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书/这个世界很功利,但阅读很无私,高质量书单来了!

 Bond72 2018-02-17

题记:最近利用零零碎碎的时间,居然又重温了不少以前读过的书。重新阅读一本书的感觉,其实很特别。这有点像你突然去拜访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友,于你是兴致盎然地准备好了,但这位老朋友却一脸意外。不过别急,生疏归生疏,交情犹在;需要的不过是几句寒暄。

一、如果说“阅读”是一件私事

一直以来,我对阅读和思考这两件事都有所偏爱,也曾断断续续地读过一些书。回顾个人阅读史,如果足够幸运,被一本八字相合的书击中,又恰好对其中的只言片语心有戚戚、以至于到了要用写作来浇灌胸中块垒的地步,这时候我多半会付诸笔端,让文字借我的手流淌出来。

刚开始写作时,在网上零星地发表了一些文章,有些朋友觉得文章写得不坏,有些书籍的引用比较有参考价值,建议我列出一个阅读书单,供于延伸阅读。我虽然觉得这个提议有道理,却迟迟没有展开行动,撇开“拖延症”这个多年好友的纠缠,更真实的原因或许是以下两点:

荐书/这个世界很功利,但阅读很无私,高质量书单来了!

等等,你确定不是拖延症?!

首先,自己虽然经常在文章中频繁引用他人观点,但却并不引以为豪,因为我相信好的文字卓然天成,过度引用的结果就是匠气淹没了才气。何况我比较欣赏的哲学家叔本华说过——读别人的书就等于把你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从这点看,偶尔跑跑马可以接受;如果跑上了瘾头,显然就不大好。

然后,还有个更奇葩的理由——阅读,在我看来,是一件很私事。读什么书得靠机缘,离不开一个人的成长背景和彼时心境。正因为“阅读”这件事情过于主观,神似“找另一半”,哪怕你在《非诚勿扰》上有让24盏灯全程不灭的魅力,月老一调皮,该遭遇的情人劫也是省不了的——就像没人能代替你失恋一样,在“阅读”这件事上,估计也没人能帮你代劳。

二、荐书?给个理由先!

那么问题来了。有人可能会说,你这矫情了一大通,怎么到这里又开始荐书了?这葫芦里卖的是到底是哪门子的药?

虽然说来话长,但还是长话短说。

最近重读《庄子》一书,刚好翻到了庄子和惠子的那段著名对话。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两句话虽然简单,却应了那句段子——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荐书/这个世界很功利,但阅读很无私,高质量书单来了!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更深一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区,也有相对擅长的部分。读书固然要看机缘,但是如果足够真诚,对于阅读的分享也可以做到不影响读者的判断,如果我继续纠结于此,那唯一的解释就是“太高估自己了”。况且,把自己的比较优势利用盈余时间贡献出来,判断的事情不妨交给读者;这一举动在客观上,又的确会帮大家节约下不少时间。

扫除了这么个心理障碍之后,余下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如果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那么一个人写作的地方,无疑就是他的精神栖息地了。缘于此,我把自己在网上写作的地方称为“布洛迪的后花园”。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月明星稀之际,我从书柜里翻出几本或深或浅的书籍,与大家一同分享。受限于个人阅读偏好,下面推荐的书籍主要聚焦在“心理认知、人文社科和商业经管”这三个领域,虽然自认为足够真诚,但偏颇之处在所难免,抛砖引玉,希望与诸位多多交流。

三、从认知的小路,来到了商业和人文的交汇处

推荐阅读领域

Ⅰ、心理认知

Ⅱ、人文社科

Ⅲ、商业经管

商业与人文的交汇处

Ⅰ、心理认知

1、《自卑与超越》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推荐语: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而渴望完美却是每个人的天性。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面前,自卑是一个很容易的选择,而超越则不是。看完这本书,你也许会发现,真正理想的生活不是一劳永逸,它永远少不了一种张力。这种理想的生活需要你不断地通过挣扎和努力,在支持自己的同时,完成对自己的超越——不卑不亢地享受这生活所给予的,所有磨难和馈赠。

荐书/这个世界很功利,但阅读很无私,高质量书单来了!

《自卑与超越》

2、《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

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

推荐语:有一段时间极度焦虑,亚历山大;晚上辗转发侧,白天无精打采。这本《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可谓适逢其时,全书对我帮助最大的有两点:一是压力无处不在,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它——资源,还是麻烦?二是除了调整好心态,我们需要更加开放地解决问题,寻求社会支持。回过头来我感觉,说这一段时间是礼物,这甚至都不为过——它不仅让我增强了自己处理压力的能力,更让我收获了难得的友谊。Thank you pressure.

荐书/这个世界很功利,但阅读很无私,高质量书单来了!

《自控力:与压力做朋友》

3、《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作者:采铜

推荐语:采铜是我很欣赏的一位分享者,博学多识,从容游走于多个学科之间,而又能融会贯通;当然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对于自己的思考成果总包有一种批判性的审慎态度。或许正是这种自信而又开放的态度,让他的文章总能从各个不同角度来给人以启示。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Ⅱ、人文社科

4、《乌合之众》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推荐语: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经典,勒庞的《乌合之众》无疑为分析群体心理学提供了极佳的思路。虽然归属于学术作品,但此书流畅生动,犀利深刻;这本书能够面世,得益于三点——法国大革命所提供的珍贵的社会实验样本、勒庞本人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他同样出色的表达能力——凑齐这些因素实属不易,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本小册子能够成为毫无争议的经典。

《乌合之众》

5、《素履之往》

作者:木心

推荐语:喧嚣退去,晚来寂静。此时此刻,手捧一本木心的《素履之往》慢慢翻阅,再合适不过。陈丹青评价他:“以他的才情,在任何时代都会是一流人物”。梁文道说:“木心的出现是个例外,他的横空出世与时代背景完全无关”。而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最大的不公平,总有些人轻轻一眼就看穿了生活的底色,并且还怀有赤子之心地向后知后觉者娓娓道来,让人羡慕和嫉妒,但是“恨”就没有必要了——天才是用来欣赏的,那么就让我们从这本书开始欣赏木心吧!

荐书/这个世界很功利,但阅读很无私,高质量书单来了!

《素履之往》

6、《瓦尔登湖》

作者:梭罗

推荐语:很多时候,与其说“忙与闲”是一种客观判断,还不如说它代表着一种姿势和态度。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说的“没时间”,也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没有24小时”,而是没有相应的心境和能量去享受这段时间。

作为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梭罗是个极为敏感的人,才华横溢,感受能力很强。这一点从他文字中的那些细致入微、不易察觉的细节里可见一斑。而当他决定依照自己的主张——有目的地生活,仅仅面对生活的要素——去生活时,他对于恬静自然和朴素生活的向往也流诸笔端,最终集结成《瓦尔登湖》一书。以现在的眼光看,这甚至就是一种“极简主义”的宣言。

美好的生活,离不开敏锐的心灵和感受能力。相比于时间上的匮乏,也许这种对于生活的目的感,以及由此衍生而来的对于生活的认真态度,才能真正提升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

每个人都对旅行抱有好感,都想要“生活在别处”。如果说旅行的目的是为了换个心境,让自己重新敏锐起来,进而激发自己对于生活的热情;那么,不妨翻开梭罗的这本《瓦尔登湖》,它几乎具有类似的效果。

荐书/这个世界很功利,但阅读很无私,高质量书单来了!

《瓦尔登湖》

Ⅲ、商业经管

7、《贫穷的本质》

作者:埃斯特.迪弗洛、班纳吉

推荐语:本书所关注的对象是全球的极度贫穷者。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对于这一群体可能知之甚少;或许也正是由于缺乏了解,我们对于这一群体有着标签化、脸谱化的成见——这种约定俗称的误解,无疑给真正解决贫穷问题带来了困难和挑战。看完本书,你会发现,我们大部分关于“贫穷和穷人”的先入为主是错得多么离谱!穷人并没有所谓的“原罪”,除了“贫穷”这一不幸的事实,他们几乎在所有方面与我们别无二致。也许“诗和远方”离他们有些遥远,不过一旦有机会获得必要的“希望和知识”,他们也能远离苟且,一步步走向成功。

荐书/这个世界很功利,但阅读很无私,高质量书单来了!

《贫穷的本质》

8、《重新定义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