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泥——封印两千年的汉字之美!

 白鹭吟 2018-02-17


封泥,又称'泥封'。

封泥区别于印章,

是古人用印的遗迹──

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

古代文书都用刀刻或用漆写在竹木简上,

封发时装在一定形式的斗槽里,

用绳捆上,在打结的地方,

填进一块胶泥,在胶泥上打玺印;

如果简札较多,则装在一个口袋里,

在扎绳的地方填泥打印,作为信验,以防私拆。

封发物件也常用此法。


古印多为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

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

战国直至汉魏时期多使用封泥,

晋代纸张、绢帛开始盛行,

取代了竹木简的使用,

封泥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战国封泥————

————秦封泥————

————西汉封泥————

————东汉封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