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许多山脉雄峻非凡,气势磅礴,忽而直插青云,云烟缭绕;时而奔腾起伏,千姿万态,时而舒展缓落,伏首苍田;或而隐踪匿迹,身形不见。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风水术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将逶迤奔腾,形象万千的山脉称之为龙脉,比喻是非常恰当的。风水术上所说的龙,本义就是指山脉的动态气势。山脉在地质学上的术语叫地表皱折。大面积的冲积平原上虽然见不到山峰,但地底下照样存在着复杂的地表皱折,只是那里的地表皱折在表面上看不到而已,也就是说平原也有龙,只是藏在地表底下不露真身。 山脉是在宇宙星体的引力和地球深处的高温高压相结合而形成的地应力作用下逐渐隆起而形成的,其间还有地表水天长地久冲刷的功劳。 所以,凡山势雄伟的地方,都是地球表面的高能场分布地带,同时也是水源较为丰富的地带。地表上的高能场分布,大体上与山脉的坐向是相 一致的。这种能量场在风水术上就叫着“龙气”,龙气是地应力、地电场、地引力、星体引力等复杂成分组成的综合场。 龙气有吉有凶。这种能场的强度与频率与人类生理、心理所要求的域值是否相一致,是划分煞气和生气的主要标准。对人类身心健康有害 的龙气叫做“煞气”,对人类身心健康有益的龙气就叫做“生气”。 风水术强调“葬乘生气”,那么,生气要怎么样去寻找?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风水术的先贤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山脉的形状和走向与风 水的关系上,苦苦地探素了几千年,终于在晋代形成了一套基本完整的用于寻找生气的理论和方法,郭璞所写的《葬书》,就是关于寻找生气 问题的一[篇总结。唐代的杨筠松,在承继郭璞理论精髓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堪舆实践经验,写出了《撼龙经》、《疑龙经》两部寻龙专 著。杨公的二龙经,是堪舆家寻龙的主要经典和理论根据,成了所有习堪舆者的必读之书。 一、中国龙脉起祖于昆仑山脉 风水术用拟人化的方法来分别龙的不同级别,认为作为某处的一条具体的龙,它不是孤立存在和凭空出现的,与人一样,龙也有父母祖宗 。穴位后面的山峰叫做父母山,依次往后是少祖山,太祖山,......山脉的源头是为龙的老祖宗。查求龙的各级祖宗就叫着“认宗”。 古话云:“寻龙不认宗,到头一场空”,可见龙的起源对龙穴的富贵贫贱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中国所有的龙脉都起祖于昆仑山,昆仑山又名须弥山。杨公所著的《撼龙经》开头就写道:“须猕山是天地骨,中镇天地为巨物。如人背 脊与项梁。生出四肢龙突兀。四肢分出四世界,南北西东为四派。西北崆峒数万程,东入三帏为杳冥。惟有南龙入中国,胎宗孕祖来奇特。黄 河九曲为大肠,川江屈曲为膀胱。分枝劈脉纵横去,气血钩连逢水住。大为都邑帝王州,小为郡县居公侯。其次偏方小镇市,亦有富贵居其地 。” 中国有三大干龙,以长江和黄河为界,长江以南的干龙叫南干龙,长江和黄河夹送的干龙叫中干龙,黄河北面的干龙叫北干龙。三大干龙 同是昆仑山南龙的分枝。所以说,昆仑山是中国所有龙脉共同的祖宗。三大干龙是各级枝龙的总纲,想要探寻清楚龙脉的来龙去脉,就要先了 解三大干龙的分布区域和基本走向,才能认清龙祖龙宗。 北干龙所分布的地域,包括新疆、内蒙、青海、甘肃、山西、河北、辽宁、吉宁、黑龙江等省份。 中干龙,包括四川、陕西、河南、湖北、安徽、山东诸省。 南干龙所在区域包括云南、广西、贵州、湖南、江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诸省。 三大干龙的总体走向大体上都是从西往东到海为止,有的则延伸到到大陆架的岛屿。三大干龙从昆仑山往东延伸的过程中,或南或北,一 路分枝劈脉,孕育出各级枝龙,孕结出成千上万的富贵之穴和大大小小的垣局,有如群星撒落,星罗棋布在神州大地上。 中国山脉图: 二、认星体 杨公认为:“高山须认星峰起,平地龙行别有名。峰以星名取其类,星辰下照山成形”,故用北斗九星的名字来命名不同形态的龙脉山峰 ——星体,星体共有九种:即贪狼、武曲、巨门、文曲、破军、禄存、廉贞、左辅、右弼。 其中,贪狼、武曲、巨门、左辅和右弼是吉星,文曲、破军、廉贞、禄存是为凶星,统称为“五吉四凶”,也叫九星行龙。贪狼属木,武 曲、破军属金,文曲属水,廉贞属火,巨门、禄存、左辅、右弼属土。 龙之星体以尖、园、方而有神为吉,僵直死硬、歪斜、破碎、空洞、过刚、过柔、带煞、无神则为凶。“龙神二字寻山诀,神是精神龙是 质”。质是神的本体,神是质的表露。星峰秀丽,其神必清;星峰丑陋,其神必浊;星峰饱满,其神必厚;星峰峥嵘,神中带煞;星峰无力, 其神必弱。 贪狼 《撼龙经》说:“贪狼顿起笋生峰”、“贪狼自有十二样,尖园平直小为上。欹斜侧石倒破空,祸福轻重自不同。问君来此如何观,莫道 贪狼总一般。欹是崩崖破是坼,斜是边有边不明。侧是面尖身直去,空是岩石多玲珑。倒是飞峰偏不正,七者未是正贪龙。平地卓然起顿笋, 此是贪尖本来性。园无欹斜四面同,平若卧蚕啊高岭。直如峡脊引绳来,小似笔头插高顶。五者方为贪正形,吉凶祸福要详明。”由此可知, 贪狼即是象竹笋模样、形如毛笔头的山峰,民间称之为“文笔峰”。贪狼共要十二种形态,其中,欹贪、破贪、斜贪、侧贪、空贪、石贪、倒 贪七种不是正气贪狼,只有尖贪、园贪、平贪、直贪、小贪五种才是正气贪狼。 贪狼是文贵之星,贪狼带剑(即脚下横拖)则主武贵。贪狼如果是由动如火炎的廉贞星起祖,乃大贵之格,主出“三公”。龙的剥换如果 是穿心而出主贵,从傍而落则主富。高山上的贪狼常有辅弼二星伴随。如果是孤峰一座,周围没有其他山峰伴随(四兽不聚),这就叫做空亡 龙,即使有穴也不长久,一发即败。 巨门 “巨门星峰覆钟釜”,巨门或如覆钟,或如覆釜,钟高釜低,在高处也象贪狼一样常见辅弼伴随左右。巨门端庄,主富贵双全。 文曲 “文曲正形如蛇行”,文曲是九星行龙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特点是象波浪一样起伏和左右摇摆。文曲山峰无骨,至柔至顺,是九星行龙 中最常见的间星,如果没有文曲间在其中,九星就难于发生变换。文曲在平地喜如蛇行,在高山喜见左右生峰伴随。娥眉峰秀,主出嫔妃。文 曲见峰才活,“若得尊星生一峰,便使柔星为长雄。男人端貌取科第,女人主家权胜翁。”文曲如果无峰伴随,形如死鳝,则属淫邪之星,主 男女淫乱酒色败家。 禄存 “禄存上形如顿鼓,下形有脚如瓜瓠。”禄存顶为方形,下有形如瓜瓠的脚,从正面看,很象是铁耙。其平面形状也有点象蜈蚣的样子。 禄存星有顿鼓、覆釜、鹤爪、肋扇、悬鹑、巨浪横开(平洋禄存)、长蛇、戴兜鍪(高岭禄存)、落花等八种类型,各有不同的剥换方式。禄 存是最常见的间星龙,“天下山山有禄存,或凶或吉要君分。莫道禄存全不善,的为将相公侯门。”禄存本是凶星,但如果剥换得好,也常结 作大州大县和富贵之穴。禄存与武曲的星形有相似之处,都是方形,但武曲无脚,禄存有脚,要注意分别。 廉贞 《撼龙经》说:“廉贞如何号独火,此星得形最高大。高山顶上石磋峨,伞折犁头裂丝破。只缘尖炎耸天庭,其性炎炎号火星。起作龙楼 并宝殿,贪巨武辅因此生。” 廉贞是火星,其性炎上,故廉贞一般都在绝顶高处。高尖为龙楼,平者是宝殿。高山顶上有单个或成双的泉池,或有镜子般的小池,可以 照见真龙辞楼下殿的样子,边上还有卫龙缠护迎送。 龙楼、宝殿下横开帐幙,帐幙有一层的,只主富豪;有三五重的,两层以上为贵龙,三五重有如巨浪者,其贵无比。 帐中贵人峰起,穿心出脉如仙带飘垂,是生旺贵龙的标志。出脉两旁“天官地轴两边迎,异石龟蛇过处往”。帐中华盖三峰品字耸立,就 是真龙出脉之处。五吉之星,都要随着华盖峰来寻觅。真龙从华盖穿心出脉,两肩又生出护龙,前迎后送,分为雌雄二龙。低肥者为雌,高瘠 者为雄。 廉贞多生回龙顾祖之局,遥遥祖山是朝山。五吉行龙过程中正峰时现,好象是回头朝拜祖山。随龙的山水都朝揖真龙,护龙有的似龙盘, 有的象虎踞。水口上罗星耸立,异石重重,罗星外面又有多重山岭关栏。送龙之山停在真龙之后,缠龙之山则缠过龙虎之前,缠护越多重,富 贵则越长久。 廉贞之峰以石为真,如果是土山就完全没有力,廉贞如果星峰非石,脚下也必定是石壁,石壁是背土是面。廉贞多向南方落脉。 廉贞如果不剥换出五吉星峰,只能作真龙的朝应龙,而且是朝迎于数百里之外。 廉贞是权威之星,廉贞起祖剥换出五吉之星主贵。“贪巨武辅弼星行,出身生处是何星。剥龙换骨若九段,此是公侯将相庭。红旗气焰威 权在,愚妄时师骇凶怪。权星威福得自专,纵入文阶亦武权。廉贞一变贪巨武,文武全才登宰辅。廉贞不作变换星,孑身乱伦损君父。” 武曲 《撼龙经》说:“武曲尊星性端庄,才离祖宗既高昂。星峰自与众星别,不尖不园其体方。高处定为顿笏样,但是无脚生两旁。” 武曲与禄存的山体都是方形的,但禄存有脚,而武曲则无脚。 武曲星是至尊至贵之星,方正高昂乃是武曲之真体,高大雄伟,方正如屏,或高如顿笏。行龙过程中护卫重重而不断,每逢跌断过峡时, 都有衣冠吏(园峰带脚)伴随,有如大官出巡,重重护拥,气势非凡。当星峰再起时,也一定是方正如屏,端庄威严,“峰峰端正方于长,不 肯欹斜失尊体。” 武曲到头结作穴位或垣局时,外山重重包裹,朝案重重拜伏,明堂绝不陡泻。大凡贵龙多缠护,没有护卫伴行的武曲星,只能结作佛寺道 观。 破军 撼龙经说:“破军星峰如走旗,前头高卓尾后低。” 破军的形状就象行走中的旗帜,前面高,后面低,走旗拖尾是破军的的真形。两旁峭壁凌空,山体有裂痕。破军不是祖星,一般起祖于六 府、三台。三台是指高山顶上有双尖、双园、双方的山峰成双成对排列,象三级台阶之壮。三台之下是六府,即高山平顶上有凹凸形的六个小 园堆呈偃月形排列。凹中微微起势,再生出九星。 破军有六种形体。 一曰贪狼破军,其形状象伸颈作啼的雄鸡冠头,最高的山顶有带微微而下,到平地呈蛛丝、马迹、梭迹之形过坪过水,两边定有泉塘夹随 。 二曰巨门破军,顶上微园,前面的悬崖上露出石嘴,好象是啄木鸟扒在高枝上,所出之龙生出鼎足,象鸡爪一样爪甲分明,巨门破军富贵 无比,主出王侯 三曰禄存破军,上为平顶,山的两边微露肋形,前面好象大树倒悬,独干下垂,下生枝叶无数,前方又起高峰往下延伸,前面不远即当结 穴。如果行龙没有缠护,则结作神坛寺庙。 四曰廉贞破军,势高坡陡,水流湍急,声响如雷,此种形体多见于险峻的关峡处。 五曰武曲破军,身形臃肿,象破橱柜。 六曰辅星破军,形如幞头,两边有脚似抛球。 七曰弼星破军,好象鲤鱼跳跃,行到平地亦三三两两不时起峰卓立,身形直出,两旁横生有脚。 九星行龙都有破军、禄存、文曲间杂,贪狼、武曲、巨门三吉星常有辅弼二星伴随左右。 是不是富贵之龙,第一要看缠护的情况,缠护多便是富贵龙,缠护少则结作神坛寺庙。第二是看应星(即父母山)是吉星还是凶星,应星 是吉星主吉,应星是凶星者主凶。 凶龙是不结穴的,只是行龙途中的过渡,终究要闪到边上去。四凶之星剥换成五吉之星,凶星之气尽消,生气则旺盛起来。破军行龙突然 横开大帐,帐中戈、旗形状的山峰就是生气的标志,这样的龙将结成将军形的穴场。 左辅 两球形之峰前高后低,形如幞头,此乃左辅正形。前低后高而腰长,形似驼峰的也是左辅。左辅经常与武曲相近,与武曲是分宗伯叔,都 是贵龙。 武曲之两旁一定有左辅星伴随,方岗之下形如卓斧的叫做武曲辅星。左辅行龙,如果突然堆起螺卵、梨栗,岭上累累山结顶,前面离垣局 就不远了。左辅又名为待卫星,在垣局中为近待。左辅是近帝王的星体,在垣局中形体细微,似隐似现。左辅随贵龙同行,凡在垣局中都有辅 弼二星待卫在帝星的左右。所以,认识左辅星的人不可乱开口。 贪狼之下的左辅剥换象抛球,下岭者形如浮在水面上的龟,上岭者象逆推覆舟。禄存左辅剥换形如蜈蚣脚,排列在龙身两旁。文曲下的左 辅剥换如梭带线。廉贞下的左辅变为梳齿形,梳齿中央行真龙。武曲下的左辅面貌不变,行到平地时时断时续。破军之下的左辅形如枪、戈, 没有次序,好象虎狼行走中带箭。不管何种形态,只要是护缠多的就是吉龙,没有护缠的只能作神坛道院。 右弼 “弼星本来无正形,形随八星高低生。要识弼星正形处,八星断处隐藏形”。右弼本是隐星,也叫隐曜,没有正形。右弼是伴随八星行龙 的过脉之星,藏于地下,抛梭、马迹、蜘蛛过水、上滩鱼、惊蛇入草都是用来形容右弼星的,断脉断迹,似有似无,是地中暗来之脉。平洋之 地一马平川,没有明显的龙迹可寻,但平洋地势也有高低,高一寸即是山,低一寸即是水,两水夹流就是龙脊,八曜都可入平洋,并找到行龙 的踪迹,不然的话那里到处都是弼星行龙。 九星虽有五行,但九星行龙是不论五行生克的。以五行生克论龙剥换的不是杨公的方法。九星有吉有凶也是相对的,天下山山都有破、禄 、文,只要通过剥换,变成吉星,而且缠护多便属吉。硬直死僵不变换,缠护少便属凶。 所谓缠护就指山环水抱,山水有情,,龙穴的前后左右有很多重山水,但如果山水不抱龙穴而反背,就是无情之象,也就不是缠护 点穴秘传 寻龙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可以用之于建造阴阳二宅的具体地点和位置,这个具体的地点位置就是穴。龙的生气从龙的祖山一路剥换而来,到了山 水交会之所结穴,就好象是一颗枝繁叶茂的瓜果蔓开花、结果。祖山是根,龙脉是干,枝叶是护从侍卫,过峡是节,果柄是束气,穴位就是果 实。瓜果是瓜藤生气之所结,穴位是龙之生气凝聚的孔窍。根深、枝繁、叶茂的瓜蔓才能结出好果,真穴也只有真龙才可能结出。故经云:“ 根核若真穴不假”。 千里来龙,到头结穴,穴场的范围大者不过是数百丈,小者一、二丈,阳宅的穴场是一大片,而阴宅的穴位有时仅是一个点,上下左右一 移位便不是穴。古人有云:“点高三尺出宰相,点低三尺浪荡光”,说的就是点穴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准确无误,不能偏高偏低、偏左偏右 而稍有差池。此与人体的穴位相似,针灸治病的一个基本要领就是取穴要准确,不能有丝毫的偏差。 一、根据星辰确定穴的位置 穴位是龙的真气浅露的孔窍,龙是穴之体,穴是龙之用。龙从祖山起势,经过剥换,过峡,顿跌,形体转换,脱胎换骨,到头必起五吉星 峰为应星,即受穴之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后山”。五吉星峰结穴方式各异。要根据来龙剥换的星峰,因龙制宜,根据不同形状的后山,在 不同的位置去寻找穴位。 后山是贪狼星峰,穴位结作在乳头位置上。 后山是巨门星峰,穴位结作在窝中; 后山是武曲星峰,穴位结作在钗钳位置上; 后山是禄存和廉贞,穴位结作在“犁头”位置上; 是文曲星峰,低处结作在坪中,高处结作掌心里; 后山是破军,穴位结作在象戈、象矛的脉上,或者两边有山护抱,或者前方有水横流; 后山是辅星,一般结作如同燕子的巢,如在高山则象是挂灯形;在平地就象是鸡巢,即使是圆头也有凹象。 二、窝、钳、乳、突是四种最基本的穴形 星形千变万化,穴的形状更是多种多样。风水术的流派又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喝形的,有以九星变态立论的,有以天星方位作主 的,有精神动静入手的,......。令后学之人无所适从。 其实,穴的形状、形象虽然千变万化,名称允许有不同的叫法,但穴乃龙之生气唯一可以利用的地点,从总体上来说,离不开阴阳二字, 二气冲和,才有生气可乘,即阴来阳受,阳来阴受,直来横受,横来直受,急来缓受,缓来急受,......。 穴是龙之真气“聚而成型”而结作出来的,阴阳二气化生四象,从而变生出“窝、钳、乳、突”四象,正穴、变穴、怪穴都是四象的变化 、变形而已。真正明白了“窝、钳、乳、突”四形的真正内涵,也就洞察了穴形的个中三昧。 窝 葬书云:“形如鸡巢,法葬其凹,昨土分矛”,即是指窝形之穴。窝有四种,深窝、浅窝、狭窝、阔窝。窝形以左右均停为正格,左右不 同是变格。又分藏口穴、张口两种,藏口是指左右砂手交会,张口是指左右砂手不交会。 藏口之穴,弦棱伶俐,两掬(音:ju,平声,两手合捧之意)弯环,口中圆净,窝内融融者,其气合聚于中,余气分行于外,是为吉穴。 而落槽、偏陷、崩洪破陷、懒坦者是假穴,如误下之,主淫乱贫绝。开口之穴,须近前有横案,或有水横拦。 深窝、浅窝、狭窝、阔窝都有仰俯之别。俯者,窝中微有乳突,乳处即是穴,窝宜浅,如金盘荷叶之形,也须弦棱分明,不可弦棱不明; 仰者,窝中当有突,突处是穴,窝稍深而不忌,但也不可坑陷太深。 深窝须深得适宜,有乳微突者稍深不忌,无乳突者,切忌太深。浅窝要浅得适宜;阔窝宜开口实而广,不宜太深,须左右交会,窝中有微 乳微突;如果没有乳突,左右不交,弦棱不明者非真穴。狭窝开口宜小,如燕巢鸡窝,窝中圆净,弦棱分明,两掬弯抱,方是吉穴。 钳 又名杈钳、虎口,穴星开两脚,如人之虎口形状。有直钳、曲钳、长钳、短钳四者为正格,双钳、边直边曲(仙宫)、边长边短(单提) 、边单边双(叠指)为变格。 钳中微有乳者,是由乳穴变形而来,穴扦乳头,须顶头圆正,两边界水分明;忌乳头粗硬,脚下落槽,左右折陷。钳中微有窝者,由窝穴 变形而来,穴扦窝中心,须顶头圆正,弦棱分明;忌漏槽贯顶,界水淋头。单股切忌直长。钳穴不论何格,均要求钳中藏聚。 直钳即两脚皆直,须顶圆正,两脚婉媚短小,近前有案横拦。 曲钳即左右两脚弯如牛角而内抱,左右交牙。 长钳即两脚皆长,须婉转,近有低案横抱,顶圆。 短钳即两脚皆短,须短得合适,外有抱卫。 双钳即左右脚皆生双枝(甚至三枝五枝),钳多必须交牙,弓抱不相尖射。 边曲边直即左右两脚不均匀,一曲一直,又名弓脚。左曲右直叫左弓脚,或叫左仙宫;右曲左直者叫右弓脚,或叫右仙宫。弯曲之脚必须 逆水。 边长边短即两脚一长一短,须长脚逆水。 边单边双即即两脚一单一双,左双右单叫左叠指,右双左单为右叠指。需两脚长短一致,外脚长曲弓抱,且两脚皆逆水。 乳 穴星两臂伸出抱卫,中间生乳即为乳形之穴。长乳、短乳、大乳、小乳四者为正格,双垂乳、单垂乳为变格。 乳穴的长短大小是相对而言,过长、过短、过大、过小均非所宜,乳头宜居中,乳头光圆,两掬环抱,界水分明。忌饱肚肿脚、瘦弱尖细 、偏斜、缺臂凹折。双乳格要两乳大小、长短均匀。三乳要三个乳的均匀,大小、长短、肥瘦相同。 乳穴如果星峰尊重,穴形、界水分明,两掬环抱、乳头光圆、登佐分晓乃极贵之穴。 突 突穴又叫泡穴,穴星中平起突,形圆如覆釜,鸡心、鱼泡、鹅卵、龙珠、紫微、肝龙等都是突穴的别名。高山突穴,须左右环抱,两臂周 遮;平地突穴,要界水分明,水势注聚或者有水远抱。有大突、小突、双突、三突四格,凡身俯者宜凑詹避毯,即点穴宜偏上;面仰者宜凑毯 避詹,即点穴宜偏下。突穴大小宜适当,大者不显得粗肿顽懒,突面光圆,形体颖异为吉,小而不至微弱无力,突面光肥,形体自然与颖异为 吉。如果高低不明,界水矿阔,或水割四畔,微弱无依的,绝不可用。双突并起叫双星,两畔有脚、牙者叫麒麟。三突并起叫三台。双突、三 突均须大小高低肥瘦相同,突面圆正,形体颖异,忌大小高低肥瘦不等、美恶不分。双突可下两穴,三突可下三穴。 自然山水中,地形复杂多变,穴形如果细论,不胜枚举,但都是属于窝钳乳突四种基本形体的变化变形。熟悉了窝、钳、乳、突的各格不 同形体的吉凶判定原则,其余均可举一反三而依此类推之。 风水术的基本原则是“乘生气”,气郁于形,反观山水之形状,就能体察出其中气的情况。粗恶者则气暴,峻急者则气促,单寒者则气微 ,臃肿者则气浊,虚耗(蝼蚁狐鼠淘空)者气泄,瘦削者气衰,凹缺者则气薄,突露者则气散,破面者则气损,疙头者则气虚,懒坦者气不聚 ,幽冷者则气寒,尖细者则气脱,荡软者则气绝。顽硬者则气死。凡此十五种形状之山,必无融结,无穴可扦。 三、十登明确,穴斯真的 穴场是龙水交会,真气显露之所,真龙结穴,必登佐明确。登佐不明,穴肯不真。 1、明堂登穴。明堂,即穴前自然形成的缓坡或平地。龙虎内为小明堂,案山内为中明堂,案山外朝山内为大明堂。明堂端正、平缓、不偏 斜,则明堂内必真气融融;若倒侧、倾泻、则真气不聚。小明堂宜紧凑,太空旷则气散;中明堂和外明堂则宜宽敞,宽敞则气势宏大,所谓“ 明堂容万马”即指此。 2、朝案登穴。穴近前横抱之山叫做案山,案后之山叫做朝山。案山宜端正缓平、高低适中,高度以平胸为宜,弯环抱穴为吉;朝山以秀丽 端庄为要。 3、水势登穴。水之所趋,龙之所止,故真穴必众水会聚而朝堂。横过之水宜横抱穴前,对朝之水宜九曲八弯而来。 4、乐山登穴。穴后所枕托之山即是乐山。乐山宜穴上可见,形喜尖、圆、方而秀丽。忌凌压穴星,忌歪斜不正,或奇形怪状。特别是横龙 之局,无乐则无穴。乐山有特乐、借乐、虚乐之分,特乐最为吉祥。 5、鬼星登穴。鬼星即穴后拖撑之山,横落偏斜之穴,穴后必须有鬼星,鬼不抱身而散漫之地必不结穴。乐山撞背而来结穴则无鬼星。 6、龙虎登穴。穴左近前之山为龙,穴右近前之山为虎,统称为龙虎。龙宜略高,虎宜驯伏;右水来宜龙长,左水来宜虎长;龙虎是卫穴 之山,龙虎应弯环抱穴而有情。龙虎及与砂有关的具体形状和吉凶将在“什么是砂”一讲中再细述。 7、缠护登穴。真穴之四周必定有重重之山有情缠护之,缠护越多重,穴中生气越足,也就越贵。缠护之山应不远不近,不即不离,有如仆 人在侍侯主人。 8、毡唇登穴 毡唇乃穴下余气之发露,大者如被褥,为毡,小者象嘴唇,即唇。真龙结穴必有毡唇为证,特别是横龙结穴,无毡唇即无穴。毡唇登佐, 为天造地设之妙应,方为真结作。 9、天心十道登穴 所谓天心十道,即穴之前后左右皆有山,叫四应登对、盖照拱来。后有盖山,前有照山,左右两畔有夹耳之山,四周没有一位空缺,呈十 字正对,是真穴的标准格局。 10、分合登穴 即水之分合有序。穴两边有虾须水(八字水)送气脉下来,流到三叉尽处开口,上面有分,下面有合,是为阴阳0交度,真穴在矣。有分无 合,阴阳未交,其止无真;有合无分,其来不真,皆为假穴。 四、怪穴简介 世界上的事物,除了普遍性外,还有特殊性,穴也存在这种情况,不同于正常融结规律的穴就叫做怪穴。怪穴的特点是独树一帜,与众不 同,但也生气融融。如四周皆土,唯穴内是石,四周皆石,唯穴内是土(如螺丝吐肉穴);或结于绝顶(如张天海螺穴),或结于悬崖峭壁( 如壁上挂灯穴);或结于尽头,前临江河,绝无余地(如鲇鱼上水穴);或结于龙身(如燕子傍梁穴),或结于碧水深潭之中,......。扦怪 穴法无定法,不能一一详列,否则也就不叫怪穴了。扦怪穴须有扎实的寻龙点穴的基本功和丰富的实际经验才可,初学者切不可冒然行事。 五、喝形 喝形就是根据龙穴形状的基本特征,给所扦的穴位取一个恰当的名字,如狮子跳墙、猛虎下山、仙鹤亮翅、蜈蚣吐珠、......。与人取名 一样,喝形的好坏对风水也有一定的影响。 喝形必须注意所取的名字与实际的地形地貌相吻合,名字要吉祥、形象,不可胡乱喝形。举个例子:广东连平县城附近有一颜家祖坟,本 来是一个非常好的穴位,整个穴场非常象蝙蝠张开翅膀的样子,穴位正好扦在蝙蝠的头上,朝山见双荐之秀峰,本当出贵。当地人告诉我,此 地当时做风水的先生喝形为“网形地”,是连平的名坟之一。我当时就说:“可惜了一个好风水!此坟与贵无缘,唯有富裕而已。被网罩住了 ,哪里还有出头的机会?当地人告诉我:此坟后裔确实是生活富裕,但从未出过贵。这个穴如果当时喝形为“蝙蝠献福”就理想多了。喝形一 错,福份大减,这样的例子很多,相信全国各地都有类似的例子。 什么是垣局? “垣”者,墙、城之意。垣局是专指可以用来建造号令天下的京城的特贵的风水格局,次一等的垣局则是建造省市都会的理想地点。垣局 与一般的穴场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垣局是大龙脉的正结,是山水之大会,星辰分明,气势非凡。 撼龙经说:“方正之垣号大微,垣有四门号天市。紫微垣外前后门,华盖三台前后卫。中有过水名御沟,抱城屈曲中间流。紫薇垣内星辰 足,天市大微少全局。朝迎未必皆真形,朝海拱辰势如簇。千山万水皆大朝,入到怀中九回曲。”古人认为,天星下照,地上成形,龙穴是是 天星之气在地表的真实反映。天上有紫微、太微、天市三个星座,其气下临于地,而形成紫微、太微、天市三大垣局。紫微是天上帝星所在的 星座,地下的紫微垣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杨公说:“垣星本不许人知,若不明言恐世迷。只到京师君便识,重重外卫内垣平。此龙不许时人识,留与皇朝镇家国。”风水师发现了垣局是要严格保密的,不可轻易泄露秘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