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茜茜公主和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皇帝

 苍小美 2018-02-17


真实的茜茜公主

丽莎白·阿马利亚·欧根妮(Elisabeth Amalie Eugenie,1837年12月24日-1898年9月10日),但通常被家人与朋友昵称为茜茜(Sisi,或又常译写为西西)。茜茜这个名字经常在小说和电影里被错写为Sissi,茜茜本人签名时可能使用Lisi,但因为手写体的字母往往难区分而被误解为是Sisi。

茜茜公主是巴伐利亚王国的马克西米里安·约瑟夫公爵(简称马克斯公爵)的女儿,即伊丽莎白公主。



电影茜茜公主片段

历史上真实的茜茜公主并非完全像影片中表现的那样。特别是她与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爱情,更是没有影片中描述的那么完美。1848年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加冕时只有18岁。在他68年的统治生涯中,经历的实际上是一个强大帝国漫长而痛苦的衰落及崩溃过程。    


少女时代的Sissi

弗兰茨皇帝威严勤政,受过严格的宫廷教育,而茜茜从小在巴伐利亚秀美的湖光山色中自由自在地成长。这两种不同的气质最初可以相互吸引,渐渐地却显得格格不入。成为了伊丽莎白皇后的茜茜虽然荣耀富贵,却郁郁寡欢。

伊丽莎白皇后特立独行,感情脆弱。从内心里,她一直拒绝扮演传统的妻子、母亲、皇后以至一个大帝国形象代表的角色。
             
晚年的茜茜心灰意冷,带着几个随从周游列国,足迹遍及亚洲及非洲大陆。1898年,她在日内瓦被一名无政府主义者杀害。尽管如此,这位皇后仍然以其美貌、魅力和浪漫的忧郁气质而受到臣民的爱戴。

18岁的茜茜公主

茜茜公主于1837年12月24日出生于德国慕尼黑,父亲是巴伐利亚的马科西米利安·约瑟夫公爵(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一个旁支)母亲是同宗的露多维卡公主(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女儿)。茜茜生长在一个大家庭里,童年的生活自由愉快。父亲是一个无忧无虑的的贵族,喜欢写诗、弹琴、追逐女人,炫耀骑术,他甚至在院子里建起马戏场,弄来一个小丑和一个滑稽可笑的士兵……这位公爵信奉共和主义,具有平民意识,尤其欣赏犹太人,人们称为“奢华的无产者”。他既不爱自己的妻子,也不爱贵族政治。

             


父亲


母亲

茜茜母亲鲁多维卡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家庭主妇,当她意识到丈夫指望不上时,便把孩子们视为唯一财富,希望通过他们的婚姻解决一切问题。幸亏,家里有一门好亲戚:她姐姐苏菲的儿子弗兰茨·约瑟夫因其伯父斐迪南一世元嗣而成为奥地利的王位继承人。1848年,因政治动荡,反叛四起,斐迪南一世逊位,弗兰茨·约瑟夫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老姐俩想亲上加亲,巴伐利亚公爵家的长女埃莱娜公主成为皇后候选人。在相亲的那一天,埃莱娜公主被打扮得贞淑贤静,谁知,冒冒失失的小茜茜闯了进来。她头上扎着小辫子,身上套着极普通的连衣裙,母亲根本就没刻意打扮她,然而,弗兰茨·约瑟夫的眼睛里再看不见其他人了。这位年轻的奥地利皇帝将手中的一束鲜花递给了茜茜公主……



茜茜当时只有15岁,接过弗兰茨·约瑟夫献上的花,她甚至不懂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姨母和妈妈一个劲儿地催问她:你爱他吗,茜茜?她竟天真地回答:“他,我又怎能不爱他呢?他要不是皇帝就好了?

茜茜这时尚未长成,身高只有1米60,象个玩具娃娃。用未来婆婆严格的眼光评判,她迷人,可爱,但有一个不小的缺陷——长着一口黄牙。(在以后的岁月里,茜茜没有留下一张露了牙齿的肖像或照片)。

             

 1854年4月24日,维也纳哈布斯堡王朝举行了热烈而隆重的婚礼。弗兰茨·约瑟夫将伊舍的行宫作为结婚礼物送给了伊丽莎白。 此后这座行宫被改建成了一个E字形。面色红润、双唇紧闭的茜茜公主在一片欢呼声和喧闹声中乘船沿着多瑙河顺流而下,直抵维也纳。婚礼冲淡了王室与人民之间的敌意,这朵巴伐利亚含苞待放的玫瑰似乎代表着新的幸福。直到这时,一切如意。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左)和茜茜公主(右) 

嫁入深宫,成为皇后,对茜茜公主来说,美丽的童话从此消失。繁琐的社交礼仪压得她喘不过气,可怕的孤独紧紧地包围着她。婚后她很快生了三个孩子:索菲(1855年—1857年)、吉赛拉(1856年—1932年)和太子鲁道夫(1858年—1889年)。 


 两岁夭折的索菲


童年时代的吉塞拉

 

鲁道夫王储

             

茜茜的婆婆苏菲剥夺了她子女们的抚养权,她与弗兰茨·约瑟夫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遗传下来的精神不稳定也越来越明显。 1857年,她来到布达佩斯。在此期间,索菲夭折。一年以后,茜茜为奥地利帝国生下王位继承人——鲁道夫王子,和前两次一样,孩子被人从她身边带走了……她开始发烧,恶心,食欲不振。就在这时,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决定建设现代化的维也纳,拆毁了旧墙,建起了拳击场,而人民需要的是一部宪法。帝国国运不佳,茜茜诸事不顺。她渐渐长大了。

   

小时候的鲁道夫


1859年,弗兰茨·约瑟夫决定对撒丁王国开战,尽管他亲自上阵,依然没能挽回败局。茜茜去照顾伤员,并为独裁的君主政体进行温和地辩护,但是,没有人听她的。

七年过去了,茜茜生了三个孩子,进行了一些正式出访,目睹了一场血淋淋的战争。婆婆令她憎恶,丈夫心不在焉。从这时起,她不再把自己放在被动的境地。她组织了一连串的舞会,有意识地在歌舞音乐中消耗自己的精力;她食欲不佳,身体状况越来越糟,宫廷医生向她推荐肺疗草,并建议她到马德拉群岛接受日光。



茜茜得了奔马痨(一种恶化极快的肺结核),眼看就要不行了,奥地利民众没完没了地追问:“皇后在哪儿?她怎么样了?”他们却听不到答复。有两年的时间,茜茜在有温泉的城市、希腊的岛屿和娘家辗转漂泊,终于,她从死神手里逃了出来。

             
在她重返维也纳的那一天,10个管弦乐队,14000名手持火把的运动员欢迎她。她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和弗兰茨·约瑟夫达成协议,从此有权挑选陪伴自己的宫廷命妇;有权管教孩子;并且争取到了自由,直到这时,茜茜发育完全了,身高1米72,满头秀发。


            

接下去,她为了恢复窈窕的身材进行了艰苦的努力,每天早晨5点起床,练剑、游泳、做体操,还坚持洗冷水浴,茜茜变得成熟而完美,摄影师为她留下了一张张美丽的倩影。她乐意与爱犬或自己的兄弟拍照,却很不情愿同丈夫合影。

             


身为奥地利皇后,茜茜与那些维也纳贵族不一样,她发自内心地热爱匈牙利,她欣赏那里的音乐、马匹、骑士,欣赏布达佩斯的巴罗克式建筑以及那里的色彩和节奏……她在内心深处对这块土地的热爱恐怕还和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有关,此人便是安德拉希伯爵。1848年,伯爵参与了反抗奥地利统治的斗争,革命失败后,他逃出匈牙利,被缺席审判判处死刑,安德拉希风流倜傥,始终有上流社会的女人围着他转,人们称之为“英俊的绞刑犯”。流亡十年之后,安德拉希获得大赦,重返匈牙利,从此,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伯爵进行了不懈的奋斗。

 

安德拉希


在骨子里,茜茜和安德拉希是一类人物,他们都是反叛者,彼此欣赏,相互吸引,却又不能进一步发展两人之间的情感,安德拉希以一种谦恭的态度爱着奥地利的皇后,茜茜则对他怀着深深的依恋之情……1866年,面对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弗兰茨·约瑟夫皇帝意识到需要安抚匈牙利,他终于和安德拉希伯爵坐到了谈判桌前,这时,茜茜成了这两个彼此敌视而又都对她另眼相看的男人之间的调停人。


            
             
1867年,根据奥地利和匈牙利统治者之间达成的协议,奥匈帝国建立。在6月8日这一天,匈牙利宰相安德拉希伯爵将一顶王冠戴在了茜茜的头上,匈牙利人选择了她,她从此成为匈牙利女王,在维也纳,她经常受到抨击:而在布达佩斯,她受到的是崇拜。

此后不久她生了她的第四个孩子,玛丽·瓦莱丽(1868年—1924年),这次她坚持要按自己的方式抚养这个孩子。 这是伊丽莎白与她丈夫弗兰茨·约瑟夫短暂和好的日子, 她是伊丽莎白的爱女,也是父母之间的传话筒。


 童年时代的玛丽·瓦莱丽

             
 

为了对孩子们有所补偿,茜茜从匈牙利回到奥地利。她给丈夫下了最后通牒:必须在母亲和妻子中间作出选择。弗兰茨·约瑟夫终于和母亲摊了牌,孩子们这一次彻底回到了茜茜的身边。


然而,对于他们的独生子鲁道夫来说,这时已经为时过晚!孤独、恐惧长期缠绕着他,与父母陌生以至不能沟通,政治抱负无法实现……鲁道夫越来越消沉。1889年1月30日,在离维也纳24公里的迈耶林,有人发现了鲁道夫和他的情妇玛丽·费采拉的尸体,他们双双自杀了。


茜茜没有赶到出事地点。直到王子下葬时,人们才听到她对着棺材发出伤心不解的叹息。从这时起,她和儿子一起死去,留下的只是一个日渐衰老的躯体……



鲁道夫去世后,茜茜只穿黑衣服,打着一把皮制阳伞,用一把棕色扇子遮住面孔。在她的周围她收集了许多已故之人的东西:阿喀琉斯、海因里希·海涅和她的堂侄路德维希二世。有时她梦到她自己的死,有时她会在海上希望会起大风暴,这样她可以与她的船一起沉入大海。

一晃又是九年。这期间,茜茜到处游历,越来越象她的父亲,喜欢做诗、骑马、欣赏犹太人……她和丈夫不经常见面,但是增加了通信,弗兰茨·约瑟夫身边始终有情妇相伴。

 

1898年9月10日中午,茜茜准备乘船离开日内瓦。她走出旅馆,仆人拿着行李,宫廷命妇陪伴在身边,她们缓步向码头走去。就在这时,死神向她走了过来;一个名叫卢伊季·卢切尼的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为了“一鸣惊人”,把奥地利皇后选做靶子,卢切尼终于等来了茜茜,他猛然拔出锥子,对着她的胸部戳去,锥子又尖又细,茜茜甚至都没有什么痛感,“他想干什么,想要我的手表?”她从地上爬了起来,自己走到船上。可是,刚一上船,她就倒了下去。身边的宫廷命妇连忙解开她的衣襟,发现胸口上有一个很小的血点。船长命令船掉头回岸,人们用担架把她抬回旅馆,在旅馆里,医生切开了皇后的肘窝动脉,血不再往外喷涌……茜茜死了。         

    

没有多少人参加她的葬礼。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在她下葬前剪下一绺头发保存起来……

              

童话般的茜茜公主恐怕只属于电影。真正的茜茜堪称传奇人物,但她的一生绝不是一部童话。



在奥地利与匈牙利进行折衷方案的谈判中伊丽莎白使用非官方途径起了很大的作用。她的作用在奥地利的官方历史中只被简短地提到,但在匈牙利她直到今天依然被尊为一位国家的圣人。

在20世纪伊丽莎白成为了一个代表性人物,许多作家、电影编剧、戏剧作家都从她的生平中吸取题材。

 


伊丽莎白总是觉得她与1856年在巴黎逝世的海涅同心相契,将她自己看作海涅的学生,说海涅亲自告诉她怎样写诗。她决定她在1880年代写的诗在1950年被发表。实际上这些诗一直到1980年代才被发表。

 

 

20世纪80年代,伊丽莎白被封存70多年的诗歌体日记得以重见天日。布莉吉特·哈曼(Brigitte Hamann)女士出版了伊丽莎白的诗歌和绘画,在进行解析后,撰写了一本传记:《伊丽莎白:不情愿的皇后》(Elisabeth, Kaiserin Wider Willen),首次向人们完整展示了和过往影视演绎截然不同的,伊丽莎白真实的一生。 

 1955年,因罗密·施奈德与卡尔海因茨伯姆合演电影《茜茜公主》(音:xi)而使她的名字广为人知,但注意的是,电影与原著小说的原文片名“Sissi”与公主实际上的小名“Sisi”在拼字上有点出入。 

 1992年9月3日,取材于这部传记,一部由麦可孔策编剧,席维斯李维作曲的音乐剧伊丽莎白,首演于维也纳大剧院并创下了当地票房的历史纪录,“重振维也纳戏剧艺术的辉煌”,自此成为迄今最成功的德语音乐剧。尽管维也纳原版停演于1998年4月25日(正巧是伊丽莎白逝世一百周年),它依然极受欢迎,各个不同版本在其他欧洲城市纷纷上演:匈牙利,荷兰,瑞典,德国,意大利,芬兰。日本帝国华击团从1996年开始上演日本版,并在剧中添加了几首新的歌曲。2003年,《伊丽莎白》再次回到了维也纳大剧院,并在2005年12月4日落幕。从2003年开始,已有30万人观看了这部音乐剧的维也纳版现场,在维也纳的霍夫堡皇宫里有一个展示她的私生活的伊丽莎白博物馆。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
 1830年8月18日—1916年11月21日
19世纪到20世纪初中南欧洲的统治者。也译为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头衔以奥匈帝国元首闻名的弗兰茨皇帝有众多封号,包括:

奥地利皇帝(1848——1916)承袭自叔父斐迪南一世
匈牙利国王(1867——1916)其妻伊丽莎白皇后被匈牙利贵族选为女王,1866年奥匈合并,弗兰茨家加牙利国王称号波希米亚,达尔马提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加里西亚和罗多莫里亚,伊利里亚国王(哈布斯堡遗产)伦巴第国王和威尼斯国王,耶路撒冷国王(1848——1867,从没有实质的统治过,1867年意大利王国建立,但仍保留王衔)托斯卡纳和克拉科夫大公;
洛林,萨尔茨堡,施蒂利亚,克恩滕,卡尼鄂拉和布克维纳公爵;
尼伯龙根大侯爵;
摩拉维亚伯爵;
上,下西里西亚,摩德纳,帕尔马,皮亚琴察公爵尽管皇帝名义上拥有大量土地,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土地并没有皇帝的影响,而是来自哈布斯堡遗产。当时弗兰茨皇帝是欧洲最广阔领土的继承人,然而此时奥地利境内的危机已经悄悄萌芽。

生平

弗兰茨·约瑟夫皇帝的生平广为人知。他是弗兰茨·卡尔(Franz Karl)大公和苏菲·弗里德里卡(Sophia Fredericka)公主的长子,1848年叔父斐迪南一世因精神原因逊位,弗兰茨继承王位。

1854年,娶表妹,巴伐利亚的伊丽莎白·艾米利·维斯巴赫公主(茜茜)

1859年,战败于伦巴第,被迫放弃伦巴第王号。

1864年和俾斯麦合作,参加了丹麦战争,并得到了荷尔斯泰因公国。

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史称“七星期战争”,奥地利战败,被逐出德意志联邦。同年,组建奥匈帝国。

1889年丧储,鲁道夫王子与情人殉情而死。立储斐迪南大公(卡尔·路德维希大公长子)

1898年,伊丽莎白皇后遇刺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斐迪南大公和苏菲大公夫人遇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德、土耳其、保加利亚建立同盟

1916年,逝于维也纳。

评价

弗兰茨·约瑟夫皇帝以他建立奥匈帝国的功绩为世人熟知,然而他的名气远比他的贡献来的大。事实上,与同时期的亚历山大二世(俄国)、威廉一世(德国)、利奥波德一世(比利时)等君主相比,他的统治缺乏创新意义,也没有什么特殊贡献。但他在人民心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尤其是他长达六十八年的统治时间,在人民心目中树立了一种高大的形象。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一生是奥地利王朝由盛转衰的一生。他出生的时候,奥地利还是欧洲反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桥头堡。随着1859、1866年战事失利,奥地利逐渐丧失了欧洲一流大国的地位。而1867年奥匈帝国挽回了一些颓势。奥匈帝国建立标志着奥地利帝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也使得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的资本主义大大发展,对历史是有一定贡献的。但作为帝国元首,皇帝采取的民族政策优势偏颇,结果造成了匈牙利民族特权集中,民族矛盾深厚。1916年随着败局已定和皇帝逝世,奥匈帝国趋于崩溃。

1918年,弗兰茨皇帝的继承者查理一世被迫逊位,奥匈帝国崩溃,奥地利也从此失去了欧洲大国的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