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么?初学刮痧时,我们常被告诫: 刮痧后四日内不宜再刮。但是,如果有人刮痧后出现了急性的痛症呢?一踏入2018年,我就遇上了这么两个意外的病例。 病者是我的闺蜜,早上突发腰痛,不能起床。碰巧她家人全部不在,只好找我了。电话指导她在床上自己刮了手上的腰痛穴和后溪(“后溪”乃八脉交会穴,可振奋全身的阳气)磨出黑痧后,她可以勉强缓慢下床, 然而仰俯维艰,起卧之间痛甚,腰椎不敢活动。因为她前日接受过铜砭刮痧3小时专业调理,上肢与肩背部的痧皆未褪,所以我选取“委中”、“足临泣”和阿是穴为重点。刮了一个小时,出痧不多,见下图。
于是拍打了腘窝上方的局部3分钟,我再刮了5分钟后,刮出了更深层之痧,只见疱块或瘀青或紫黑。见下图
我笑道:“感谢李道政老师吧
感悟一、断续无端,不拘泥于套路 首先回答本文开头的提问,刮痧后出现了急性的痛症,是可以继续刮的,但是要有策略。 “中医整体观”最好玩之一者,是关于“生命全息疗愈”。刮痧时,除了头痛刮头、脚痛刮脚,刮背部阳脉外,急性的痛症还可以从四肢入手。在前痧未褪,应急再刮的时候,可以有更加多元化的方案选择。前面所说的腰痛案,我舍弃了常见的刮案,而取道于脚之肝经“足临泣”,最后把催谷气机的重点放在“委中”。
感悟二、巧用砭法,事半而功倍 砭法技术并非单一,除了侧刮,磨刮,点刮,拨刮,还有拍痧等。前面所说的两案,我一开始用七分力去刮痧,只达到三分的疗效,加上磨刮、点刮,拨刮后的两分疗效。然后用三分力去拍痧,再刮后就达到了十分的疗效。我发现在前痧未褪、应急再刮的关键时候,适当地运用“拍痧”,能够透皮入骨地造就“气至”的火候,引邪出表以解决“久痛入络”的症结。 其实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办法从容应对这些痛症了,这就是古中医的砭法。感恩古中医大德们的灯火相传,感恩男神的无私分享。恩师三十载的心血,我等得来全不费功夫。先生于盛世开宗立派,李氏虎符铜砭让当代中医仍然可以傲视群雄。想邀请您,齐来分享铜砭道上,那无限的风光。
|
|
来自: 昵称29485091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