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普遍喜欢和小孩开玩笑。 特别是每到过年的时候,走亲访友,朋友聚会,只要有小孩在场,总会看到一些大人逗孩子玩。 其实一些玩笑不能随便开,很容易在无意间给孩子带来伤害。 “你家孩子都3岁了,怎么还尿床啊。” “你家孩子这么大了,都不知道叫人!“ “哭哭啼啼,像个女孩子一样。” 这样的话,很多父母都不会陌生,特别是小孩认生这一点,有的亲戚就特别不高兴,说孩子不懂事。 大多数孩子对自己的认知,来自于身边人对自己的评价,一些孩子听到大人的品头论足,他会不自觉地否定自己,贬低自己。 虽然说孩子成长过程中,不能只听好的声音,但是如果你不了解孩子,就不能仅仅凭几个行为就去断定什么。 曾经公众号发表过一篇我宁愿你不喜欢孩子,也不希望你这样逗孩子,里面有位粉丝留言说: “以前很小的时候,邻居家奶奶对我说,我妈掉池塘淹死了,让我拿棍子去捞,我信了,一边哭一边用棍子去池塘捞。你们能理解一个小孩当时心里的绝望吗?这辈子都不会的忘记。” 类似这样的事,大家都特别有感触。 很多妈妈在生活中,总是能遇到一两个“熊大人”对孩子说:“你爸妈不要你了!”不把孩子弄哭不罢休。 对于孩子而言,没有比失去父母的爱更加恐惧的事情,这样的话,最容易让孩子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恐惧,给孩子的心理成长造成影响。 很多大人都把快乐,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 后台总有二胎家庭的父母反映:大宝对二宝产生强烈的抗拒时怎么办? 其实大宝喜不喜欢二宝,身边人的引导是十分重要。 家长回想一下,自己或者亲戚朋友们平时是不是跟孩子说过一些不适合的话,比如:“你妈生了小弟弟,以后不喜欢你了!” 家庭里,兄弟姐妹之间出现矛盾的现象很普遍,但是亲朋好友如此添油加醋,孩子带来不小的心理挑战,有的孩子甚至会通过攻击性行为。 在孩子纯真的世界里,对大人的话很容易信以为真。 过年最不缺的就是吃的。 过年走亲访友,总有一两个大人,喜欢给孩子喂食,比如果冻、坚果等零食,然而就是这些常见的零食,孩子食用要格外小心。 婴幼儿时期孩子牙齿发育不完善,咀嚼功能差,有些食物,孩子如果食或者吃食的方法不当,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曾经就有1岁多的孩子被喂食果冻不幸噎死。 不仅仅是乱喂食,有的亲戚,还会用筷子蘸点酒,骗孩子喝酒,看孩子被被辣到,就特别开心。 孩子小,有的东西不能吃,有的东西消化不了,有的甚至会致命,孩子不具备防范意识,但是父母一定要提高警惕。 曾经在湖南卫视的真人秀《向往的生活》中,宋丹丹当众吐槽儿子:“我生了一个废物,啥都不会干,怎么这么笨呢。” 这样的场景,在中国尤为常见。 过年亲戚好友聚在一起,彼此闲聊,很容易话题围绕孩子转,有的大人总是会提起孩子的各种糗事,比如胆小怕事、考试倒数、犯的错等等,最后留下屋子里耷拉着头的小孩。 很多人都觉得孩子小,不懂事,也没有自尊心,其实不是只有大人“爱面子”,孩子也一样。 批评也好,唠叨也罢,最好只发生在亲子之间,即使这些事情,在你看来是孩子可爱的一面,但也不能当成谈资。 孩子再小,人多的时候,请给孩子留点面子。 无论是父母,还是亲朋好友,与孩子互动都应该是真诚友好的。 面对身边人的玩笑,有的家长碍于情面没有当面说出来,但作为父母,应该尽其所能去保护孩子,借口带孩子走开,或者直接说孩子不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 请记住,没有任何人,比你的孩子更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