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文字,古诗词,简单、精辟、有情怀。用最少的文字描绘出更多的内容和情感,实乃居家旅行必备,异国他乡相思,感叹吐槽必需。 孩子理解不了古诗词,不喜欢背,问家长问老师,大人就习惯自己的价值观灌输给自己,况且大人自己就觉得没什么用,这是功利主义的看法,背古诗词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钱花。 因为教育的方式不对,孩子们无法理解古诗词中所蕴含的实际含义。尤其是里面博大精深的情怀,应试教育中仅仅是把文言文古诗词作为考试中的一部分,高考中无非也就是不到十分的填空题,很多家长就觉得,你背这个也就是为了高考分数能多一点。 但是背诵真的没有用吗? 古诗词是汉字语言中最精彩的一份吧,韵律好,朗朗上口,语言精辟,纯粹却富有情怀。这不是大白话能比拟的。而且很多都是触景生情,没有接触过看过,很难理解,理解不了,背起来也难。更何况教育资源的差异性,更无法生动形象的让孩子学习理解到文章的内容。 比如李白的《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没去过四川的人怎么会想象到蜀地的山脉是何其威武艰险?很多人都去了四川旅行,看到如此画面,他如何形容呢?“卧槽!这尼玛道路很陡峭啊,吓得我脸色都变了,那山峰真他妈陡峭,那崖壁看着瘆人。”这样酷吗?
|
|
来自: 昵称44295035 > 《育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