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缠论动力学中的MACD级别-2

 学习了987 2018-02-16


教你炒股票65:回复

 

大盘周线上的四种演化分析(2007-07-27 08:01:59)星期五

 

对不起,昨天回京太晚,没写帖子。现在补上。还要道歉一下,在外,只能说股票,其他东西没时间写。回来,下周还是按正常来。

 

大盘无分歧地创新高,才会导致真正的分歧。前天说了,现在最大的分歧就在于真假突破。但无论真假突破,突破后的调整、回抽、确认等是必然要发生的。站在周线的角度,无非四种:一种是本周的上影线调整;二是下周的周K线调整。前者是弱的,后者是强的。当然,还有一种更强的,就是下周继续拉长阳,中间有日的跳水洗盘,再下周才真调整。最强的就是强力夹空,连收N根周阳,全部调整以日线完成。

 

 

67课后的解盘:

 

每日解盘(2007-08-01 15:33:01)

该来的调整,必须且及时。(2007-08-01 15:33:01) 星期三

 

缠论动力学中的MACD级别-2

 

 

 

各位看看今天的高点,是一个15分钟级别的背驰引发的,里面的区间套极端完美,可以仔细研究。由于现在60分钟并没有进入背驰段,因此,不能说日线的背驰段已经被定位。只能看成是一个15分钟卖点引发的。本周注意15分钟以上级别的卖点,这在上周已经提醒,如果没看懂,请好好继续学习。

 

*******************  

 

前一篇文只讲了前半段, 这一篇接着讲后半段.

 

由于现在60分钟并没有进入背驰段,因此,不能说日线的背驰段已经被定位。只能看成是一个15分钟卖点引发的。

 

上面这句是什么意思呢?

 

请注意. 这里的15分钟,60分钟, 日线, 这些都不是走势的级别, 而是K线图级别. 在走势级别的结构命名系统内, 根本没有一个15分钟的走势级别, 也就不可能有15分钟走势级别的买卖点. 而是15K线图级别的MACD背驰造成的卖点.

 

在精确定位的过程中, 是日K线图级别先进入背驰段, 接着才是60FK线图级别进入背驰段. 所以, 60FK线图没有进入背驰段, 那么日K线图上就还没有进入背驰段定位程序.

 

在上周五(7月27日)的周K线的四种分类, 就是本周(8月1日)要注意15FK线图级别以上MACD背离造成的卖点提醒. 这个15FK线图上的卖点是由MACD的15FK线图级别的顶背驰单独造成的. 而不是整个30F级别走势的结束, 走到了最高点(转折分界点)的终极顶背驰造成的. 这个下跌只是一个上涨阶段的短暂回调, 那个终极最高点是要全仓卖出逃顶的, 两者有着巨大的分别, 不可以搞混了. 

 

这两者的分辨方法很简单. MACD的终极顶背离必须要经过一个精确定位的过程, 该过程有一定的顺序. 

 

MACD终极顶背离的完成K线图顺序是: 日线 -> 120F -> 60F -> 30F -> 15F -> 5F -> 1F.

 

这个15FK线图的背离根本还没有进入该精确定位程序, 所以完全不必担心. 这绝对不是最后的大顶.

 

缠主说: 各位看看今天的高点,是一个15分钟级别的背驰引发的,里面的区间套极端完美,可以仔细研究。

 

既然缠主说可以仔细研究辣么我们就来仔细研究看看.

 

上面那个图是娇师父博客的图, 娇师框的那两个蓝色框是30F级别中枢. 这两个30F级别中枢是由两个5F级别中枢的重叠构成的. 这两个5F级别中枢是9根线段重叠构成的, 内部是3/3/3的结构. 虽然也是30F级别的中枢, 但是与那个走势类型分解中枢A是不一样的.

 

缠论动力学中的MACD级别-2

 

那个走势类型分解中枢A是从5月29日到7月6日, 费时两个多月构造而成. 这两个30F级别中枢是7,8根日K线的重叠构成. 这两者在日线图上的份量及重要性当然是不一样的.这两个30F级别中枢是必须要同级别分解处理成5F中枢的盘整+盘整如此才不会把走势结构搞得混乱难解.

 

缠论动力学中的MACD级别-2

 

下图是一个1F级别的走势图. 很标准的a+A+b+B+c 的结构, 其中的c内有一个3买点, c=c1+c2+c3. 绿箭头处是15FK线图的MACD背驰点.

 

c是b 的背驰段. 在c 的内部, c3是 c1 的背驰段.整个c是上涨(c1)+盘整(类中枢c2)+上涨(c3)的结构. 区间套如缠主所说的极端完美.

 

 

缠论动力学中的MACD级别-2

 

所以, 就从那个完美的15FK线图级别的背驰点就跌了下来.

 

接着我们来看看是否能跟随走势震荡来操作一把, 并且还能跟着上涨走势往上而不被洗盘洗出来.

 

缠论动力学中的MACD级别-2

 

上图是缠主原博客的贴图. 从4501点下跌走出了一个类中枢的下跌+盘整+下跌的微型走势.在1点处有很明显的盘整背驰而结束. 从1点到2点处, 又是一上涨+盘整+上涨的结构. 下方对应的红柱子面积盘背也很标准, 自然就能判断2点是结束点无误. 从2点到3点, 是个下跌+盘整+下跌的微型盘整走势, 下方对应的绿柱子面积的盘背也很容易分辨, 线段结束于3点, 毫无疑问. 从3点到4点, 是两个笔中枢构成的上涨趋势. 其下的红柱子面积及黄白线都背驰, 非常标准, 4点是线段结束点也没问题. 从4点到5点是一个下跌+盘整+下跌的结构. 下方的MACD也是很典型的盘背. 5点是线段的结束点. 1,2,3,4, 刚好是一个下跌型的中枢完成了. 完美的短差玩完了, 一点也没耽误就接上了上涨的走势.

 

缠论动力学中的MACD级别-2

 

下图是15FK线图.

 

缠论动力学中的MACD级别-2


 

可以看到15FK线图上的MACD顶背驰造成的下跌, 在零轴下方的15FK线图级别的底背离完成之后又开始了上涨走势.

 

4点到5点的这一段, 看似多馀, 其实是绝对必要的向下一段. 如果没有走出4-5 这一段, 15FK线图级别的MACD底背离是构造不出来的, 也就产生不出向上的动力.

 

因此, 形态学的结构搭配动力学MACD的正确解读, 一切都在缠理论的掌握之中.

 


*********************** 

 

2017年1月30日加入下列问答:

 

问:

“4点到5点的这一段, 看似多馀, 其实是绝对必要的向下一段. 如果没有走出4-5 这一段, 15FK线图级别的MACD底背离是构造不出来的, 也就产生不出向上的动力.” 

 

这段的意思是15分K线级别的顶背驰想上涨就得走出15FK线图的底背驰对吗?  感觉不太对还是因为15FK线图的顶背驰至少制造一个分中枢级别的下跌 4-5段是完成结构的必须段?  还是感觉不对.  这段的意思不是从这个角度说的,  还请讲解.  

 

 

答:

在结构上, 0-1-2-3-4-5 刚好是 下跌(0-1)+盘整(1-2-3-4)+下跌(4-5)的走势结构. 4-5段是 下跌的部分. 这样的结构刚好把15FK线图级别的MACD在动力学上构造出来MACD底背离(黄色框的蓝柱子面积对比).15FK线图的背离结束于15FK线图级别的背离这是很完美的对应. 这就是缠主曾经说过的 恰好

 

 

虽然理论并没有保证这种必然性, 但是在3-4段结束的当下, 在1FK线图上的MACD顶背离就已确定了要在4点处转折并向下走出一个蓝色线段, 4-5段. 这是 缠论动力学水晶球 所给的强力保证. 

 

 

当4-5段结束在5点时的那个当下, 缠论动力学水晶球 又再度给出了另一个绝对有力的保证. 15FK线图级别的MACD背离就是保证最少要向上走出一个1F级别的向上走势结构的保证.

 

 

如此接连不断, 在每一个转折点处, 缠论动力学水晶球一直明确地指引未来的走势级别及方向, 这是动力学的核心应用方法. 

 

 

缠论动力学水晶球一定要牢牢记住要能够随时拿出来应用, 就像是用自己的手脚一样地运用自如才行.

 

 

缠论动力学中的MACD级别-2

 

 

  ******************** 

 

2017年6月10日加入下列问答:

 

问:

 

您时间允许时能否展示一下周线级别其他三种情况,以及日线级别的情况(因为周线对应的是30分级别,日线对应5分级别),让我等愚钝之辈能够知道大级别K线的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也有机会清晰大级别K和小级别走势的对应关系。

也许,这正是资本市场的美,我不知道,因为涉足还浅。

 

 

答:

 

这一文中探讨的四个分类是有个大前提的, 这个前提是确定走势还要继续上涨数周, 还没有到顶。 因为当时是缠主亲自调控上证指数, 所以一点问题也没有。

 

如果这种分类方法要在日K线图上用, 这个大前提还是要确定走势还要继续上涨数日。 如果对这个大前提没有把握, 那么这个分类就一点意义也没有了。 而对于这个大前的把握本身就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 试想如果对这个大前提有把握的话, 那么最保险的方法应该是注意自己不要被洗出场, 以免当价格再度创新高了以后, 自己却在场外仰天长叹。

 

就算是以文字描述了这四个日K线图上的分类, 对读者并没有太大用处。 其结果与说食是一样的, 因为操作上迁涉到很多技术细节。 细节的操作如果能到位, 比如线段端点买卖操作到位, 那么日K线图级别上的分类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因为如果在小级别能跟上当下的走势, 那也就不需要在乎它未来数日或是数周的涨跌。

 

上面说了半天像是一堆废话, 为了不让学友们失望, 那在下就说一下小级别上的实际操作分类。

 

 

下面就是依照 缠论外期ES画线心得》 一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5b1e12a0102w642.html

 所说的方法实际操作的分类。

 

依照该文的画线方法, 以下跌为例, 在浅蓝色线段, 红色线段与绿色线段三色线段交会于一点时, 该点就是动力学上的, 缠主所说的多级别同步共振点。

 

这种三色线交会点就确定了在该转折分界点之后, 一定会有一个1F级别向上走势出现.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百分之百可靠的结论: 确定1F级别走势要持续上涨最少数小时以上。

 

该点之后就有五种分类:

 

第一, 由一个1F级别蓝色线段与一个红色线段重叠的一段成一走势的情况, 这与前面在线段系列博文内所说的一笔成段是完全一样的状况, 只是这里的走势级别大一级别。

 

例如下图, 美国标普500指数现货(非期货)2016年5月19日的行情即是. 图中的两个红箭头所夹的就是该线段.

 

缠论动力学中的MACD级别-2

 

 

, 由一个1F级别的类中枢构成的向上盘整走势。

 

例如下图美国标普500指数现货(非期货)2016年6月16日的行情即是. 图中的两个个红箭头所夹的就是该1F级别的类中枢构成的向上盘整走势。

 

缠论动力学中的MACD级别-2

 

 

 

 

 

第三, 由两个(或是两个以上)1F级别的类中枢构成的上涨趋势。

 

例如下图美国标普500指数现货(非期货)2016年2月11日到2月13日的行情即是. 图中的两个红箭头所夹的就是该1F级别的三个类中枢构成的上涨趋势。 

 

缠论动力学中的MACD级别-2

 

 

 

 

第四, 由一个1F级别的标准中枢构成的向上盘整走势。

 

例如下图美国标普500指数现货(非期货)2016年5月10日及5月11日的行情即是. 图中的两个红箭头所夹的就是该1F级别的类中枢构成的向上盘整走势。

 

缠论动力学中的MACD级别-2

(请注意. 上图中, 左边的盘整中枢在第一类买点很近的地方形成. 一买与二买很接近. 右边的盘整中枢在相对较高的位置形成, 一买与二买距离较远. 在实盘中买入后如果是右边这种情况会让人比较安心, 因为它在一买之后就立刻往上涨. 因此, 左右两者还是有差异的.)

 

 

 

第五, 由两个(或是两个以上)1F级别的标准中枢构成的上涨趋势。

 

例如下图美国标普500指数现货(非期货)2016年6月27日到6月30日的行情即是. 图中的两个红箭头所夹的就是该1F级别的标准中枢构成的上涨趋势。 

 

缠论动力学中的MACD级别-2

  以上说的是上涨的情况, 下跌的情况也是一样, 只是倒过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