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饭后困倦嗜睡,中医帮你查找原因

 源源118 2018-02-17

食后困顿

[概念]

饭后困倦嗜睡,或进餐中疲困难支而停食入睡者,称食后困顿。

食后困幁,《葛洪肘后备急方》和《诸病源候论》都称为''谷劳''。《杂病源流犀烛》名为''饭醉''。

本症应和多寐症(又称嗜睡症)相区别。多寐症的特点是: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复睡,不能自主。食后困顿仅在食后或进餐中困倦欲睡。

[鉴别]

常见证候

脾虚气弱食后困幁:食后困倦嗜睡,甚则停食入睡,倦怠乏力,头昏多汗、面色萎黄、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不实,舌质淡胖,脉虚弱无力。

痰湿困脾食后困顿:食后欲睡,头重身困,胸脘痞闷,精神疲惫,食少便溏,口粘不爽,形体肥胖,舌苔白腻,脉濡缓。

鉴别分析

脾气虚弱与痰湿困脾食后困顿,皆因脾病而起,前者因饮食失调,脾胃虚弱,运化无力,食后谷气不消,脾阳益困,清阳不升,神气不爽,故困顿欲睡,兼见脾虚气怯而致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症。《诸病源候论.榖劳候》谓:''脾胃虚弱,不能传消谷食,使府藏气痞塞,其状令人食已则卧,支体烦重而嗜眠是也''。治宜健脾益气消食,方用香砂六君子加味。后者多因久处湿地,或暑月湿邪弥漫,侵犯脾土;或痰湿素盛,湿邪因于中焦,脾阳为痰湿困扰不能升清气以养神,痰饮湿浊蒙蔽,故食后困幁难支,且兼见肢体困重,脘病口粘,苔腻,脉濡等症,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方选不换金正气散加砂仁、草蔻。

食后困顿,病位在脾,致病之因不外脾虚与湿困。脾虚者,属正气不足,治宜补益;湿困者,乃湿浊为患,治当利湿通阳。

[文献别录]

《脾胃论》:''若饮食不节,损其胃气,不能克化,散于肝,归于心,溢于肺,食人则昏冒欲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