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年味越来越淡,农民说出了真相

 行者象正 2018-02-16

现在过年,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都很难找到当初的那种感觉,大家也渐渐地觉得,年味淡了,总觉得越长大,越觉得过年没有意思,所以普遍认为,年味越来越淡,不像是过年,仅仅是放假回家大吃几天一样。

那么为什么就连农村的年味也越来越淡了呢?农民的说法可能更接近事实。

过年并不是一天的事

在现代人的眼里,过年就是吃个年夜饭就叫过年了,所以很多在城市的人也就是赶回去吃了个年夜饭就回来了,也有的家庭仅仅是吃年夜饭的时候,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完就散了。显然也就没味了,吃完年夜饭,大家就各自回去,后面各自进行各自的活动,在城市的话,要么去烧香拜佛人挤人,要么出去旅游车挤车,大家都在赶时间玩,年味早已没了

对于农村来说也是一样,大多数出去打工的人,并不能很早的回来,农村人觉得,过年是一个过程,一个准备的过程,而这些打工的,回到家里,早已有现成的东西,家中有父母的话一切都准备好。父母老了的话,打工的人回到家里,还是冷火秋烟的,要什么都没有,甚至还要去买米买盐,这样的年味,如何能够有呢?

在过去的农村,过年确实是贯穿了整个腊月的,从杀猪,然后各种酒席,杀猪饭,然后按照节奏,准备各种年货,一家人在一起为了这个年而共同准备,所以谁家都热闹,谁家都团圆。年味自然浓,而小孩子也等尽兴的玩上很长时间。而现在,临近过年年轻人才回去,大多数回去的人,也就是等着嫁人准备年夜饭,自己很少动手了,所以感觉很平淡,没有这个参与的过程,虽然鞭炮多了,晚上响着睡不着,但是回到每一个家庭里面,其实还是有些冷清,特别是没有小孩子的家庭,大家更是不知道干什么。

玩的东西多了,传统已被抛弃

在过去,过年也都是有很多规矩的,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也是很有讲究的,比如大年初一吃素,大年初二上山祭祖……等等很多当地的习俗,慢慢的也都消失了,没有了这些集体的活动,大家自然觉得没意思,打牌的打牌,喝酒的喝酒,玩手机的玩手机,就成了如今过年的常态。

总的看来,如今的过年,也就是吃的东西多了,玩的东西也多了,但是味道却少了,很多人干脆就天天待在家里不出门,因为出去也找不到玩的,很多人几年没见,也陌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