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期货日记随笔(二)

 兴义荣誉天下 2018-02-16

知难行易:   懂得事情的道理难,而实行却比较容易。      -------孙中山                              



今天给朋友们讲讲我个人从战争中联系期货交易讲述我的看法和观点。


期货交易者怎样才能 够盈利,我觉得抛开技术系统的学习和情绪管理的学习,再到交易盈利核心结构的认知之外,拥有耗的起的资金至关重要。


以我和原期货班的一位同学W总举例,我们都是自己拥有一份实体事业,我是做电线电缆销售的,W总是做精密空调机房的安装与维保。


我们两个人都是通过至少5年以上的学习经历最终获得稳定盈利的结果。


抛开我们参加各种期货班培训花费的15万元资金不算,5年期间亏损资金至少在百万左右,一个交易者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撑,很难想象怎么从亏损者最终转变为盈利者。


因为你去参加学习需要费用,你学习后去验证学习结果组建自己的交易系统需要资金,验证结果到提升自己的交易能力,再到掌握核心交易盈利知识结构更需要时间和资金的锤炼。


幸运的是我们俩那几年的实体生意到是不错,每年50至150万的收入足以支撑连续性的亏损,期货交易亏损并有影响到家庭的生活,最终得以获得稳定盈利的结果。


好,我接着以二战来介绍战争和做交易的一些关联以及禁区。


首先二战为何最终的结果是以中国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同盟国获得胜利,德国日本意大利轴心国最终战败。


结合期货很好解释,德国日本就好比是两位交易初期突然获得暴利的交易者,德国在XTL的闪电战指挥下,横扫欧洲十几个国家,甚至灭了同级别的大国—法国。


日本更是蛇吞象般的吃了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的大遍领土,并横扫东南亚各国。


当一个人在极其顺利的时候,就会出现狂妄,一旦人狂妄自大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时死亡就离他不远了。


随着德国入侵前苏联,日本轰炸珍珠港,将两个超级大国卷入战争,胜负的结局从他们发动战争的那一刻就已经知晓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当时的国际社会,战争能力最强的国家是四个:中国、英国、美国、前苏联。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说,当时中国很弱啊……


别急,听我慢慢讲道理……


美国和英国之所以是强国,主要原因是他们都有天然的海洋屏障,任你狂轰滥炸,很难让陆军对其本土发动进攻,特别是美国,战争初期根本就没有参与,假定同盟国是多头,那么美国就是多头注入了新的强大资金。


前苏联之所以是强国,主要原因是幅员辽阔,纵深大,有重工业基础,历史上无论是拿破仑还是XTL都很难占领苏联,最重要的当时苏联是集权统治,斯大林一个人说了算,集权坏处肯定多,但优点是国家集中资源快,应对战争组织能力强,对抗思想统一,同样的前苏联加入战争也是给同盟国的多头注入了强大的资金。


中国也是强国,和前苏联同样是幅员辽阔,具有战略纵深,当时弱并不是什么武器装备差,主要原因是各自为战,很多部队指挥抗日作战并不统一,除了八路军新四军,还有晋绥军中央军。


最后二战结束再来内战,你看内战结束,国家政权统一后,部队指挥一致,根本不可能再有其他国家大规模侵犯到我国领土一说,在中国团结第一,和期货一样,稳定压倒一切。


中国和英国当时都属于战争初期就介入,被德国和日本空头资金主力压制,打的很难受,但没有爆仓,随着美国和前苏联两大主力多头资金加入,行情逐步就朝着多头方向发展,最终将空头全部打爆仓。


扯了一圈不知您看明白点我要讲的是什么?


简单点说,做期货和打仗是一样的,资金量大代表国家幅员辽阔,战略纵深大代表你的交易知识结构要有深度,这样你才可以扛得住连续打击。


不要追求暴利,追求稳定盈利,无论何时都不能狂妄自大,否则无论你攻占了多少‘’国家‘’,期货交易赚了多少亿,狂妄自大最后一定是毁灭。


期货交易初期的失败和战争初期的失败一样,都不是失败,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失败中学习战胜对手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你要坚定信念,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你。


这点可以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立和发展壮大,以及前苏联的卫国战争中都可以得到验证。


但有一点,就是假如你是像二战中的小国家例如欧洲的比利时荷兰丹麦瑞典,东南亚的菲律宾新加坡,这些国家既没有幅员辽阔又没有战略纵深,最好早点认输投降。


同样对于既没有资金学习和交易的交易者,向期货市场认输离场是最佳选择。


期货其实跟战争的残酷性是一样一样的,没有钱去打仗,输是一定的。


再说赚钱的门路绝对不是只有期货,您说呢?




杨清 2017年2月7号。


  

100万账户持仓每日展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