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将奇谋:一百二十四、节兵防守巧用地道

 墨香笙樵 2018-02-18

 一百二十四、节兵防守   巧用地道

                ———李光弼智勇守太原

这个故事出自《新唐书·李光弼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斗中,唐将李光弼立下了不少战功,特别是在战略防御阶段,他多谋善断,连施妙计,节兵防守,以少胜多,为扭转整个战局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李光弼(708764),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人,契丹族。幼好学,善骑射,历任朔方(治今宁夏灵武西北)、河西(治今甘肃武威)将校。至德元年(756年),也就是安禄山起兵的次年,李光弼被朔方节度使郭子仪荐为河东(治今山西太原西南)节度使,又加河北采访使,率领朔方兵五千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收常山(今河北正定),会合郭子仪军大败叛军大将史思明,河北十郡复归于唐。李光弼欲乘胜进攻叛军巢穴范阳(今北京),但此时正值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失守,长安陷落,乃返军据守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

至德二载(757)正月,叛军大将史思明、蔡希德以十余万众围攻太原。这时,李光弼的主要兵力已被调往朔方,据守太原的兵力尚不足一万人。面对叛军的强大攻势,诸将都惶惧不安,纷纷建议赶快加修城墙。李光弼则认为,太原城周长达四十里,而叛军将至,此时动工加修城墙根本来不及,是干徒劳无功的蠢事。现在应该抓紧时间,制造杀伤敌人的战具才是。于是,李光弼率军民在城外挖壕为障,以数十万块土坯构筑壁垒,扼守城外要点;又动员民众拆除一些房屋,以其木料制作擂石车(是一种原始的石炮,以机抛石杀伤敌人)。

史思明知太原防守严密,派人去山东取攻城器械,以蕃兵三千人护送,途中被李光弼遣兵拦击,将其全歼。

史思明围攻太原月余不下,便选精锐士卒为游兵,让他们进攻城南,再转攻城西,自己则率兵进攻城北,而后转攻城东,试图寻找唐军防守漏洞。然而李光弼治军严整,警戒巡逻无丝毫懈怠,使史思明无懈可击。李光弼又派人挖掘地道,通至城外,叛军在城外叫骂挑战,常冷不防被唐军拖入地道,拉至城上斩首,吓得叛军胆颤心惊,走路时都低头看地。叛军在城外筑起土山、飞楼(用大木支起的木屋),向城中射箭。李光弼针锋相对,令部队将地道挖到城外土山、飞楼下面,用木桩支撑着把下面挖空,然后挽上绳子一拉,使土山、飞楼全部塌陷。城上安装的擂石车,更是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它发射的巨石,一发可击毙叛军二十余人,叛军士卒死于飞石之下者甚众,被迫后退,但围困愈加严密。李光弼为打破叛军围困,以诈降手段,与叛军约期出城投降,暗地派人挖掘地道直至叛军军营之下,先以撑木支顶。到约定之日,李光弼派部将率数千人出城伪降。叛军不知有诈,正在调动出营时,突然营中地陷,死千余人,顿时一片慌乱。唐军乘机擂鼓呐喊,猛烈冲击,歼灭叛军一万余人。    
  正当太原之战紧张进行时,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夺取帝位后,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等继续围困太原。

二月,李光弼趁叛军屡遭挫败而动摇懈怠之际,倾众出击,大破蔡希德军,歼其七万余人,缴获大量军资器械,蔡希德率残兵仓惶逃走,太原之围遂解。   
  在太原之战中,李光弼智谋超群,采用顽强坚守与不断寻机出击相结合的战法,灵活运用地道、石炮等守城战术和技术,出奇制胜。太原大捷,对稳定战局,掩护朔方战略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