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首40年前的苏警院|首届女生的初心

 红豆居士 2018-02-18

“听到正步走的口令,左脚向正前方踢出,右臂前摆,左臂后摆。哎哟,怎么又同手同脚啦。”大操场上,众目睽睽,我一脸窘迫。

“好,10发10中。”靶场上,群情振奋,掌声如雷。

“懒虫,馒头来了,快起床。再不起就迟到了。”舍友冰冷的双手插进热被窝,贴上大腿。一个激灵,我从床上弹起来。窗外,北风呼呼,白雪皑皑。

“范老师结婚啦!”每人两颗糖,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

时光流过40年,一幕幕场景仍如此清晰、鲜活、生动,仿佛就在昨天。

命运待我不薄。1978年7月,怀揣初中毕业文凭,以“相当高中”学历,我走进“文革”后的第二次高考考场。成绩公布, 322分,进线了。父亲当了一辈子老师,他希望女承父业。因此,我的志愿表上,清一色师范学院(校)。在等待录取的焦灼日子里,乡里公安特派员前来征求意见,是否愿意上公安学校?当时,大多数人对公安工作不理解,父亲不表态,让我自己作主。母亲认为女孩子当警察,太危险,不想让我去。去,还是不去?不问东西,我选择了去。那警服、那红领章,多神气!

后来得知,江苏省公安学校始建于1949年,后因种种原因关闭,1978年8月复校,选址南京雨花台区安德门,当年招收200名中专生,300名大专生。大专生最低录取分320分,我以2分之优势“侥幸”录取,被分到大专7801文科班。我们这届学生,大多是往届生,其中当过教师、乡干、村干部者甚多。学校看中的是社会经历。我的三年幼师经历助我也。

回首40年前的苏警院|首届女生的初心

1978年报到后在校门口与同学李向群合影

1978年12月27日,正值隆冬,天空飘着雨丝,阴沉沉,冷飕飕,我拎着简单的行李,坐学校的大巴到南京安德门21号。学校座落在菊花台西北侧宁芜公路边,校园在冬日里显得有些冷清、荒凉。一幢办公和教学一体的综合楼,3幢学生宿舍楼,一个礼堂兼饭厅,还有两幢尚未竣工的老师宿舍楼。校舍是赶工完成的,内墙粉刷还未干。学生宿舍楼后一块荒地,杂草丛生,时而有野兔窜出,这是学校的操场。这么简单,甚至说是简陋,与我的想像相差甚远,一时竟有点茫然。

开学典礼。凭吊雨花台革命英烈,为期一周的入学教育学习公安人员纪律……紧锣密鼓的种种前奏,我对即将从事的警察职业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悄悄滋长。随之,为期三年的校园生活正式开始。

课堂学习是紧张的。十年浩劫刚过去,百废待兴,公安机关出现“断层”,急需补充。我们这届是第一批“后援团”,省公安厅和基层公安机关充满期待、期望。学校给文科班安排了公安概论、派出所、敌社情、警体、法律、公文写作等公安基础业务课程,现代文选、古代汉语、形式逻辑等专业课程,还有社会学、文学创作等讲座。林林总总竟有40余门课目。这对我这个“初中生”来说,真是压力山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我丝毫不敢有所懈怠。整整一年,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有时连晚饭都顾不上吃,一把炒麦粉便打发肚子。好歹。我没有拖后腿。最大的娱乐是晚饭后,欣赏同窗、舍友李向群的厕所“独唱音乐会”,一首洪湖赤卫队电影插曲《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回肠荡气,唱者倾情投入,听者如痴如醉。毕业前一年,大教室有了电视机,我唯一看过的,是中国女排第三届世界杯夺冠决赛实况转播。

学校为培养我们这届学生,可谓下了血本,聘请了一批专家学者授课。上公安业务课的,都是江苏公安战线上数一数二的精英,用现在的网络语言说,都是“大咖”。文科专业课程聘请南大、南师大的教授兼课,还邀请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著名报人张友鸾,翻译家赵瑞蕻等名流学者来校开设讲座,让我们终身受益,终身享用。我之所以有底气一直从事文字工作,且加入省作协,正基于此。

校园生活是艰苦的。如今的大学生,是难以想像我们这一代人的校园生活的。警体训练在宿舍后的那片操场上。花半个月时间,我们拔除杂草,填平坑洼,周边栽上梧桐树,整出操场的模样。这片大操场,洒满我们的汗水、欢笑、甘苦。记得那是1979年的夏天,南京素有“火炉”之称,我们在操场上练习瞄靶,三、五人一支步枪,轮流着趴在泥土地上。头顶太阳似火球,身下暑气如蒸笼。汗水湿透衣背,模糊双眼。不知谁打头,撑开一把太阳伞。操场上瞬间盛开一朵朵大蘑菇,黑的、黄的、花的……煞是好看。还未来得及得意,一声断喝传来:“谁允许这样做的,这是战场,你们以为这是在公园里吗?”警体老师黑着脸站立操场中央,好一顿训。没人再敢耍滑。

学校伙食非常简单,早晨白馒头、稀饭、咸菜“老三篇”,中午晚上白饭、白菜、萝卜,炒肉片……,偶尔有个咕老肉。一个月伙食费十二、三元,这是笔不小的负担,还好,有助学金。为了节约,学生们自愿搭伙吃饭,我和李向群搭成一伙。以中餐为例,常常是两素一荤,荤是那种找半天才能找到几块肉片的。菜吃完,菜汤兑上开水,加点醋,喝得那个乐乎。搭伙三年,我们情同姐妹。泡开水要走几百米,左右手各拎2个热水瓶,练得好臂力。澡堂人挤人,大冷天冻得直发抖,后来干脆把厕所当澡堂对付着。更为骇人的是,去苏州实习,我和另一个女生住的公安局小白楼底层居然是个生化室,听说那瓶瓶罐罐里曾泡过人的肢体和五脏六腑,想想都后怕。那时候,我们一腔热情,满腹抱负,虽苦犹甜。

花开花落,三年光阴一晃而过。1981年12月7日,毕业典礼,然后是依依惜别,各奔东西,回家待分配。1982年2月初,我接到“去无锡市公安局报到”的通知。从此,我成为无锡公安队伍的一员,从事公安宣传思想工作。这一待,就是32年,直至2014年12月退休。

回首40年前的苏警院|首届女生的初心

带队参加江苏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表彰大会

漫长岁月里,总有许多往事难以忘却,在母校的那段岁月,记忆犹为深刻,魂牵梦萦,根深蒂固。

毕业37年来,总有一种精神在激励我,这种精神叫奉献,也是母校的校训:无私奉献。奉献精神在母校老一代公安人身上尤为明显,姬仰曾、顾鳌校长,钱文源、冯正老师等等,都是从“砸烂公检法”、“打倒臭老九”的年代过来的。在不堪回首的岁月里,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遭受重创。一旦重返岗位,他们对公安事业无限热爱、忠诚,把工作当成事业,全身心的付出,从不求回报。他们的精神,无不感染着我,影响着我,长久而深远。自离开校园投身公安队伍,我的工作内容数十年一成不变,我想,如果没有奉献精神激励我,我是坚持不了的。这种精神将激励我一生。退休3年多来,我利用长期工作的积累,以女警手记的形式,先后编撰了反映无锡公安刑侦史的《致命邂逅》,揭露各种诈骗伎俩的《诈骗档案》,描写警营生活的《警察兄弟》三本纪实文学。《致命邂逅》已正式出版,后两本完成初稿。正如著名作家海岩所说:“即使远离了它,仍恋恋不舍地想贡献点什么。”

回首40年前的苏警院|首届女生的初心

毕业37年来,总有一种力量在支撑我,这种力量叫坚强。刚进母校时,我是一个柔弱、胆小的农村姑娘,见到生人就脸红,电话铃响不敢接,单身不敢走夜路。是母校让我懂得,警营不相信眼泪,既然来当警察,就是选择了和平年代风险最高的职业,必须坚强勇敢、无私无畏。老师的身体力行,训练场上的摸爬滚打,公安英烈的大无畏精神,无时不在净化我的心灵,磨炼我的意志。当我离开母校,正式穿上警服那天起,身上多了豪情,少了矫情;多了胆量,少了胆怯。30多年里,凶杀案的血腥现场,群体性闹事,突发事件场面,洪水雪灾,我都经历过并参与处置。都说警察队伍是男人的世界,我则是这支警队里的“女汉子”。自我感觉,我没有辜负母校的培养和期望。

回首40年前的苏警院|首届女生的初心

2008年10月25日,

母校建校60周年复校30周年,与同学李向群合影

毕业后,我曾三次回母校。第一次是1998年11月29日,母校举行建校50年复校20周年庆祝活动,庆典安排在大操场上。这里早已今非昔比,路边,我们种下的梧桐已能遮风挡雨。我有幸作为校友代表在庆典上发言,题目便是“大操场上”。事后,有同学调侃,为什么不讲大操场上的恋爱史。其实,那时大家思想都十分封闭,有贼心也没贼胆呀。

第二次回母校,是2008年10月25日,母校建校60周年复校30周年纪念。“六十载春秋华诞硕果累累桃李香,三十年岁月荏苒风雨同行情谊深”。为感恩母校教育和培养,我们文科7801班全体同学给学校送去特制的“桃李壶”,祝愿母校桃李满天下,再创新辉煌。校园里,到处绿树成荫,枝繁叶茂,学弟学妹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过,年轻的脸庞上充满朝气,充满时代气息。我们已年逾半百,双鬓染霜,我们的母校正青春焕发。

第三次返校是2015年秋天,我退休快一年。母校主校区已从安德门搬迁至南京浦口区。院领导也是同学张霞陪我参观校区。平坦宽敞的柏油路,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开阔的视野,我为母校的发展、变迁而骄傲、自豪,梦回母校却仍是安德门。人老了,念旧吧。毕竟,初心在此。

回首40年前的苏警院|首届女生的初心

悠闲的退休生活

时光易逝,容颜易变。警服从“警察蓝”到橄榄绿,再到国际警界通用的藏青色;母校从江苏省公安学校——江苏公安专科学校——江苏警官学院。在我心中,母校永远崭新如昨。

亲爱的母校,您的儿女们将永远为您祝福,祝愿您更加繁荣兴旺,年年桃李,岁岁芬芳。

7801班学生 边宪华于2018年1月

回首40年前的苏警院|首届女生的初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