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风俗 | 二十九,去打酒,春节喝酒可不要贪杯哦!

 风吟楼 2018-02-17

“二十九,去打酒。”在以前,人们要在腊月二十九这一天提着瓶子去打酒,这也是节前最后一次准备年货。买来美酒,配上佳肴,在鞭炮声中全家人把酒言欢,年味才真正浓郁起来。

“‘二十九,去买酒’,这句民俗意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置办零碎的年货。腊月二十九是农家准备年货、“拾遗补阙”的一天。到这一天,该准备的年货基本上都准备好了,只剩一些零碎东西需要买。而“去打酒”这些话看似简单,却又有很深的道理。比如一些食物,准备得早了容易放坏,如果准备得太晚到时不一定能买到,选在二十九这天置备那些零碎但也必不可少的年货刚刚好。

每到新春佳节,酒是宴席上少不了的主角。过年为什么要喝酒呢?因为有句话叫“无酒不成年”

自西周开始,我们的祖先在辞旧迎新之际,就会携美酒、羔羊欢聚庆贺,祈祷丰收,过年饮酒的风俗由此开始。至汉代,“年”作为法定节日固定下来,春节饮酒已形成风气。

在古代,饮酒是有很多讲究的。比如在汉代,过年饮用年酒时要看时辰,一般是大年初一早上东方太阳微露时开始喝,其时鞭炮声也已经响起。北宋时,过年一般一天要喝两遍酒,除了除夕晚上自家人团坐在一起喝酒守岁外,在白天邻里之间还会互相邀请对饮,谓之“别岁”。自清代之后,酒变成了促进交流、传递感情的使者,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交功能,提着好酒拜年的风俗一直沿袭至今。

另外,古人饮酒与现在人们饮酒时先敬尊者、长者的习俗不同,他们是让年龄最小的人先饮,然后才是长者。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别致的风俗,是因为年纪小的孩子过年了就长一岁,值得庆贺;而老年人过年了意味着老了一岁,不值得庆贺,所以要排到最后喝。

以前喝酒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所以酒代表着尊贵,过年请客就要把好东西献给客人,如果没有酒就意味着对客人不重视,古老的酒文化就是要显示出主人的好客。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酒文化是古人传下来的,但他们过年喝酒除了是一种风俗和礼节,也是为了健康。北周诗人庾信有诗云:

“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

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此诗点出了饮酒除了欢庆佳节外,还有驱除恶秽、保佑长寿的作用。

古时过春节,人们都要喝一些用中药浸泡的保健酒。椒柏酒是其中之一,将酒用柏叶、 花椒浸泡,在初一用以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之意,是春节的特定习俗。饮酒前,还要致新年祝词,称之为“椒花颂”。除了椒柏酒,人们还要饮屠苏酒。相传屠苏酒是三国时道士名医华佗采用屠苏草等多种原料浸泡而成的一种药酒,有祛邪防疫和延年益寿的功效。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元日》中就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其中“屠苏”就是屠苏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高了,喝酒不再是奢侈的事情。过年期间,当亲朋聚会时难免要贪杯,道教之音在这里提醒大家,要理性喝酒、健康饮酒,美酒虽好但不要贪杯。并且时刻要谨记一句话,“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是对自己和家人的负责。

(道教之音编辑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