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一书中表达了生物进化论的主要理论“用进废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对生命起源和发展的一种假说。这一理论是对当时流行的神学论主张的“人是上帝创造的”的批判。有趣的是,在1828年~1831年达尔文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神学,正是他的神学老师推荐他参加一次航海旅行,他在船上种植植物,发现了植物的趋光性,也就是向着阳光生长的奥秘,这使他对自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生物进化论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进化,也就是现有的物种是从别的物种进化来的,一个物种可以变成新的物种,也就是比如灵长类,人、猩猩、猴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我们都是从某一个共同的物种进化来的。而这个共同的祖先已经不存在,因为他们已经进化成了人等其他物种。生物进化论的另一个内容是进化的动力是自然选择,是自然迫使物种不断进化。 这个理论其实非常笼统和宽泛,如果非要说漏洞,一个漏洞是达尔文当时没有把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物种的共生和寄生考虑进去,达尔文的进化论更多的是侧重自然力迫使物种向某一方向进化,也就是进化是有方向性的,是自然环境确定了进化的方向。但有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进化是偶然或者突发事件导致的,是两个或多个物种碰撞融合产生了新物种,不一定是有方向的,是突然发生的。 有科学证据表明某些物种进化的源动力来自于两种以上物种的共生,比如人和病毒。达尔文想不到这一点很正常,因为在达尔文时代人们还不知道有病毒这么个物种,也不知道人类的胎盘形成是因为人类祖先感染了一个逆转录病毒造成的。我在以往的回答“病毒有没有可能与生物构成共生关系?”中有阐述,我们人类基因中的8%都是病毒片段,如果在历史上的某一个时间,我们的祖先没有感染病毒,病毒没有整合到人类的卵细胞中并一代一代遗传下来,也就不会有人类的存在了。 研究发现这些病毒片段在黑猩猩和猴子身上也存在,但人类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和大猩猩的更加接近,所以可能是不同的病毒感染了我们的祖先,整合到基因组的不同位置导致了进化的不同方向。所以进化不一定是有特定方向的,也不一定是一个物种定向的进化成某一新物种,而可能是一些突发事件,以及两种以上物种的共生和融合产生了新的物种。 图片展示了各种不同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是如何通过感染可能导致了灵长类的进化。 (https://www./viro/research/retroviral-persistence-in-humans/human-endogenous-retroviruses/research-topics/index.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