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厦门家教

 南山大佛图书馆 2018-02-18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周强化

一、知识结构

二、重难点解析

1、荒漠化

  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原因

(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因此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本区干旱的形成是本区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中国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由热带北太平洋洋面、南海、孟加拉湾和印度洋上吹来的湿润夏季风。广大西北地区因深居内陆,距离海洋遥远,夏季风到达那里已成强弩之末。南部和东南边缘又有天山、昆仑山、秦岭、吕梁山、大兴安岭等高大山系和巨大的青藏高原的屏障,湿润的海洋气流(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难以进入;西部和西北部的天山和阿尔泰山对大西洋水汽和北冰洋水汽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因此,夏季水汽非常贫乏,降水稀少。冬季,由于北方地形比较开阔,无高山屏障,来自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区的强大干冷气流直接南下,导致气候异常干燥寒冷。这样,西北地区终年处于极端干燥的情况下,形成了世界上最巨大的、具有典型大陆性气候的干旱和半干旱区。由于流水作用微弱,风构成了塑造地貌的主要营力。疏松裸露的沙质地表受到强烈风蚀,沙土不断移动、堆积和发展扩大,便形成了今日广袤千里的荒漠。

  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对应温带草原;年降水量50~200毫米对应荒漠草原;年降水量50毫米以下对应荒漠地区。上图反映降水越少,植被越少,荒漠化程度越强。原因是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天山北部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北坡属于迎风坡,随着高度升高降水量增加。受天山山脉阻挡的影响,南疆与北疆干旱程度不同。沙漠中的绿洲主要分布在有水的地方,沿河流呈串珠状分布。原因是河流水来自冰雪融水补给和盆地地形。

荒漠化效应和水-气-生相互作用

  干旱的气候为荒漠化提供了一个大的自然背景,气候异常可以说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上图表示了荒漠化两个正反馈效应(恶性循环),说明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2)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从荒漠化与人类的关系看,荒漠化的发生、发展与社会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不仅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活跃因素,同时人类又是它的直接受害者。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危害

过度樵采

缺乏能源的地区

破坏防治风沙前移及抑制地表起沙的机制

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和干旱的绿洲边缘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

旱农垦区周围及草原牧区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归纳总结: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即人口增长过快也是荒漠化发生的重要原因。人口过多往往导致人们生活贫困,增大对现有生产性土地的压力,迫于生计,人们无可选择地被迫采取过度耕作、过度放牧、毁林及落后的灌溉方式等不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拼命开发现有的极少土地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特别提示: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生态环境的结果,荒漠化程度及其在空间上的扩展受干旱程度和人畜对土地压力强度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形成荒漠化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异只是产生荒漠化的必要因素。人类活动在荒漠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案例: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①下图资料表明,萨赫勒地区正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津德尔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居民点,其月均温都在22℃以上,甚至达到33℃,可想而知其蒸发量是巨大的。在降水方面,这里的年降水量不足500mm,且基本集中在夏季,特别是7、8两个月。以其有限的而且特别集中的降水状况与其全年的高温、高蒸发量相比,确实是个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的敏感区,客观上,这里就潜在着荒漠化的自然因素。这是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水热条件所决定的。

  ②将传统的游牧经济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进行对比,比较它们对草场的影响。从下表中可知,传统的自给性的游牧经济,因其牲畜品种多样、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季节游牧,有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是一种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的经济模式;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从牲畜品种的单一性、大规模的集中经营、采取掘井定居的经营模式,势必增加草场的压力,结果必然导致草场的退化,甚至导致整个草场的毁灭。

  ③由于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求猛增,迫使人们不断扩大耕作面积以至向牧业地区推进,结果是:

  ④下图明显地描绘了由于人口过快增长,造成贫困饥荒与荒漠化的恶性循环过程。问题的源头就在人口的过快增长,如果控制人口增长与实行环境整治双管齐下,这个恶性循环就可以得到解决。

3、我国农牧过渡地带荒漠化问题分析

  (1)农牧界限向北推进,意味着农作侵入牧区,大片的草地将会变成旱地。这样,势必压缩草场面积,在原有的牲畜量不减少的条件下,会产生所剩牧场的超载,超载的牧场必定会逐步衰退,为了牲畜的发展又可能将牧场转移到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环境的退化势必日益加重;在此同时,由草地开垦出来的旱地本身在防风固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劣势,加上若因为土地肥力的减退而弃荒的话,其本身就是现成的人造沙荒。因此,如果农牧界限向北推进,势必加剧该地区荒漠化的进程。

  (2)在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常常存在“农牧之争”。从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量对比,农业一般都高于牧业,因此就有农作侵入牧区的趋势。特别是在人口激增,粮食不足的条件下,以农侵牧已成必然。若不加以控制,必定会陷入“过度开垦→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荒漠化加剧→土地肥力减弱→再度开垦→荒漠化再度加剧”的恶性循环圈。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对于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三项内容、两条原则、一个重点。其中三项内容即: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两条原则即: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一个重点即: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下面的几项具体措施,是对前述内容的细化。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在防治荒漠化的五大措施中,第三、第四项是比较复杂的。如何调节农、林、牧三者的关系,特别是“退耕还林”、“退耕还牧”,还有如何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都是农民十分敏感的事情。因为它涉及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的必需,短期的经济损失和给生活带来不便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政府要给农民一定的补贴。在此之前,农民一时想不通也是必然的,但我们要做宣传和教育工作,明白“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的意义。

- 返回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