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贾宝玉的“邪处”

 快乐老年435 2018-02-16

漫谈贾宝玉的“邪处”

漫谈贾宝玉的“邪处”

漫谈贾宝玉的“邪处”

作者

汪昌陆

贾宝玉,《红楼梦》第一暖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连目不识丁之人玩麻将打出“假宝”时都戏说“贾宝玉”,来逗大家一乐,贾宝玉的艺术形象已深入人心。

贾宝玉与他人有所不同,他杂学旁收,不喜读“正经书”,痛恨仕途经济,厌恶峨冠博带,称他们为“禄蠹”。他爱与女孩儿厮混,关爱她们,把自己住处题为“绛芸轩”,取号“绛洞花王”,认为自己是红色洞天里的护花王子。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惊世骇俗。他爱与冯子英、柳湘莲等社会边缘人士交往。他的某些思想、语言、行为多不为世人所理解,是个“另类”。

林黛玉初见贾宝玉时,也是读者第一次“见”贾宝玉,作者用两首《西江月》对其外貌作了一番描绘。王夫人更是用“孽根祸胎、混世魔王”来形容他,薛宝钗也戏谑他是“富贵闲人”“无事忙”。由此可知,贾宝玉确有不少“邪性”“邪处”,否则小说开头怎能如此“乱说”?怎能给第一主角如此描黑? 下面,就来谈谈贾宝主的“邪处”。

先天不足,不通世务

漫谈贾宝玉的“邪处”

曹公设计的贾宝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赤瑕宫神瑛侍者。瑕即瑕疵,赤瑕则更为低等。瑛即美玉,赤瑕神瑛即是“病玉”。在世间,贾宝玉衔玉而诞,虽具玉名玉像,其实就是一块顽石,即是个“假宝玉”(谐贾宝玉)。

第六十六回,在贾琏和薛蟠撺掇下,柳湘莲当即解下家传之物鸳鸯剑,委托贾琏赠与尤三姐,作为定亲之礼。之后,当柳湘莲回京私下向宝玉打探尤三姐情况时,宝玉道:“我在那里和他们混了一个月,怎么不知?真真一对尤物,他又姓尤。”柳湘莲听后,跌足道:“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忘八。”

柳湘莲本就犹豫、疑惑,正后悔不该一时冲动将鸳鸯剑赠与尤三姐,听到如此不堪消息,他怎能没有反应?除非弱智。俗话说“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虽然宝玉决非有意,但此这话怎能直说。宝玉既知道柳湘莲“不做剩忘八”,又没有因势利导地给柳湘莲做进一步解释及思想工作,才致事态向深发展。没想到刚烈的尤三姐当着日夜思嫁的柳郞面当场自刎,可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柳二郎见此情此景,后悔不迭,悲痛欲绝,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便随那道士去了。原本一桩美满婚姻却因宝玉一句话给彻底废了,并白白搭上一条性命,呜呼,悲哉!

既无担当,也不作为

漫谈贾宝玉的“邪处”

大暑天,王夫人在里间凉榻上睡着,金钏儿坐在旁边捶腿,这时宝玉闲得无事,来到金钏身边挑逗,和金钏有一搭没一搭地调情,哪知王夫人只是假寐,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一巴掌,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宝玉见王夫人起来,早一溜烟去了。无论金钏怎样苦苦哀求,王夫人丝毫未念十多年恩情,毅然决然将她给撵了出去,导致金钏无脸见人,投井自尽。

很多人都撰文说,王夫人假慈悲;金钏的死与王夫人有直接关系;薛宝钗劝慰王夫人的一番话,也反映了薛宝钗虚伪、冷血,而恰恰很少有人来分析此事为何发生?一条年轻生命逝去,谁是始作俑者?谁责任最大?

试想,如果宝玉不来或来而不与金钏调情,一切都不会发生,一切照旧。当然,金钏本身也有责任,爱与宝玉搭讪,有一次宝玉被老爷叫去问书,心情正不好,路上一把被金钏拉过说:“我这嘴上刚擦的胭脂你吃不吃啊”主动挑逗宝玉。

你看,王夫人一巴掌打出后,这位博爱公子哥作何反应,“早一溜烟去了”,溜之大吉也。溜得如此之早、如此之快。此事分明由他挑起,宝玉就是始作俑者。假如宝玉不溜,主动承揽错误,承诺下不违例,再加上金钏跪下哭诉,说不定王夫人一动心,事情就会逆转,毕竟这是偶发之事。没承想,挑事者如此不负责,无担当,一溜走之,好像啥事都没发生过,就是发生在当今,也会遭到很多人吐槽吧。自己惹下祸不管,却偏有时间有痴心去关爱蔷薇架下画“蔷”淋雨的女戏子,殊不知这爱心从何而来,真是莫大的讽刺!

再说,王夫人打这一巴掌有错吗?天下父母谁会放纵自己的宝贝儿子被下人勾引、带坏,至于金钏投井自尽,也是王夫人始料未及的。

那么,王夫人在打金钏一巴掌后,为什么还要狠心将其撵出去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且由来已久,宝玉自小就不爱读书,就爱与姐妹丫鬟们厮混,如此下去,不但担负不起家庭重任,还会弄出乱子,被外界口舌。因此,王夫人认为宝玉就是让这些“妖精”“狐狸精”给教习坏了,早就想收拾她们了,可惜没有机会,现在抓到现形,岂能放过?王夫人决心要以风卷残云之势清除宝玉身边这些“祸害”。

果然,后文王夫人借抄检大观园之机,在晴雯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把晴雯从炕上拉下来,硬给撵了出去。王夫人盛怒之际,宝玉不敢多言一句,多动一步,王夫人走后,宝玉束手无策,只在床上做无用的哭泣。虽然袭人托宋妈为晴雯送去了衣裳、什物、几吊钱,宝玉也前去探望,但晴雯此时一身重病,闷一肚子气,明知晴雯必死,宝玉却没有劝说王夫人将晴雯接回,或暗地接晴雯离开“死亡之地”。宝玉能作为而“不作为”,最终,晴雯喊了一夜娘而亡。

再往深分析,可以说晴雯的死还与宝王平时“乱作为”有关。人的性格、脾气受环境影响,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晴雯不光模样爽利,且言谈针线好。她后来养成的任性、掐尖要强、斗嘴均跟宝玉对其放纵有关。他为使晴雯高兴,不惜任由晴雯撕扇,还旁笑说:“响的好,再撕响些!” 撕了自个儿的,还抢了麝月的来撕,要不是晴雯乏了,估计扇子匣里所有扇子将被一撕而光,真是荒唐至极!

由于宝玉的依从、放任,怡红院接二连三出现问题,如因枫露茶撵走茜雪;为了糖蒸酥酪,李嬷嬷和丫头们吵架,大骂袭人;小红给宝玉倒杯茶受到一顿排揎;良儿偷玉,坠儿偷虾须镯;“逃课计”引发查赌;还有乱七八糟的蔷薇硝、茉莉粉、玫瑰露、茯苓霜等,闹得鸡飞狗跳,人仰马翻。你看潇湘馆,被黛玉治理得井井有条,人与自然共处,主仆形同手足,情同姐妹,没有什么事让下人笑话和议论的,更别说什么偷拿事件了。

行为偏僻,肆意妄为

漫谈贾宝玉的“邪处”

别看宝玉平时对女儿们十分关爱,一遇到“哥们”,就把它抛到九霄云外,甚至乐不思蜀,乐而忘返。

一次冯紫英做东请了贾宝玉、薛蟠等人吃饭,还有唱小旦的琪官和锦香院妓女云儿,饮酒唱曲,好不热闹。当得知蒋玉菡就是琪官时,宝玉心生爱怜,将玉诀扇坠和袭人的松花汗巾赠之,而琪官回赠北静王给的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大红汗巾子,没想到这条大红汗巾子,便成为日后宝玉挨打的导火索。两人似一对恋人,仿佛有前世有缘,今日重见,而此时袭人还在为宝玉被老爷叫走长时间未归而担心。

宝玉虽温顺,可纨绔子弟本性犹在。一次宝玉被淋得落汤鸡一般,又敲不开门。一肚子没好气,也不看开门的是谁,抬脚就踢了过去,袭人实实地挨了一脚。半夜,袭人见吐了血,心里也就冷了一半了。

由于宝玉不热衷功名,不求上进,宁荣国公之灵嘱托警幻仙子以情欲声色等事来教育十三四岁的宝玉,警其痴顽,以期宝玉继承振兴家业。警幻仙姑对宝玉先醉以灵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无效后,再将可卿与宝玉成姻,领略仙境风情。让宝玉懂得一个道理:“仙闺幻境之风光尚然如此,何况尘境之情哉?”也就是说,闺阁仙境也不过如此,何况人世之情。以达到宝玉改悟前情,将谨勤有用的工夫,置身于经济之道。初衷很好,结果也是无功而返。

梦醒后,宝玉不但没有“改邪归正”,还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第三十一回也有类似情景,宝玉从外吃酒回来,就与晴雯拉拉扯扯,见晴雯还未洗澡,也不管袭人、麝月等人在场就要和晴雯一起洗,晴雯不同意并笑道,“还记得碧痕打发你洗澡,足有两三个时辰,也不知道作什么呢……洗完了,进去瞧瞧,地下的水淹着床腿,连席子上都汪着水”,真是随意恣肆、无耻荒唐!

梦中与可卿风情,现实和袭人云雨,与碧痕暧昧。抓周时尽抓些脂粉钗环,难怪其父大怒,骂其将来定是酒色之徒耳!

缺乏亲情,不知乐业

漫谈贾宝玉的“邪处”

有人说宝玉博爱,也不全对,很少看到他与弟弟贾环、堂弟贾琮和侄儿贾兰在一起,更谈不上关心爱护他们。按说几岁至十几岁男孩,住的不远,又是家人,应该经常在一起,可偏偏不是。记得他们四人在一起只有一次,贾赦生病,玉环兰三人同去看望,邢夫人骂贾琮在家弄的黑眉乌嘴的,百般摩挲抚弄宝玉,与他同坐一个褥,还拿东西给他玩,贾环气不过,拉起贾兰就走,不欢而散。责任虽在邢夫人,但毕竟因为宝玉。

宝玉和贾环是同父异母兄弟,两人近距离在一起不多。贾环放学后为王夫人抄写经文,宝玉明目张胆地当着众人及贾环的面,挑逗贾环的情人彩霞。贾环素日恨宝玉,如今又见他和彩霞闹,心中越发按不下这口毒气。因而故意装作失手,把那一盏油汪汪的蜡灯向宝玉脸上只一推,幸好没烫到宝玉眼睛,没想到兄弟俩竟以如此结局收场。

宝玉与贾兰正面对话也仅一次。一日宝玉闲来无事在园里瞎逛,遇见两只慌忙逃跑的小鹿,后面跟着拿着一张小弓的贾兰,贾兰是在演习骑射。宝玉对射、御、骑不屑一顾,对贾兰说:“磕了牙,那时候儿才不演呢。”瞧不起,话中又带训戒,没有亲情。

李嬷嬷是宝玉的奶妈,如今宝玉大了,李嬷嬷也老了,但她对宝玉的爱始终未变。时时留心,处处监管,忠于职守,兢兢业业。那宝玉如何对待她呢?当得知李嬷嬷吃了他早上留下的一碗枫露茶时,宝玉勃然大怒,又跳起来问茜雪道:“他是你那一门子的奶奶,你们这么孝敬他?不过是仗着我小时候吃过他几日奶罢了。如今逞的他比祖宗还大了。如今我又吃不着奶了,白白的养着祖宗作什么!撵了出去,大家干净!”万万没想到为了一碗枫露茶,而说出如此让人寒心、伤心和不孝之话,他也为此撵走了茜雪,这就是他对奶娘态度与“回报”,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感恩?

富贵不知乐业。第六十二回,黛玉对宝玉说:“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省俭,必致后手不接。”而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真是幼稚想法,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也难怪黛玉说他“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就是中看不中用”。后文宝玉“寒夜噎酸齑,雪夜围破毡”才会感知到“贫穷难耐凄凉”,才知“饱汉不知饿汉饥”之理,可后悔晚也。

当然,宝玉的“邪处”还有很多,不再列举。

正邪两赋,寓意深刻

漫谈贾宝玉的“邪处”

既然贾宝玉有如此多“邪处”,为什么曹公还要将贾宝玉作为第一主角来塑造,并有自己的“影子”呢?

人物太正面正统,就不真实自然,也不生动精彩,犹如雕塑。正因如此,曹雪芹打破历来小说窠臼,不按才子佳人套路,另辟蹊径,用春秋笔法将贾宝玉塑造成秉“正邪两赋”之人。实际上,贾宝玉这类人才是真正的“有情”之人。他们虽“不通世务”,却聪明灵秀,有一颗“童心”“爱心”。在他们心中,没有高低贵贱,没有男尊女卑,有的只是一颗悲悯之心。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有灵气,境界最高的人物。一切世俗价值在他们身上立即失效,也无法用道德、功名、利禄、权位来衡量评说他们。他们“邪”中正,“正”中有邪,因此,这样塑造贾宝玉艺术形象才更加客观真实可信,才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