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样是初三,别人家孩子上了清华,你家孩子还在中考,为什么?

 长沙7喜 2018-02-16


快过年了,科科本想停笔休息一下,没想到,又来了一个大热点,作为一个教育新媒体小编,该怎么办呢?当然是,写!


那么,这次说的是什么事儿呢?那还要从别人家的孩子说起。


2月9日那天,看到杭州文澜中学官网发布一条消息,说的是该校初三(9)班的叶卓睿同学,参加了清华大学信息学冬季体验营。


这个消息出来之后立马就刷爆了该校师生的朋友圈。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清华大学的这个冬令营是向全国各地招募的,而其中的30名学生表现突出则会被清华大学无条件一本预录取。


更为重要的是,这三十人大部分是高中生,只有三个是初中生,叶卓睿正是其中的一个。



这可就厉害了,一般的学生上名牌大学必须参加高考,比较优秀的则参加竞赛、冬令营等之类的具备自主招生性质的活动,而参加这些活动的基本都是高三、高二甚至高一的学生。


初中生参加这样的活动并且被清华大学这样的名校预录取,还真是头一次听说。


当然有人会说,不就是预录取吗,又不是真的录取,有什么可炫耀的?


没错,预录取并不等于真的录取,因为还需要读高中和参加高考,但是,只要高考的时候分数达到一本线就可以被清华大学录取。


也就是说,只要叶同学保持正常的学习水准,他就等于提前三年锁定了进入清华大学就读的名额。


那么,这位小叶同学能不能保持呢?这可以从他以前的学习经历来进行判断。


第一,叶卓睿的信息学很牛,他是2017年全国信息学联赛提高组的一等奖,也是凭此进入清华大学信息学冬令营的。


第二,叶同学自学能力很强,而且非常喜欢自学,小学的时候自学初中,初中的时候自学高中,当然这并非完全靠自己,也会靠老师的指点。


第三,小叶喜欢读书,小时候总去图书馆,什么书都看,而除了看书,写作文也很厉害,五六年级的时候写了本两万多字的小说。


第四、叶卓睿从小学二年级时自学围棋,两年时间获得了业余4段,后来因为学业的原因被迫中断。


以上是他几个有代表性的学习经历,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典型的“神童”,比别人家的孩子还高一个段位,不得了。


所以可以得出基本判断,只要不出意外,预录取就是三年后的正式录取,可以提起恭喜他了。


当然,介绍叶同学的目的并非说明他有多么厉害,有多么让人羡慕,而是希望从他的身上能不能挖掘出可以供普通孩子可以学习和参考的地方。


因为我相信很多家长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为啥别人家初中生就能直接上清华,而我家孩子就必须参加中考,这不科学?


其实,叶同学有和他就读小学的学弟学妹们进行过一次交流,科科觉得有几点说的很好,在此整理给大家:


1、学习必须讲究效率:成绩好的孩子并非比普通孩子多了什么天赋,而是懂得提升自己的效率,而提升效率最关键的就是调整自己的状态。


2、小学阶段养成习惯:小学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非常好的时期,可以多长些见识,多锻炼身体,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好基础。


3、学好语文多读名著:学习语文这样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最好早早地学,多读名著和历史。


4、从小培养多个兴趣:下棋、画画、弹奏乐器等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很有好处,可以从小就培养。


这四点其实都是根据叶同学的说法整理来的,科科觉得很有道理,效率、习惯、积累、兴趣,这四点如果一个孩子都能做到,上清华也许真不是问题。


当然,并非说任何孩子都要做到,重点是身为家长的你是否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生出自我培养的意识。


因为科科发现,叶同学并没有说父母怎么强迫他怎么怎么做,而都是自己主动的,这和我们平时见过的牛娃是不一样的。


也许,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并非要完全给孩子做规划,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的兴趣和长处,这也许更能帮助孩子成长。

我们总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真的输了的时候往往怪到父母不作为身上,但是,作为了也不见得不会输,因为比赛的一直是孩子自己。


引导孩子自己去觉醒,也许是最有效的教育,科科相信,这应该是最重要的启迪了。


你可能喜欢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