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拜年习俗知多少 ?

 xm1234567 2018-02-17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但是对这个习以为常的礼节,你了解有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拜年这一习俗。

拜访的形式

一般的民间拜访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

1走亲戚

初一必须拜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2礼节性的拜访

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是平辈,则只需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3感谢性的拜访

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忱。

4串门式拜访

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喜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需过多礼节。

拜年的一些忌讳

1忌失约

不要随意迟到或不到。如遇特殊情况不能赴约,必须亲自上门或捎信及时说明原因。

2忌无礼

到主人家作客,要谦虚、恭敬、和蔼。进门后,应主动与其他客人逐一打招呼。

3忌带病作客

本人有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最好不要拜年,以免传染他人。

4忌不讲卫生

上门作客,要注意仪表整洁;不要随地吐痰,乱弹烟灰,乱扔果皮、纸屑。

5忌无稽之谈

不要说无聊的、低级下流之话,应注意语言文明。

6忌喧宾夺主

不得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事情,应围绕主人的话题来谈论。

古代人如何拜年

对于上层社会人家,因交际广泛或亲朋太多,难以一一登门遍访,对一些关系不太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使遣仆人带名片(东汉时称为“名刺”,唐宋时称为“飞帖”)去拜年。当时士大夫交游广,为节省时间,多派仆人将一种梅花制成的笺纸裁成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朝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

由于旧社会的男尊女卑观念,因此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

旧时拜年活动要延续到正月十五左右。

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在一般人的心中,拜年更多的被理解为一种礼仪性的活动,但是恰恰是这种礼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核心之一。礼所彰显的不仅仅只是一种形式,其背后有深刻的人文关怀。

对于个体而言,礼是自我修养的体现,是人的道德本性的充分显现,对于群体而言,礼体现为对他者的尊重与理解,通过此种互动来促进差异个体之间的沟通,进而促进社会角色不同的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