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除夕拜年方式看即时通讯发展有多快

 龚蕾馆藏 2018-02-17

从除夕拜年方式看即时通讯发展有多快

原作:龚蕾

 

   除夕拜年,历史就有。

   传说古代,每逢腊月三十出来,人们挨家挨户见面作揖道喜,秦汉南部朝也是如此,宋代时的名刺就是后来的贺年卡。大约从清朝时,拜年又称为团拜方式,即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

   随着科技发展,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拜年方式又出现电报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

   从短信到微信,从QQ到视频电话,录一段语音或视频拜年,个性而更多方式。发红包方式也更加多样,只需要把一张银行卡绑定在微信或支付宝等上,送红包方式也更多简单快捷。

   今天是大年初二,很多朋友们已在除夕相互拜年。视频电话、微信,支付宝红包等,人们即时通讯方式多种多样,即时通讯技术发展推动拜年方式优化更新,服务更加个性与多样,满足不同用户消费者需求。

   互联网给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即时通讯服务,拜年也更加便捷。除夕夜,年夜饭后,与另外一座城市的朋友们通通微信,与在海外生活的儿女视频对话,与美国英国外国朋友们邮件拜年,与好朋友即时通讯聊聊天,与国内亲戚朋友打打电话拜年。拜年方式多种多样。

   根据视觉资本研究,即时通讯发展历史简要回顾。

   1961年,麻省理工的分时系统连接多用户操作系统,实现30个用户实时在线交流。

   1988年,芬兰人首创网络中继聊天,可以通过协议连接到服务器,在一个频道的地方就某个话题进行在线交流。

    1990年,第一个即时通讯平台ICQ由三个以色列人维斯格、瓦迪、高德芬格开发的一种软件。

    1992年,第一个短信圣诞快乐在英国沃达丰GSM网络发送。

    1996年,以色列公司启动ICQ,允许用户一对一在线交流。

    1997年,美国在线AOL即时通讯发布,到2000年中期市场份额达52%。

    1998年,雅虎允许用户ID连接发送消息。

    1999年,微软MSN发布消息,到2005年每天发送消息达25亿。

    1999年,腾讯首次成功开发出QQ。

    对于许多人来说,2000年是一个即时消息的黄金时代,分享照片、视频通话,玩游戏。

    2001年,大约3千万SMS文本消息在美国发送。

    2002年,苹果推出iChat的操作系统。

    2003年,Skype允许用户通过视频、语音发送即时消息。

    2003年,淘宝网首次推出支付宝服务。

    2005年,谷歌公司启动Gmail窗口,允许电子邮件联系人之间的通信。

    2006年,MySpace推出第一个社交网络即时通讯平台。

    2006年,美国市场MSN达2700万用户,雅虎达2200万,谷歌达86.6万。

    2008年,脸谱公司推出社交网络即时消息。

    2009年,WhatsApp应用允许用户发送视频和音频。

    2010年即时消息技术经历了文艺复兴年代。

    2011年,微信诞生。

    2013年,微信在5.0版本中正式推出支付功能。2014年腾讯发布微信支付加密功能。

    2018年,支付宝在2018年红包活动还是集五福,与去年一样,通过AR技术扫描。QQ走运红包,淘宝天天迎红包,今日头条第一次加入红包活动。集齐12生肖,红包雨,拍小视频拜年。微博让红包飞。今年除夕使用微信红包送祝福,比去年增长。

   微信官方16日数据显示,15日除夕当日,共有6.88亿用户通过微信红包传递了新年祝福,人数比上一年的鸡年增长了15%。

   互联网金融技术发展推动移动支付更快普及,在抢红包过程中,用户抢到开心,手机支付技术发展。随着互联网金融技术发展,春节短期旅游消费也有很多新变化,旅游只需一张信用卡,买票坐车用手机刷刷卡支付,购物,就餐只需手机刷刷刷。

   从除夕拜年方式,看即时通讯技术发展非常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