一纸书,兵不血刃消弭一场大战于无形,亦拯救了无数生灵。

此后,北方的匈奴作乱,汉文帝也是写了一封更简短的信,对匈奴的领袖说了几句话,就把一场战争化解了。

所以,汉文帝在位期间,国家民族安定,成就了汉代辉煌的文化,奠定了汉朝四百年政权的深厚基础。

汉文帝个人的道德修养,同其母薄氏一样向老子学习,行黄老之道,仁政爱民。二十四孝中有两个典故和他有关,分别是“缇萦救父”和“亲尝汤药”,他还推行了古代中国最早关于老年人的福利保障制度。

汉文帝从政二十三年间,生活简朴,平日里只着粗袍,是臣民的表率。用泥瓦修建自己的陵墓,这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实为罕见,后来赤眉军攻进长安,许多皇帝陵墓被挖了,唯独没动他的霸陵,因为他们知道里面没啥贵重东西,有诗为证:

旧历关中忆废兴,僭奢须戒俭须凭。

火光只是烧秦冢,贼眼何曾视霸陵。

汉文帝减轻刑罚,更改法律与社会制度,减轻税赋,宽大到极点。可以说,文帝把“慈、俭、不敢为天下先”都逐一做到了,给后世留下了“文景之治”的佳话。

老子——这位伟大的长者,于《道德经》中反复强调为人处世要谦虚、宽容,说“上德若谷。”

谷的特征是空虚、广阔,包容一切。常比喻人的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广,即“虚怀若谷”。

“谷”者,“虚”也。“虚”教人“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以达到“玄同”的境界,这其中便体现了“宽容”的思想。

有气量者,方可包容一切。事实证明,人有多大的包容就有多大的力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

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世居安徽桐城,其府第与吴宅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块空地,作为来往通道。

吴家建房想占用这通道,张家不同意,写信告诉张英,张英回信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遂主动让出三尺空地。

吴家见状,深受感动,建房时也主动让出三尺,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名叫“六尺巷”。两家谦让之举也被传为美谈。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虚怀若谷的人终将成为大写的人。上德若谷,上善若水,故而有川谷,才有山水,才有天下,才有高洁的情操与坦荡的襟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